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241節(jié)
三月初,一切準備就緒后,三路大軍,從平城,馬邑開拔,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此次做的好不好,將決定以后他們的機會還多不多。 在不久前,離開真一觀三清殿前,丘志清便已經(jīng)想的很清楚。 時至亂世,要么自己動手,保留有生力量。 要么輔佐一番,當個老師傅,縫縫補補,繼續(xù)過日子。 只希望劉宏這廝,多活幾年吧,盡量不要玩的那么嗨,少用點助興藥物,多加練練他們的家傳功法。 這點,丘志清還是很有信心的。 幾年前見面的時候,丘志清便感覺,他只需要稍微克制一下。 不說像武者一般,活個一兩百。 活個百多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到時候,他兩個兒子,任意一個長大,那又是一百多年的太平歲月不是,只要大漢能安穩(wěn)活下去,丘志清便可省心很多。 不過他這么想,人家卻不一定是這么想。 此刻廣宗城外,原沙丘宮遺址處,一座高大的祭壇,正拔地而起…… 第二百九十四章 劉宏見聞 世間之事,一向如此! 有人希望劉宏越強越好,自然也有人希望劉宏越弱越好。 此刻的“張角”便是如此。 他完全不希望劉宏太強,要是像武帝,光武那樣的猛人,他這一趟,估計還有點玄了,說不得自己這一絲分魂都要搭進去。 當初始皇帝一事,可不是他和沖和說的那么簡單。 天庭之中,真正出手的沒有,不過打下手的卻是不少。 不然大秦之中僅有始皇帝一人,留給六國遺族殺? 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過他沒敢告訴沖和,這些出手的神仙,不管職位高低,道行深淺,法力深厚與否。 一個個盡皆人道因果纏身。 留下神仙果位和法力,下界輪回去了。 人道因果,只有足夠的功德才能洗刷。 轉(zhuǎn)生下界,數(shù)個輪回之后,孽障自消。 如此一來,這無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這也算是找漏洞了。 “張角”看著在諸多黃巾力士的壘砌下,不斷堆高的祭壇,一臉鄭重的端著羅盤,在周圍走來走去,時不時抬頭望天。 看一會兒天,又看一會兒地。 最后手指不停掐動,腳下時不時按一定的范圍走動幾步。 其實這都是之前便推演好了的。 只不過如同高考一般,就算你已經(jīng)復(fù)查了好幾遍,可監(jiān)考老師告訴你,時間僅剩最后十五分鐘之時,你還是會忍不住再檢查一遍。 這點,“張角”也是。 神仙皆是人來做,哪有什么大不同。 不管張角的焦慮,時間慢慢的來到了預(yù)定的時間。 中平元年,三月初五,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這三個甲子,便是“歲在甲子”這句口號的由來。 這天,便是“張角”他們推演出來的,新舊交替之時,也是推演中,“蒼天”為了適應(yīng)人道,進行自我調(diào)整之時。 此時,便是其實力最弱之時。 過完今日“蒼天”的實力,便會逐步提升,他們的成功率…… 同時,三和五,上可對于三皇五帝,寓意太平治世。 也正應(yīng)了那一句:三五相聚,四六大安的內(nèi)修術(shù)語。 這便是口號“天下大吉”的由來。 至于前兩句……在丘志清看來就是畫大餅,不對,應(yīng)該說通篇都在扯淡,唯一算得上對的上的時間,也是“張角”的時間。 而非起義的時間,也無法帶來天下大吉。 辰時初,“張角”在鼓號聲中,緩緩走向高九丈的祭壇。 站在祭壇之上,環(huán)顧四望,十萬黃巾力士列陣而立。 看著莊嚴整齊的隊列,這是他……不對,這是張角近十年的心血,十年的培育,只為了今日,完成這驚天的背刺。 “張角”眼中閃過一絲追憶,貌似很久很久以前,自己也是其中一員。 