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尤其是那道“諸邊關(guān)防守緊要州府官員”不必集于泰山最令人頭疼:無他,大唐疆域遼闊,邊界線實在太長了!到底誰是邊防緊要,誰是不緊要?需知封禪大典,便是一朝最隆重的祭祀。 凡是朝臣定然都想?yún)⒋耸?/br> 估計見到邸報的各地官員,都在眼巴巴等著京城的信兒,祈禱自己能夠接到去泰山底下集合的通知! 故而李勣大將軍親自帶著姜沃和吏部、兵部數(shù)位官員,按照大唐最新的輿圖,一個個邊境州府厘過去,逐個裁定留守朝臣。 足足花了兩個月,才定下最終‘駐守原地以備邊患’的各州府朝臣名單。 經(jīng)過這兩個月,姜沃對大唐邊境的認識再上一層樓——自此皇帝再流放人去邊境描邊,她都不用事后再查地圖了,甚至可以給皇帝提供好些個方案…… 直忙到冬去夏至,才算是勉強完成‘封禪大典’第一階段準備工作。 姜沃感嘆:自己果然是個忙命,誰能想到,剛到尚書省,就能碰上百年難遇的封禪大事! 好在,故人漸歸,令她心情大好。 ** 她最先見到的是狄仁杰。 其實若無封禪事,狄仁杰也該回京了。 他是龍朔元年往寧州(甘肅)任上去的,去歲已然滿三年,他自己又額外多請了一年。 而過去的幾年,姜沃掌考功事,也一直在關(guān)注狄仁杰的情形:寧州是大唐與曾經(jīng)突厥(現(xiàn)已歸大唐)的邊境,最大的矛盾就是戎漢兩族混居常引發(fā)‘武裝械斗沖突’。 狄仁杰到后,很好的‘安撫’了兩族矛盾——大唐的文臣可不單是文臣,大半拎出來都能當武將使。 狄仁杰也是如此。 他到了寧州后,是先禮后兵。能調(diào)解的矛盾他耐心調(diào)解了,而對待剩下那些專門作亂挑事的刺頭,則進行了‘物理調(diào)解’。 總之他到后一年,就實現(xiàn)了撫和戎夏,寧州和平。 之后的三年,他于寧州整頓吏治,重籍戶口,更有安通道路、立橋梁、賑水潦、課栽苗等政舉……當真是做了許多實事。 他調(diào)任回京的旨意一下,寧州百姓甚至為他立碑勒石。 狄仁杰回京后,自要來到吏部交明旨意,見到姜沃行禮鄭重道:“不負姜相所托?!?/br> 當年他遠赴寧州之前,姜相曾囑托于他,此去當‘經(jīng)營一方,愛民安民’。 此言他片刻未忘,所行皆問心無愧。如今回京,便能頂天地立說一句不負所托。 姜沃含笑道:“懷英回來的正是時候。” 正好一起卷起來。 在看過狄仁杰的政績后,姜沃自然與他論起了修路的重要性,還樂此不疲問道:“懷英,你怎么看?” 狄仁杰聽了還很親切,心道:雖然數(shù)年未見,姜相的口頭禪倒是沒變——并不知道這是單獨給他的口頭禪。 他已經(jīng)見過了混凝土路,只感嘆道:“姜相神思,我只盼著有生之年,若能見大唐各州之通運要道,都能得此路才好!” 修路實在是太要緊了,無論是為了軍事還是為了百姓。 若依舊是土路泥路,雨雪道路不通之時,軍需斷絕,后果何其可怕?從前戰(zhàn)亂年間,軍伍之中人相食的慘劇也不是沒發(fā)生過。 而對百姓來說,道路也極重要,若無道路,糧食豐收了運不出來,天災(zāi)人禍了賑災(zāi)糧運不進去,都是讓人心如火焚卻只能束手無策之事。 故而狄仁杰在寧州,帶人修了許多道路——當然沒有混凝土路,但能為各村鎮(zhèn)多通一條土路也是好的。 姜沃能想象到狄仁杰做的事情,像是在修建一條條細小的血管,慢慢的讓血液能流通起來。 到底是在基層做過事的官員,狄仁杰的感觸比姜沃更要深:“就是修路實需要人力物力,憑空變不出來,許多時候也只好扼腕而止!” 寧州的人口和財政都很有限,狄仁杰也多有遺憾,若是寧州的官庫能支撐,他能做更多的事。 姜沃頷首:所以說,搞基建的銀子永遠不夠用,要可持續(xù)發(fā)展地宰大戶才行啊。 而狄仁杰在隨姜沃看過城建署,又聽過了她的‘高價限量拍賣皇家同款混凝土路’計劃后,眼睛大亮,連連拊掌稱妙。 “懷英,大理寺盧正卿還未致仕,這兩年,你就先留在尚書省吧?!?/br> 姜沃想:當年科舉保護傘也不能白當。她要把狄仁杰留在自己碗里兩年。畢竟帝后也好,她也好,還有城建署這些官吏,都不曾真的去過京外鄉(xiāng)鎮(zhèn)通道路立橋梁的現(xiàn)場。在城建署事上,狄仁杰可以替她查漏補缺。 狄仁杰聞言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太好了!他在寧州這三年多,辦每件事都恨不得一文錢掰成兩半花,每回看看寧州空蕩蕩的官庫,都愁的他人未到中年而掉發(fā)。