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87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zhí)大佬/給偏執(zhí)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tǒng)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fā)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yǎng)崽、那頂流,我親弟
因為他知道日元會升值很猛,這兩年所有在焦盆拿到的資金都沒挪出來,而且如nhk樂團給他的千萬美元年薪,都是到手立刻換成日元,繼續(xù)屯在中森的事務所。 所以中森那邊現金流超爆,買劇院、搞博物館拼命投資才能趕得上收支平衡不浪費。 荊小強等的就是日元升值到頂點,一百三四換一美元時期存下來的日元,到七八十換一美元的時候騰出去。 硬生生的能翻近一倍! 美元始終還是這個星球上目前最穩(wěn)定的貨幣。 在李和信的指導下,翻到日元匯率,110兌一美元。 還早。 荊小強笑著遞回去:“這玩意兒風險挺大吧?!?/br> 李和信顯擺:“風險越大收益才大,現在就是在賭日元升值能到什么時候,升到100日元頂破天了,我重倉壓這個,只要這一波沒有跌過100,我就能翻出跟您合作電影的錢來。” 荊小強瞥了他眼:“輸了呢?” 李和信滿帶成功人士的云淡風輕:“這1300萬美金就打水漂嘍!” 荊小強有點納悶,這國內還有比我和陸大傻子還有錢的普通人嗎? 我這都算是金手指作弊了,還得加上陸家保護,陸曦自己單獨還沒賺到這個數兒呢。 “你不光是炒匯吧,主要做什么生意???” 李和信長長的吁了口氣,志得意滿:“自打玩兒上這炒匯,以前的生意都沒啥意思了,我以前是開商場賣服裝……” 還是帶著老板寫回憶錄的語氣,簡單講述了那段崢嶸歲月。 特么的幾乎就是陸曦的平京版本! 前期到粵州進貨過來賣,90年湊了點錢搞了個商場,平京第一家自選服裝商場! 同樣也是在到處都是國營商場愛理不理的情況下,賣爆了。 每天幾十萬的營業(yè)款! 可自打那邊那位陽少來平京,也就是在這家酒店樓上開了內地第一家外匯金融公司。 每天啥都不做,也能進賬幾十萬。 那服裝生意就顯著太累了。 這特么金融泡沫的真實寫照呀! 第872章、你都招惹了什么人啊 花旗為什么產業(yè)空心化。 金融經濟、虛擬經濟來錢多快呀。 九十年代金融海嘯,收割全世界各種金融市場,新世紀到來前的互聯(lián)網金融,2008年后哪怕經歷了金融危機,依舊還是扭轉不了整個花旗的虛擬金融化。 相比辛苦耕耘,坐在家里敲幾下股票代碼就能賺錢的金融產業(yè),多高大上啊。 只要從中賺過一次,就像賭博得了手,會念念不忘的各種鉆研規(guī)律、線圖。 哪怕知道整個大盤子都有張無形的手在cao控,也期望幾百億、幾千億、幾萬億的巨大市場里,我不貪心的刨個幾千萬美金,不算什么吧。 同理也可見上市公司辛辛苦苦幾十年,不如當初平京、滬海買套辦公樓的效益。 如果誰都能在金融市場上不勞而獲。 誰還認真辛苦的干實體經濟呢。 一切能耗高、人工費用高、吃力笨重的制造產業(yè)都轉移到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去吧。 中國就是抓住這個機會,腳踏實地一步步追上來的。 在華爾街邊上廝混了二十年的荊小強,打心眼兒里瞧不起搞金融的。 就憑那些家伙成天勾搭百老匯的姑娘,都不共戴天! 都特么是高智商的騙子,相互騙,大魚吃小魚,不合則斗,合起來就一起割韭菜。 等于是個放大的賭場。 再想遠點,如果進入金融市場這么容易賺錢,那總要有人賠錢吧。 花旗可以向全世界吸血,割全世界的韭菜。 內地股市呢? 割誰的韭菜? 參與者都覺得自己是聰明人,能在崩塌暴跌之前神奇離場。 可能嗎。 無數次勝利,可能一次就打回原形。 甚至之前的無數次盈利,都可能是放長線養(yǎng)大魚的撒窩子。 所以看看自己的師兄,再看看那位氣度不凡的hk仔,荊小強忽然想到有種可能性:“這個數據是誰給你們的呢?” 沒有互聯(lián)網的時代,難道用電話傳真?zhèn)鬟f嗎? 李和信搖頭:“他們hk人過來在隔壁搞了交易大廳,配備了由外匯管理局和無線電管委會特批的衛(wèi)星接收機,收取路透社的外匯即時報價……” 荊小強差點笑出聲,衛(wèi)星關炒匯有屁關系,衛(wèi)星傳輸數據到二十年后都沒完全普及,可能就是個電視衛(wèi)星接收器,收取境外金融節(jié)目吧。 