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皇后一睜眼,虐死渣夫奪江山 第12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星際第一治愈師、守寡后我復刻了亡夫、試謀未遂、殷勤咬鉤、邪神的小夫郎、異界太兇,我茍回現(xiàn)實顯圣、全真小道童開局、我的桃花債遍布三界/帝姬不想談戀愛、大奧術師她今天賺錢了嗎、藏進耳機的喜歡
崔姣姣不安地提出想見皇后,卻被宮人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回去。 秦昭儀和顧知意配合得最好,安安分分,態(tài)度恭敬溫順。 當消息傳到仁壽宮,太后氣得砸了手邊所有的茶杯壺盞,幾乎暴跳如雷:“該死的晏姝,你給哀家去死吧!你這個禍國殃民的妖女!先帝簡直眼瞎,竟讓這么一個野心勃勃的東西做了皇后,他是要亡我大楚嗎?!” 滿宮太監(jiān)宮女嚇得臉色煞白,戰(zhàn)戰(zhàn)兢兢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喘。 晏姝聽聞之后,又一句輕飄飄的命令:“太后年紀大了,最近需要修身養(yǎng)性,宮里人太多影響她的休息,把她的貼身嬤嬤留著伺候,再留兩個一等宮女和兩個粗使宮女伺候,其他人全部打發(fā)去別處?!?/br> 元寶連忙應下:“是。” “另外,宮中內侍和宮女都有些多了,今年統(tǒng)計適齡出宮的人數之后,就不需要再選宮女了,節(jié)省開支?!?/br> “是?!?/br> 待元寶帶著人直達仁壽宮,奉皇后懿旨把多余人等全部清理出去之后,太后看著空蕩蕩的宮殿,眼前一黑,直接氣暈了過去。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仁壽宮里亂作一團。 元寶對此不急,只是隨口吩咐隨身而來的小太監(jiān):“去請個太醫(yī)過來,給太后娘娘仔細瞧瞧?!?/br> 這些都跟晏姝無關。 前朝事務繁忙,她沒空再去應付那些小家子氣的狗屁倒灶。 所有人都軟禁起來,耳根子才能清靜。 太后以為千秋宴在即,晏姝一定會大肆cao辦,彰顯她的身份地位,所以才趁著這個機會想拿捏晏姝。 卻沒想到晏姝根本是個油鹽不進的主。 這一次偷雞不成蝕把米,徹底斷絕了她以后作威作福的可能。 第230章 千秋宴,萬壽節(jié) 生辰宴這日,晏姝果然沒有大cao大辦。 她甚至連早朝都沒有缺席,只是在大臣們齊聲恭賀千秋宴時,淡淡一笑:“多謝諸位記掛著此事,不過今年情況特殊,朝廷處處需要用錢,本宮不打算大肆cao辦千秋宴?!?/br> 大臣們齊聲呼道:“皇后陛下圣明!” 對這個結果,群臣并無意外。 禮部官員半個月前開始籌備千秋宴,但呈上去的折子和花費清單一直沒有得到御批。 沒有皇后的批閱,戶部就不會撥銀子,所有流程就無法進行。 一直拖到三天前,禮部尚書在勤政殿請示皇后,晏姝極為平靜地說了一句:“本宮年歲尚輕,且千秋宴并不是非辦不可的大事,戶部的錢本宮另有用處,暫時不可浪費?!?/br> 彼時勤政殿里不止禮部尚書一個官員,戶部尚書陳屹然和丞相大人也在,還有兩位御史。 聽聞皇后此言,幾位眾臣皆是感慨:“大楚有皇后陛下如此圣明之主,實乃萬千子民的福分。” “皇后陛下如此為國為民,先帝在天之靈,必定欣慰萬分?!?/br> 丞相躬身贊佩:“皇后圣明?!?/br> 陳屹然斂眸說道:“皇后陛下憂國憂民,臣等敬佩之至,只是國庫今年入庫超過一千萬兩白銀,皆是皇后督促有方,才得以解燃眉之急。臣等撥出一些銀子給皇后辦個千秋宴,也是陛下應得之分?!?/br> 晏姝聞言,只是淡淡一笑:“今年就算了。” 今年可以從簡,明年也可以從簡,因為她要的從來不是千秋宴。 萬壽節(jié),才是她的野心目標。 最多三年,她會讓天下萬民同祝,四海朝拜,君臣同樂,滿朝文武名正言順拜她一聲萬壽無疆。 晏姝眼底劃過一抹幽深色澤,野心幾乎藏不住。 而她心知肚明,她的目標很快會達成。 多則三年,少則兩年。 不會等太久的。 陳屹然躬身應下:“是。” 不管晏姝心里想的是什么,今日這個決定徹底收服了朝中清廉正直一派大臣的心卻是真的。 殿下站著的大臣們,對皇后陛下的胸襟刮目相看。 “另外?!标替邙P椅上,居高臨下俯視群臣,語氣極為平靜,“即日開始,皇族所有活動能取消的都取消,不能取消的則從簡,一切都以節(jié)約為主,盡可能地把銀子用在刀刃上。還望諸位能與本宮齊心協(xié)力,用心朝政,讓大楚社稷蒸蒸日上?!?