這幾年‘慳吝算計’下來,他整個人都快形成條件反射了,看到銀錢就想算算能買多少糧米,修多少路。 如今能在一圣大旗之下,跟著姜相一起宰大戶,想想狄仁杰整個人就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銀光)。 ** 繼狄仁杰之后,姜沃又見到了久違的硬核狠人,如今坐鎮(zhèn)遼東的熊津都督劉仁軌。 姜沃見到他親切地要命:宛如見到了火山灰、銀礦、銅礦渡海而來…… 劉都督就是她最靠譜的進貨商! 且這回劉仁軌不是自己回來的,他還帶了原高句麗王族(太子福男)、百濟當?shù)爻迹ò贊耐踝逡讶槐惶K定方大將軍抓完了,只能帶當?shù)赝澹?、新羅和倭國的王族并使臣—— 封禪泰山,屬國使節(jié)隨行以增大唐之威。 除了劉仁軌帶回來的東邊屬國,其余突厥、于闐、波斯、天竺等國也各派了使臣前來。 劉仁軌見了姜沃先拱手笑道:“給姜相道喜!” 然后不用姜沃問起就爽快道:“我?guī)еT使臣的船行的快——剩下幾艘載著礦銀和火山灰的船應(yīng)該不日就到。離開遼東之前,我也安排好了接下來的運送事,不會耽擱了姜相今歲所需?!?/br> 姜沃笑意浮靨:劉都督真是善解人意的好人! ** 在所有的故人里,最令姜沃歡喜與安心的,還是見到李淳風(fēng)。 這一年秋日,她于長安城灞橋長亭外,等回了數(shù)年未見的師父。 熟悉身影下馬車后,早就望眼欲穿的姜沃立刻拜見:“師父……”還未拜下,便被李淳風(fēng)穩(wěn)穩(wěn)扶住。 姜沃抬頭,看清師父的頭發(fā)已經(jīng)如雪——是啊,師父也已經(jīng)年過六旬。 她只覺眼中一片guntang。 李淳風(fēng)看出她的淚意,望著她紫袍金帶,開口笑道:“下官是不是該見過姜相?” 姜沃聞言含淚而笑。 雖說多年來,是她在長安而師父行蹤無定。但此時看到李淳風(fēng),她才覺得,自己恍如漂泊多年的游子,終于歸鄉(xiāng)。 親人所在,便是故鄉(xiāng)。 姜沃拜見李淳風(fēng)之時,跟在李淳風(fēng)馬車后的馬上,則早下來兩個女子,立在路旁候著。 等著李仙師和姜相敘過話后,兩人上前拜見姜沃。 是吳英和嘉禾。 一別數(shù)年,她們形貌也有所不同,但皆是干練許多。 吳英見了她眼中也是噙淚,似乎有千言萬語想說,最后只先冒出來一句:“姜相,歸程之時,我可以指揮數(shù)十船工,駕馭大船了!” 姜沃含笑:“好,等回家去你慢慢說,我都想聽?!?/br> * 看著吳英和嘉禾,這兩個最早從掖庭中走出去的宮女。 姜沃就想到了城建署。 去歲年末,皇帝下旨城建署擴建。 姜沃則順勢以‘城建署秘方諸多,需技術(shù)保密’為由,向皇帝申請了,多從掖庭宮女中擇選出‘通文字善醫(yī)藥’的女官入署。 就像有一些武林秘籍是傳男不傳女一樣,姜沃將數(shù)十種‘化學(xué)物質(zhì)的人工制作’法子教給掖庭女官們。并令她們也簽下文書,將來再傳于新的女官。 這些技術(shù),就是女官們在署衙內(nèi)為官的底氣。 就像是當年她在太史局一樣,是不可替代的。 于是至麟德一年秋日,城建署,這個全新的擴建的署衙,女官已經(jīng)占到了近一半。 這一處遠在皇城外,前朝從無存在過,與大唐格格不入的署衙,并不只是姜沃對于‘新建材’的嘗試。 ** 永徽一年,媚娘與姜沃商議在掖庭建立內(nèi)文學(xué)館,教導(dǎo)宮女讀書。 當時姜沃就很期待,這上萬名宮女中,在將來要長成的樹,那些終會盛開的花。 十五年過去了,小樹苗們漸漸長出來了。 第155章 讖中人 秋日天空高遠,北雁南飛。 李淳風(fēng)歸京的次日,姜沃陪師父去面見二圣。 這還是李淳風(fēng)第一回 來至大明宮。 他走在恢宏壯闊的大明宮中,回望寂靜矗立的太極宮,回想曾經(jīng)面見先帝的立政殿。 都已然被歲月悄然掩去。 姜沃昨日已經(jīng)與師父提過如今朝中形勢。 二圣臨朝且皇后代理政事——這種從前未見,朝臣們溫水煮青蛙多年才漸漸習(xí)慣,或者是青蛙們明著習(xí)慣暗里仍然想找機會把鍋踢翻的朝局,李淳風(fēng)聽過后,也只是淡淡‘嗯’了一聲。 * 紫宸殿中,帝后皆在。 李淳風(fēng)上前見禮。 皇帝溫聲免禮,皇后則命人為仙師賜座。 之后鳳目專注打量李淳風(fēng)——早在掖庭時,媚娘就聽了太多姜沃兩位師父的名與事。 只是一直無緣得見。 尤其是袁仙師,先帝年間便致仕歸老,后仙逝于蜀地,實是緣慳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