多久來著? 想不起來了,反正很久很久前的事情了。 收起眼中的追憶,“張角”暗自好笑。 怕是在這塵世間待久了,沾染了這紅塵之氣,不然,如何能讓自己心有觸動,恐怕這就是張角臨時想要變卦的原因所在吧。 滾滾紅塵,親朋因果,層層包裹。 總是那么容易讓人沉迷其中,消弭道心。 不過這種念頭,也只是在他心中旋起旋滅,不會對他有什么影響便是。 十萬黃巾力士,這才堪堪組成一架天羅地網(wǎng),而同等人數(shù),如果是天兵的話,可以組成二十架天羅地網(wǎng)。 那還只是托塔天王李靖麾下,最低等的天兵。 由此便可知道,這下黃巾力士的低等。 就這,在大漢朝廷,都算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精銳。 時間越發(fā)臨近午時,“張角”從袖子中取出三只線香點燃,隨意插在桌案之上的香爐之中,就連貢品也很是隨意。 就拿了幾個去年才栽種的土豆當做貢品。 這請神方式,不得不說,比之丘志清。 不但是顯得專業(yè),而且還更加是敷衍。 線香燃燒,三縷青煙在這八面來風(fēng)的高大祭壇之上,紋絲不動,筆直的升入空中,抖都不帶抖動,完全不給風(fēng)面子。 眼看午時將至,“張角”看了一眼張牛角。 張牛角手持令旗,點頭示意,表示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 “張角”這才回頭望天,手一晃。 從自己衣袖中,掏出十二枚金燦燦的黃豆,如果細心看的話,便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三枚和其他的黃豆略有區(qū)別。 至少沒那么耀眼。 “張角”也很是無奈,誰知道沖和那廝,陽神竟然有那般造詣。 三名天將臨凡,直接便被其一劍給劈了。 連帶三顆接引金豆,都需要重新煉制。 隨手一灑,十二枚金色黃豆滴溜溜落地,十二道金光自九天之上垂落,沒入黃豆之中,金光緩緩向內(nèi)收斂。 十二名金甲天將現(xiàn)形而出。 默默朝“張角”施了一禮,待“張角”略微點頭示意后,便按各自方位站定,靜候命令。 一旁的張牛角卻是對此置若罔聞,仿佛見怪不怪一般。 依然恭敬立于身側(cè)…… 洛陽南宮之中,劉宏今日不知為何,煩躁異常。 仿佛今日會有什么大事發(fā)生一般,可又不知何事,總覺得一股陰影,沉甸甸的壓在自己心頭,連玩鬧的心思都沒了。 今日,劉宏破天荒的在非常朝時間,來到崇德殿。 手中還捧著自己的玉璽。 這種迷惑行為,搞得張讓等人很是不解,還以為自家陛下又玩什么行為藝術(shù)了。 “陛下??” “出去,屏退左右,沒有召喚,不得入內(nèi)!” 張讓等人對視一眼,只能無奈稱是。 “喏……” 見劉宏此刻,面色凝重,眉頭郁氣都快冒出來了,張讓等人不敢耽擱,連忙后退,往殿外而去,同時關(guān)上大門。 別看劉宏曾經(jīng)說過:張讓是我公(父),趙忠是我母這類的話。 那都是數(shù)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皇帝大權(quán)旁落。 還需要他們,從文官手中奪權(quán)。 而今劉宏可謂是大權(quán)在握,成為大漢為數(shù)不多的,手握實權(quán)的天子之一,雖然對待他們,依然寵信有加。 可善于揣度人心的他們,還是敏銳的感覺到雙方的疏遠。 不再對他們言聽計從,這時候,低調(diào)做人,才是王道。 見張讓等人退走,緩緩拉上的殿門,便如同要將他與世界隔絕一般。 劉宏捧著盛放玉璽盒子的手,微不可查的一抖。 便要叫住張讓等人,此時哪怕有一人留下來陪他也好。 可惜他不敢,他怕,他已經(jīng)是個成熟的帝王,不能讓自己懦弱的一面,暴露在他人面前,哪怕是他曾經(jīng)倚仗為父母的宦官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