/br> 此言一出,大臣們更加感佩,不約而同地跪下:“皇后陛下圣明,千歲千歲千千歲!” “皇后陛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大殿上群臣齊呼的聲音震天,氣勢恢宏,幾乎響徹云霄。 晏姝語氣安靜地坐著,嘴角微揚,笑意孤傲沉冷,眼神睥睨。 隊列中的景王表情卻陰沉無比。 垂在身側的雙手不自覺攥緊,他不動聲色地抬頭看向坐在椅子上的晏姝,心里有種怪異的感覺一閃而過。 晏姝竟比他想象中更有城府。 往年先皇在位時,后宮那些嬪妃若是受寵,只恨不得把所有華服美賞和珠寶首飾都穿戴在身上,皇后和貴妃對自己的生辰宴更是格外看重。 宴席辦得越是隆重,越能彰顯自己的身份和權利。 誰愿意寒酸低調? 皇子大婚,哪個又不是奢華鋪張,陣仗浩大? 過度奢靡固然讓人厭惡,可該有的待遇和排場卻從不能少。 晏姝為什么非反其道而行? 她想干什么? 故意用這種手段來博得大臣們的敬佩和信服? 第231章 武王真的變了 晏姝心里在想什么,景王自然不會知道。 以他那狹隘的心胸,最多能猜出晏姝想做個垂簾聽政的皇后,讓皇帝徹底成為傀儡。 他哪里會知道,晏姝的野心從來不在“垂簾聽政”四個字上。 她要的是君臨天下,手握生殺大權,坐擁萬里江山。 她要的是自己成為江山的主宰,而不是任何人的附庸。 哪怕這個人是皇帝也不行。 天下萬民,君為主宰。 她要做的是君,君王的君,不是皇后的后。 宮中眾人矚目的千秋宴以這種方式結束,是所有人始料未及。散朝之后,晏姝跟往常一樣召了幾個人至勤政殿議政,完全不當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日子照常過,政務照常處理。 只是接下來幾個晚上,容隱留宿的次數明顯多了起來,晚間錦溪和青雉貼身伺候的機會則少了許多。 這種情況并不尋常。 但鳳儀宮的宮人聰明識趣,知道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 不需要打聽的事情,就算死了也不能打聽,更不會多嘴往外傳。 兩日之后,晏姝再次把司徒離淵召進宮,在勤政殿里單獨跟他聊了半日。 司徒家在商界的宏圖霸業(yè)一一攤開在她面前,連同著司徒離淵成為皇商之后的計劃,無所隱瞞。 看著輿圖上標出來的遍及數國的龐大產業(yè),晏姝的心里也徐徐鋪開了一張宏密密麻麻的輿圖。 那是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她一人所有的宏圖霸業(yè)。 半日功夫,兩人已談若往后數年的合作事宜。 八月底,司徒離淵進宮辭別皇后,帶著他的隨從離開皇城。 與此同時,暫居在武王府的謝麟和他帶來的兩個少年也傷勢漸愈,被武王趕出皇城。 臨走前,武王給了謝麟一句警告:“謝家以后必須安分守己,稅銀每年按時上繳,少一兩銀子,本王把你的頭擰下來?!?/br> 作為隱忍十多年,韜光養(yǎng)晦才干到家主位子的謝麟,心狠手辣是有的,心機深沉也并不夸張。 這句話若是別人對他說,說不定連明天的太陽都見不到,然而面對著比他更陰戾狠辣的武王,再想到宮里那位年紀輕輕卻冷血無情的皇后。 謝麟還能說什么?只能乖乖從命。 畢竟他忍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爬到如今這個位子,并干掉了他不共戴天的仇人,還有接下來數十年大好人生可以享受,犯不著非要愚蠢得去做一些作死的事情。 于是八月底,謝麟帶著他的人也進宮拜別了皇后,并于當日出宮離開皇城。 炎熱的夏季過去,天氣一天天涼了下來。 大臣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武王真的變了。 他變得不再渾身是刺,見誰扎誰,嘴巴也不像以前那么毒了,見誰懟誰。 當然,若真有不長眼的人惹到他,他的毒舌還是不會留情,只是主動罵人的次數明顯減少許多,尤其在皇后面前,那態(tài)度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活脫脫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大臣們對此樂見其成,景王和成王卻每每氣得咬牙切齒,因為武王的“叛變”意味著他們從此少了個盟友,對付晏姝更加力不從心。 雖然這種盟友也只是表面上的合作。 但叛變總歸是讓人不喜的。 景王覺得自己該行動起來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到了御林軍統(tǒng)領晏凌風和昭陽公主的大婚之日。 下朝之后,武王抵達勤政殿:“皇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