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238節(jié)
完全不顧她老爸老媽臭著的那張臉。 丘志清倒是覺得,一個女孩子,學學武術,也并無不可。 別的不說,至少遇到事情可以跑不是。 為此,丘志清還數(shù)落了蔡伯喈一頓,要不是他不通武藝,只會點三腳貓的功夫,又豈會空有一身真氣,卻被陽球派來的殺手追著跑。 還差點讓自家夫人丟了命。 若非雁門郡押送的郡兵,護衛(wèi)及時,他后悔都來不及。 對于回來第一天就數(shù)落蔡伯喈這件事,他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倒是小蔡琰悄悄給他豎起大拇指,給他點了個贊。 其實說到底,是小蔡琰學習東西快,讀書認字也快,否則,丘志清頂多讓她學習一下逃跑的功夫就行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暗自定心 中平元年(第十四年),二月中。 丘志清已經回到雁門數(shù)日,數(shù)日之間,天下風云突變。 就如同后世很多人們熟知的王朝一般。 整個大漢朝廷,每個縣中,都有少到一百,多到四百的縣兵,守衛(wèi)縣城的同時,也是所在郡的郡兵后備兵員。 郡兵各郡不等,少則數(shù)千,多則三四萬。 如雁門郡,因長期作為北方門戶,郡兵長期保留在兩萬之上。 而今更是突破四萬,多達二十多個營。 賬面數(shù)據(jù)來看,大漢可謂是武德充沛,按理來說,這個人數(shù),再加上朝廷的郡兵數(shù)量,及裝備優(yōu)勢,鎮(zhèn)壓叛亂,綽綽有余。 就算人手不夠,大漢成年男子都有接受過軍事訓練。 只需要開倉放糧,短時間內,便可聚集起足夠的人手。 不說平定叛亂,守住城池那還不是毫不費力的事情。 然而情況卻是恰恰相反,各個郡縣,郡兵近乎滿編,養(yǎng)兵的糧食照發(fā),軍械照領,可太平道大軍開過來之時。 卻是無人守城,有的城池甚至僅有幾個老弱病殘充當門面。 造成這種情況,大多都是吃空餉所致。 其實在丘志清剛剛飛升到來之時,并沒有這么嚴重。 這是劉宏在六七年前,開始官位買賣規(guī)范化,規(guī)模化之后。 這種情況,才愈發(fā)的嚴重起來。 大漢軍卒沒有軍餉,不過他們也要吃,也要武裝,他們可以自己帶把刀,卻不能自己把吃的也帶上吧? 這多少有些不合適。 雖然買官上任,很快便會被劉宏的賣官團隊,以各種理由干掉。 減少地方危害的同時,能盡快把官位空出來,再多賣幾遍。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有的甚至剛到任,便被擼了…… 丘志清所在的雁門郡中,各個郡縣官員,幾乎都是丘志清買下了,當然了,劉宏不會把這個直接拿出來做廣告。 其中的危害,他自己也清楚。 因此他給丘志清的由頭是,為了應對鮮卑,丘志清有對雁門郡內,各個縣衙三位主官的任免權。 解釋一下就是,他的分期付款之中,便包括了那些官員的買官錢。 也就兩個小目標,兩億錢。 就這,劉宏還時常覺得自己虧,因為他賣給別人,都是幾個月,就可以收回來,繼續(xù)下一次售賣。 時間長短,幾乎是由他說了算。 最終解釋權歸劉宏所有,不過丘志清這邊是個例外。 他更像是直接買斷了一年的經營權,劉宏感覺有些小虧。 因此總會想方設法,讓丘志清加錢! 比如現(xiàn)在,丘志清看著手上的詔書……不對,應該說是私信才對,內容要是被其他不了解情況的人見了,定然會驚掉下巴。 前邊都是一些客套話,就不說了。 大致意思就是,丘志清前幾年大敗鮮卑。 還給他獻上鮮卑可汗的寶刀,他不甚欣喜。 近日天下大亂,這才想起愛卿的好來,對自己當時沒有給愛卿加封,十分內疚。 內疚不內疚,丘志清不知道,他只知道劉宏當時不太喜歡那柄,鑲嵌滿了寶石的黃金寶刀,還隱晦提示他們,下次折現(xiàn)就好。 