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這也就是為什么,哪怕如今周王李顯、殷王李旦都直接擺明了不爭皇位,但還是有很多朝臣沒有放棄他們的緣故。 是他們多看好兩王的本事嗎?不是,是看好他們皇子(非女儲君)的身份,也看好他們身上的李唐血脈。 武氏宗親也是一樣的。他們本身有沒有本事,是聰明還是愚蠢,都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確實姓武。 哪怕陛下給自己立了天姓女武,但許多朝臣,還是愿意下注這種‘姓氏、血脈’對陛下的重要性。 婉兒道:“師父,我都能想到,他們將來會有什么理由,試圖打動陛下,讓陛下立武氏子為儲君——” “《左傳》有言:神不享非類,民不祀非族。” “他們必要說‘如今陛下以武姓為帝,雖膝下子嗣歸于武姓,但到底更是先做了多年李唐的公主皇子,也是先帝的兒女,那豈能傳承武氏天下?’” 婉兒知道陛下如今是厭惡武氏,但帝王之心誰能摸準?若是時日久了水滴石穿,陛下真的有了這個心思如何? 真的會更看重‘武氏族親’如何? 那公主何以自處? 難不成公主……將來還要去俯就武氏宗親! 婉兒垂眸,手指輕輕撫著竹紙的邊緣:“師父知道的,公主性子驕傲,經不得一點委屈?!?/br> “而如今,鎮(zhèn)國公主身上擔子多,又在考慮子嗣之事?!?/br> “且鎮(zhèn)國公主到底身份不同,也不能輕易出手?!?/br> 就像師父教給她的斗牌,沒有一開始就用王炸的,鎮(zhèn)國公主到了這個位置,她若動,就不能再失手了。 婉兒抬起眼來,依舊是一泓春水映梨花般的笑顏:“那師父,我怎么能不提前打算呢?” 姜握搖頭笑了笑。 若說曜初這孩子,有些外甜內黑的,姜握還能推說是‘都怪先帝’,那婉兒如此,就只能……怪崔朝吧,小時候他帶孩子也挺多的。 姜握拿起桌上的《武氏宗親處置預案》:“看和親后,武氏宗親里頭,還剩下哪些人再說吧?!?/br> 婉兒立時就懂了。 這次笑得更歡喜些,眉眼彎彎道:“多謝師父指點。” ** 蓬萊殿。 嚴承財輕輕叩門通傳道:“陛下,吐蕃使臣沒廬·松窩請見?!?/br> 說這話的嚴公公,總覺得有點繞口,差點說成松果,又差點說成燕窩。 門外的吐蕃使臣,如今王太后沒廬·赤瑪倫的弟弟,松窩深吸了口氣,然后入殿叩見。如今吐蕃王年幼,不足十歲,是他的jiejie沒廬在攝吐蕃國政,因此他也算是貨真價實的‘實權國舅’。 此番來做使臣,為的正是和親事。 來之前,jiejie是給了他兩套方案的—— 向來別說改朝換代了,就算正常換個皇帝,國家還要動蕩一段時間,何況是直接換了一位女帝。 于是赤瑪倫王太后便讓她視為左右手的親弟弟,親自來給這位從前與她一樣的攝政皇后,如今登基為帝的圣神皇帝朝貢,正是為了探探虛實。 究竟是態(tài)度強硬些談一談邊境事,還是滑跪求和親,相機決斷。 松窩同學到神都后,也與幾個質子接了接頭,沒怎么糾結就選好了方案,力求和親。 畢竟,當年他姐夫,不對,先姐夫芒松芒贊,被文成公主用空心敵臺加火藥打懵圈的時候,他也不幸也在那吐谷渾的戰(zhàn)場上,心理陰影頗大。 如今,他只是忐忑—— 不知這位圣神皇帝陛下,會不會允準吐蕃所求和親。 而接下來,松窩就感受到了心情的跌宕起伏,刺激莫測。 圣神皇帝顯然是個乾坤獨斷,并不喜歡與人廢話的皇帝。也或許是她案上累累都是公文的緣故,因此根本沒有提及松窩準備好的寒暄事,比如會問問吐蕃王和太后如何。 而是直接開門見山道:“若吐蕃遵‘愿守北藩,累世稱臣’之言,和親之事,并非不可。” 松窩當即大喜,但還來不及露出喜色并且在腦海中籌措合適的言語來謝恩,就聽圣神皇帝繼續(xù)道:“但公主不行。” ?。?/br> 他的心立刻又沉入谷底,連忙道:“陛下,臣國所求,并不是陛下親生的兩位公主。” 只是公主的名頭就夠了。 實質上,別說不是圣神皇帝親女,哪怕不是宗室女,甚至是個宮女呢,他們只是要名頭。 難道這點臉面圣神皇帝也不給嗎?真以宮女和親他們的吐蕃王,怎么說的過去? 圣神皇帝看了一眼松窩。 她既然欲以女兒為儲,自要更尊公主之位。故而皇帝如今封賞也好,詔書中提及子女也好,都是公主在前。 