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皆為唐土
書迷正在閱讀: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hidden love(現(xiàn)言女尊 重生1V1 HE)、仙驕/被渣重生后我在修仙界內(nèi)卷成第一、穿回廢土開修仙雜貨鋪、我在廢土開荒種田、我的閨房通仙界、喑聲萃鱷、窩囊男人
武后不一定是好女人,但她一定是聰明的女人。 聰明的女人從來不會跟“大勢”二字對著干,她清楚自己的分量,既然玩不起,就果斷退出游戲。 如果繼續(xù)勉強玩下去的話,等待她的便是殺身之禍。 相比三年前,大唐改變了很多很多,隨著朝堂君臣這些年的努力,大唐這乘馬車漸漸加速,任何人都攔不住它的飛奔,誰敢攔,誰就會被無情碾壓。 尤其是東征大勝,大唐占據(jù)了海東半島,至此,大唐大勢已成。 武后很敏銳地看清了這一點,前日李欽載在太極宮與李治描繪的大唐盛世景象,便是促使武后最終改變主意,果斷退出游戲的誘因。 李義府被斬之后,武后在朝堂的勢力基本已被打壓得七零八落,朝中無勢,李治打壓,武后漸漸被禁于后宮囹圄,這樣的處境下,她除了打消野心,安心做一個后宮之主,已沒有別的選擇。 不得不說,武后選擇此時退出游戲,決定是非常明智的。 失勢之人,懷璧其罪,火藥秘方便成了她的催命帖,再不趕緊與此事做出切割,李治的刀就會落在她脖子上,那時可就不是廢后那么簡單了。 李欽載暗暗對武后的殺伐果斷感到欽佩。 哪怕是失了勢,這個女人也能幸運地做對人生的選擇題,利落干脆的樣子真是迷死人了呢。 夜深,國公府后院。 一間偏僻的屋子里,四周布滿了警戒的部曲。 祖孫倆聚在屋子里,凝神盯著矮桌上的一個木匣子。 匣子里是一個首級,面目有些臃腫,膚色慘白,事前用石灰涂抹過,看起來觸目驚心,頗為嚇人。 李勣和李欽載都是戰(zhàn)場死人堆里打過滾的,對人頭這東西自然不害怕,祖孫二人湊近看了很久,李勣扭頭看著李欽載。 “仔細看清楚,是他么?”李勣沉聲道。 李欽載不敢馬虎,認真地盯著這個首級,打量他的五官眉眼。 李欽載自然是認識傅游藝的,當(dāng)初在火器監(jiān)時,二人當(dāng)面起過沖突,傅游藝的官職是李欽載上疏罷免的,人也是被他扔進大獄的。 辨認許久后,李欽載肯定地點頭:“沒錯,是他。” 李勣松了口氣,捋須頷首:“那就好,這條線算是斷得干凈了?!?/br> 頓了頓,李勣眉頭又皺了起來:“現(xiàn)在就是不知道,火藥的秘方到底有沒有在皇后手中……” 李欽載笑道:“爺爺,您老還是安享晚年,別cao心這事兒了?!?/br> “無論火藥秘方有沒有泄露出去,對大唐來說都沒有什么影響?!?/br> “爺爺,大唐大勢已成,火藥的存在,其實已無關(guān)緊要。或者說,火藥的秘方遲早會泄露出去的,但它并不能決定國力強弱和戰(zhàn)爭的勝負,如果火藥這東西能取代大唐君臣多年的努力,未免太可笑了?!?/br> 李勣一怔,然后緩緩點頭。 不得不承認,李欽載的話有道理,祖孫都是上過戰(zhàn)場的人,火藥確實給大唐王師增添了摧枯拉朽的威力,但,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永遠是人,不是武器。 領(lǐng)過兵打過仗的人,更深刻地明白這個道理。 沉默半晌,李勣嘆了口氣,道:“皇后搞出來的這樁事,如何處置?” 李欽載眨了眨眼,道:“爺爺有沒有想過,皇后為何主動把這樁要命的秘密告訴我們?” 李勣微微一笑:“她在示好,還是示弱?” 李欽載卻笑道:“孫兒以為,她在認錯,認得比較含蓄,也很聰明。” 李勣仔細一想,好像確實是。 主動坦誠,其實就是一種認錯的態(tài)度,當(dāng)然,也是示好,她在含蓄地表達不想與李家祖孫為敵的態(tài)度。 說她聰明,是因為這樁事雖然她主動坦誠了,偏偏沒有留下把柄,傅游藝死了,唯一的證人趙道蘊的供詞不足以定罪。 就算此刻祖孫倆到李治面前告發(fā),武后都有能力把所有的證據(jù)湮滅得干干凈凈,甚至?xí)勾蛞话抑肛?zé)祖孫倆誣陷當(dāng)朝皇后。 李勣表情遲疑,不知在思索什么。 李欽載嘆道:“算了吧,只要她以后安分,這件事就當(dāng)沒發(fā)生過,咱們沒必要趕盡殺絕。” 三年前射出的子彈,怎就會那么巧,直到今日才正中眉心? 如今的大唐正要開啟大航海時代,更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若真拿武后這樁事做文章,朝野必將掀起軒然大波,大航海說不定都會因此而停頓下來,不劃算的。 李勣沉默許久,終究還是認同了李欽載的話。 “老夫老矣,不折騰了……”李勣不知為何突然露出黯然之色,無力地耷拉著頭,盡顯英雄遲暮之色。 李欽載盯著他,認真地道:“爺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您這輩子的使命完成得很完美,接下來,看孫兒這代人是如何做的吧?!?/br> “您老一定要長命百歲,有生之年,親眼看看翻天覆地的大唐?!?/br> 李勣釋然展顏:“好,老夫努力多活幾年。” ………… 兩個月后,泉州登州兩地船舶司傳來消息,朝廷花費巨大人力物力打造的大海船,三千料的共計十艘,五千料的共計四艘,皆已完工下水。 兩地水師分為兩部分,分別一南一北準備啟航。 南面方向的水師都督是程伯獻,也就是程咬金的長孫,領(lǐng)水師部將一萬余。 北面方向的水師都督是孫仁師,領(lǐng)水師部將近兩萬。 兩支水師的方向一致,都將向東啟航,都裝備了足夠的火器火藥。 在當(dāng)今的世界,這兩支水師無論是戰(zhàn)力還是武器裝備,絕對可以稱得上天下無敵了,這個時候的澳洲美洲和非洲,當(dāng)?shù)氐耐林€披著獸皮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說不定還住在山洞和樹上。 大唐這兩支水師絕對屬于碾壓級別的,毫無懸念。 麟德四年十月廿三。 長安圣旨下,兩支水師奉旨登船啟航,沒有鑼鼓喧天的慶祝場面,沒有百姓夾道送別的感人畫面。 龐然大物不可仰視的巨大海船安靜地離開港口,緩緩升起風(fēng)帆,朝著大洋的深處徐徐而行。 誰都不知道,兩支水師啟航所代表的意義。 這一日被載入史冊,標志著遙遠東方的強大帝國開始探索世界。 他們給整個世界帶去了東方的刀戟,火器,殺戮,以及浩瀚如海的文化。 目之所及,皆為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