內疚完了,劉宏表示現(xiàn)在丘志清這個能力。 放在雁門郡守的位置上,有些屈才了。 而今他兼職使匈奴中郎將,問他有沒有興趣加加擔子。 劉宏打算給他加假節(jié)越,全權并州邊事,要是丘志清對自己的能力比較認可,想要為大漢出更多的力,也可以考慮給他封侯。 最后來了句:以上二事,如卿雁門舊事,卿若有意…… 如雁門舊事,自然是說,把整個并州邊郡。 如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全部交由丘志清管理,作價兩億錢。 要是想要個侯爵,那得另算錢,一碼歸一碼。 熟悉地理之人,便不難發(fā)現(xiàn),這四個郡,外加一個丘志清現(xiàn)在的雁門郡,正好囊括了大漢整個北部的陰山防線。 這四個郡,名義上還屬于大漢。 可實際情況卻是被匈奴,烏桓等胡人占據(jù)。 如果說近年來,大漢各個郡縣,除雁門郡外,上計稅收越來越少的話。 那這四個郡,幾乎是顆粒無收。 其中情況,劉宏自己掌握繡衣使者,也并非對此一無所知。 也正是這四個郡情況的惡化,對比丘志清治理雁門郡的成果,以及對鮮卑的戰(zhàn)果,劉宏這才想著,把這四個郡一起。 打包賣給丘志清。 同時也是讓丘志清承擔起整個大漢北部的陰山防線。 真是算盤打得噼啪響,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后顧之憂,還能薅丘志清的羊毛,從丘志清這里,拿到大把的小錢錢。 何樂而不為??? 有一說一,雖然劉宏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也不是一位憂國憂民的皇帝。 不過你卻不能說他傻,他要是真的傻,就不可能,在從一個旁支,繼承大位,的情況下,拿到屬于自己的皇帝實權。 他要是真的傻,在數(shù)年前,丘志清把擊退鮮卑的戰(zhàn)報呈遞上去之前。 劉宏便會過來找自己談這個事情。 而不是等到現(xiàn)在,天下烽煙四起,這才想著拿自己刷錢的同時,用來穩(wěn)定大漢北疆。 丘志清覺得,劉宏和他所知的明朝嘉靖帝,還是很有一些相似之處的,一樣是旁支繼位,一樣是朝臣做大。 一樣手握實權,卻也一樣寵信宦官jian臣。 嘉靖有皇城大內二十四監(jiān),外有嚴嵩幫他搞錢。 劉宏就差點,內有十常侍替他搞錢,玩真人角色扮演(在皇城內建市集,賊專業(yè))。 外有何進掌兵,陽球咬人。 就連被大臣噴,都驚人相似,只不過嘉靖帝這點,要比劉宏強上不少,誰讓他被海瑞指著鼻子噴,噴出了歷史,噴出了新高度。 劉宏相對就遜色很多,大臣多是噴十常侍。 不過就算如此,嘉靖比之劉宏,也要強上不少…… 言歸正傳,對于劉宏的打算,丘志清也是門清。 他自然是不能太過輕易的答應,否則,會讓劉宏覺得,他沖和,是個大冤種,分明頭頂就寫著:人傻,錢多,速來。 此時,丘志清猜測,想必劉宏是既想自己答應,又怕自己答應吧。 畢竟,這相當于半個并州的州牧。 掌握整個并州邊軍,那可是七八萬正規(guī)邊軍。 到時候,怕是劉宏做夢都得睜著一只眼睛。 丘志清先是一口答應下來,表示圣明無過陛下,他本人很是樂意為大漢效勞,只不過西邊四郡,人煙稀少,供給不足。 他恐怕難以支撐糧食供應,同時也沒有那么多的人口填充。 因此,價格需要調低一點,一時間拿不出那么多錢。 同時表示,北方五郡缺糧,需要陛下協(xié)調調度。 這是主動把自己的后勤把柄,放在劉宏手中,以避免其過多猜忌,后續(xù)沒法專心工作,從而導致發(fā)展不起來。 其實雁門缺糧嗎? 缺,也不算很缺。 至少種植了這么多年高產糧種,雖然經常拿去草原交易。 但雁門內部并不缺糧,缺的是供應北方五郡中,其他四郡的糧草,因此,短時間內,是需要洛陽方面,協(xié)調轉運的。 只不過糧食不需要從洛陽借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