他甚至有點懷疑這特么就是個局,好比世界杯時候莊家做局做盤,說是要送到國外接什么大公司的盤,其實就是自己玩的小把戲。 1300萬美金,他都替國內心疼。 還基本不會破100日元這個底線,美日貿易戰(zhàn)打了二三十年就沒有底線。 連嗦尼那么大的國際產業(yè),到花旗都的裝孫子。 誰給你的勇氣,說不可能破100日元。 想了想:“這么跟你說吧,我不玩這個,但我美金、日元都賺得不少,靠唱歌跳舞演戲甚至拍電影賺,這都是實打實的干活兒,你想跟我合作沒問題,但做事就要專心,你把這1300萬美金從炒匯市場撤出來,我就跟你談,我不是要你的錢,而是要一個徹底擺脫金融膨脹的好演員?!?/br> 李和信瞪大了眼,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讓我把1300萬美金,撤出外匯市場?你知道這是多大一筆錢嗎?” 荊小強才云淡風輕的笑笑:“我在花旗一場演唱會,一晚上仨小時,汗流浹背賺三百萬美金,去年底,我在花旗開了二十六場演唱會,你覺得我會不明白錢是什么意思嗎?” 除了給老穆、成老太,荊小強很少跟人透這個底兒。 更何況初識相逢。 前提是他認得這家伙的臉,哪怕別的都不太了解,知道這是個專注于演戲的家伙。 萬萬沒想到他還有這樣一段炒匯的經歷,很顯然李和信就站在那個一定會輸的剃刀邊緣了。 這家伙居然能挺過這一劫,然后繼續(xù)演戲。 這特么心態(tài)無敵啊。 絕對是個能翻江倒海的家伙。 不然,荊小強根本不會跟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說這話。 李和信驚呆,剛才瞪大的眼,再大了幾分,之前還有些紅潤透光的酒后臉色,徹底繃緊。 荊小強說的才是金玉良言:“你已經走上邪道兒了,就跟飛了葉子磕了藥再玩女人,覺得快感爆棚,然后再回到普通模式,再怎么美如天仙都讓你覺得乏味一樣,你在賺錢方面也進入了這個狀態(tài),虛擬金融經濟,幾秒鐘上下就是十幾萬美元,你已經不耐煩再腳踏實地做買賣了,你還不及時收手的話,這世上還有什么對你更有意義呢?” 他是真不懂金融,但這時候話能說多重說多重。 抬手看看朗格:“你在這個時候,還想著做演員,的確殊為難得,我也暴富過,我也知道這種輕飄飄的虛幻膨脹感,你可以打聽下滬海過去三年個體戶納稅紀錄是誰,那個女人跟我用你幾乎類似的手法,賣皮衣賣化妝品賣運動內衣,也賺了類似的錢,可她到現在就只踏踏實實的做事,所以你這點錢在我們看來不值一提,只是證明了你曾經有這個能力,敏銳的抓住了時代脈搏,但不意味著你永遠都能抓住……” 說完起身,指指那邊的黃叔:“哪怕如他,都不能保證他寫的歌永遠都能紅,千萬在成功的時候,誤以為自己永遠能成功?!?/br> 然后就回到鶯歌燕舞中。 剩了李和信坐在那汗如雨下。 每天換新的襯衫都濕透了。 荊小強是有重生的光環(huán),才能幫助陸曦賺得缽滿盆滿。 這位家里解放前就是做買賣的,有這個思路底子和傳統(tǒng),雖然也是白手起家,但這種敢沖破普通人思維定勢的抓住機會才是最關鍵。 而且人絕對極其聰明。 不然那么多祖上做過買賣的,怎么沒見跟他這樣如魚得水? 陸曦不是荊小強打壓,不是成玉玲、杜若蘭這些各種各樣的原因牽制著,估計也會飄。 還得是荊小強。 國內現在最頂尖的明星,家喻戶曉的人物,哪怕不知道出國巡演賺這么多錢的真假,氣勢派頭在那擱著的。 特別是之前笑瞇瞇的溫順樣兒,忽然這么霸氣側漏,簡直就像十輪大卡輪胎放氣那么犀利! 現在又收回到溫吞模樣,回去跟老黃笑談,教妹子們站成一排,學點基本的舞蹈姿態(tài)。 真的,在荊小強眼里,你們臉蛋是漂亮了,身材真的很拉胯呀。 最后差點把這總統(tǒng)包房搞成健身中心。 于是誰都沒注意到李和信竟然起身出去打電話了。 白蓮婷上輩子就給荊小強普及過常識,平津兩地是有巨大差別的。 津門混混發(fā)起狠來,往往以自殘彰顯自己夠爺們兒。 平京爺們兒則丟不起這人,特別好面兒。 也許荊小強自己都艱難經歷了這種暴富的局面,也就刀刀戳進心窩子,也許對金融行業(yè)有些偏激。 但對有了錢還念著想演戲的李和信,絕對管用。 他二話沒說就賠著錢把自己重倉的單子撤了,并且清倉走人! 平京人在這種事情上特有的狠勁兒跟傲勁兒。 回來把一張從hk交易所發(fā)來的傳真,默默遞給荊小強。 反倒把那個陽少驚得酒杯都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