故而是不會讓任何女子,以‘公主’這個名頭去和親的。 但這種事,就沒必要跟一個外邦人解釋了。 她擺手打斷在錯誤路上努力闡述理由的吐蕃使臣,只道:“朕之意,是令王子和親吐蕃?!笔ド窕实坶_始面無表情非常自然地掰瞎話:“宗親中,有不少資質上佳的兒郎?!?/br> 封個郡王之類的(親王都沒打算封),也就算是‘正兒八經’的王子了。 松窩呆住了。 什么? 是我多年苦學的漢語,還不到位嗎? 圣神皇帝說什么? 松窩跟隨行進來的鴻臚寺譯官再次確認了一遍后,大腦飛速運轉了幾圈:王子和親聞所未聞,雖聽起來似乎很正式,但,但問題是…… “陛下,我們吐蕃贊普,也是男人啊?!?/br> 哪怕是結兩國之好,哪怕是他們求的和親,但他們的王,應該不想跟男子和親吧。 松窩說完后,就見圣神皇帝再次擺了擺手。 “不必非與吐蕃贊普和親?!眱蓢?lián)姻,又不是非得嫁與王本人。 松窩繼續(xù)呆呆道:“可陛下,我們贊普是獨生子,并沒有姊妹可以聯(lián)姻?!币浅杏型鳎故歉蠂踝油线m的。 圣神皇帝略頓了一息后,問道:“吐蕃王太后,也寡居數(shù)年了吧?!?/br> 松窩:…… 他的腦袋徹底亂成了馬蜂窩。 是,我們是說‘愿建君臣舅甥之誼’,言辭中提出想做上國的外甥,但這實際上是代表想跟上朝成為君臣、長輩晚輩的關系。 而不是,絕不是要給我們吐蕃贊普(王)找個后爹?。?/br> 死去的先王兼姐夫芒松芒贊還在盯著我呢! 見松窩已經沒法正常思考,圣神皇帝就讓他先走了。 她倒不是非要跟吐蕃王太后和親。況且她覺得,人家攝政王太后,也未必看得上武氏‘王子’。 圣神皇帝此意,只是告知吐蕃使節(jié):要和親,反正她這里只有王子,沒有公主,你們那邊自己對付個合適的對象出來吧。 若沒有,就罷了。 第335章 陛下缺什么? 蓬萊殿。 吐蕃使者一腦袋馬蜂窩離去后,圣神皇帝重新取過朱筆,并對簾后道:“文成,你怎么看?” 簾后走出來的李文成不免一笑:這不是姜握常拿來問吏部尚書狄仁杰的話嗎? 怎么陛下今日也用起來。 “臣看來,甚好。” 圣神皇帝今日叫李文成過來,并不只是為了讓她在簾后看看‘王子和親’事,更多是讓她作為對話外的旁觀者,觀察下吐蕃使臣的態(tài)度。 文成看的也清楚。 “松窩如今,也算是吐蕃的‘論’(宰相)了。”文成想起與她打過交道的吐蕃前幾位宰相:“與祿東贊與其子贊悉若、欽陵,確實不可相較而論?!?/br> 若換了那幾人來,哪怕面對這些句句狀況外的提議,也不至于一腦袋高粱花子一樣就走了。 “罷了,這件事就交給鴻臚寺吧,你有閑暇的時候盯一眼進度,沒空也就罷了?!?/br> 圣神皇帝確實沒把這當成什么大事。 文成管著的兵部事、火銃事,以及即將年后開學的軍事學校,樁樁件件都比這個重要。 倒是文成,見皇帝有結束‘和親’話題的意思,不由道:“還有一事,突厥……” 她還未說完,就見圣神皇帝舉了舉手下的奏疏:“朕正好在看,吐蕃使臣欲請和親,雖是前日私下與鴻臚寺官員稟明的,卻也讓突厥聞風而動?!?/br> 主打一個‘冤家對手’有的,我們也得有。 突厥使節(jié)也上書求和親。 圣神皇帝把這份奏疏擱在一邊:“無妨,武氏宗親還挺多的?!?/br> 雖說從做皇后起,圣神皇帝就把武家人扔到各個邊地去,但并沒有扔完就不管了——大件垃圾扔了,總得注意不要影響環(huán)境。 尤其是隨著她越走越高,總得注意下,不要讓這些人為禍一方。 因此圣神皇帝也就知道,武氏宗親這些年,還真繁衍出來不少。 當年把她們趕出家門的異母兄長,都俱已病故,剩下的武氏宗親,便都是圣神皇帝的晚輩了,如果按血緣算,便是兩個親侄子(異母兄長的兒子),還有幾個算是五服內的堂侄。 先不算堂的那些,就光說兩個親侄子,如今都才三四十的年紀,每個人膝下就都有好幾個兒子了。再加上那些堂侄,以及他們的子嗣,真可謂能做到各個年齡段的和親預備役都有—— 若聯(lián)姻番邦的掌權者喜歡成熟的,便可以將侄子輩這種三四十歲的送去,若喜歡年輕的,侄孫輩更多的是十幾歲的少年人。 若是聯(lián)姻對象年紀小,想定娃娃親,也都廣有人選。 武氏宗親可送去和親的兒郎這么多,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