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因而在許多拎不太清的朝臣眼里:皇帝不令太子理政,只是因為太子年紀不夠。那繼續(xù)等吧,總不能太子都成年了,政事也依舊握在皇后手里吧? 然而東宮屬臣們還沒等到太子代掌政事,倒是先等來了皇后設立‘北門學士’。 * 起初,沒人把‘北門學士’當回事—— 所謂北門學士,是因其衙署在北門,離禁中更近,入紫宸宮無需從南門進入,一路穿過各個署衙才能到(即上官儀晨起走的這條路)。 北門學士,官方稱呼是‘昭文館學士’。 里頭的學士,也根本不是什么朝廷重臣,原先只是一些從五品,甚至六品的弘文館官員。 皇后最開始設此‘昭文館’,詔令之上也只說是為編纂書籍。之后兩三個月,昭文館內確實出了幾本書,比如《臣軌》、《百僚新誡》。 文如其名,是論述何為忠臣能臣,令百僚借鑒警醒的。 之前皇后親手寫就一篇《外戚誡》,用來約束自家親戚,朝臣們還是交口稱贊的。但等到皇后開始令人修書訓誡百官,就有朝臣覺得不舒服起來了。 更令某些朝臣更難受的,還在后面—— 因北門學士出入禁中更便捷,且又皆擅書寫文章,皇后竟然漸漸開始令他們草擬詔誥。 以至于現(xiàn)在,帝后之圣意,若要擬詔,不一定非要經(jīng)過中書省。 上官儀的不滿不忿就來自于此:他深覺自己的職權被人搶了! 北門學士是什么來歷?不過是些職位低末的小官,竟然因被皇后點中,就能做擬詔這等要事? 那置三省于何地? * 上官儀也曾將對此事的不忿,上稟兩位上峰。 然而兩位中書令里,杜正倫對此事不置一詞,上官儀提了兩回,杜中書令都毫無反應。 而另一位新中書令的反應,則更令上官儀憋悶—— 龍朔二年底,王老中書令因年近八十,以年老致仕,新任中書令乃原吏部尚書王神玉。 王神玉做了上官儀的頂頭上司后,簡直給上官儀整的沒脾氣了:這位是什么消極怠工的祖宗喲! 上官儀去向王神玉匯報‘北門學士’逾越職守之事,就見王中書令套著麻衣在修剪花卉。 聽他說完后,三言兩語就把他給打發(fā)了,雖然言辭很風雅,但話中之意卻很明顯:管好你自己,若是閑了就去多整點文書。 上官儀:…… 他怎么攤上這樣的上峰! * “唉,我怎么攤上這樣的下屬?” 上官儀對王神玉很不滿,殊不知王神玉對上官儀也煩的很。 每回大雨后,王神玉都會回到吏部來,替姜沃看一看那株山茶花有無被雨水沖壞。 這回雨后,他照舊過來吏部。 此時王神玉邊細察花木,邊與姜沃說起上官儀來:“他身兼中書省與東宮兩處要職,不說管好自己謹言慎行,倒是成天想把頭伸到北門去,看看昭文館學士有無擬詔?!?/br> “與他什么相干!” 王神玉手上對花葉很溫柔,口中語氣卻有些冷:“說到底詔令皆出自圣意,無論是中書省擬詔,還是北門學士擬詔,都是‘代圣人擬詔’?!?/br> 許多朝臣大權在手久了,總忘了權力來自于他身下的官位,而不是他自己這個人。 王神玉轉頭對姜沃道:“若是你來中書省,與我做中書侍郎就好了?!边€是從前數(shù)年,吏部同僚們搭班子舒服??! 姜沃還未答話,王神玉就自己搖頭道:“唉,可惜你已然是吏部尚書,如何能降級來給我做侍郎?!?/br> 姜沃有時不免感慨,時光飛逝—— 永徽五年,她入吏部。年月輪轉,至今,她已經(jīng)在吏部待了九年。 九年侍郎后,于今歲正月,姜沃正式受制封,成為正三品吏部尚書。 王神玉替她收拾過花木,然后努力跟她商量道:“就算看在這株山茶花的份上——我拿上官儀跟你換裴守約好不好?” 姜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王中書令失望而去。 * 王神玉離開后,裴行儉正好過來。 姜沃一見他,就說起王神玉想挖他去中書省之事。 裴行儉與她已經(jīng)太過熟稔,聞言嘆口氣:“姜尚書若繼續(xù)‘不務正業(yè)’,只把吏部事交給我,我還真想去中書省了。” 姜沃微微有些心虛,避開裴行儉的目光去盯山茶樹:“這怎么能是不務正業(yè)呢?這是多給同僚及下面年輕人鍛煉的機會啊,你忙不過來就交給裴炎他們去做?!?/br> “何況,城建署的事兒,是因在緊要關頭,近來我才多去了幾次?!?/br> 裴行儉無奈。 而裴行儉說起的‘吏部尚書不務正業(yè)’,正是指歲姜沃自去歲兌換到《神奇的建筑材料——水泥與混凝土》后,向皇帝申請建設了一個‘城建署’之事。 這一年里,姜沃難免挪了很多精神,去搞基建產(chǎn)業(yè)——這個年代沒有化學家,最接近化學家的,其實是道士、煉丹師和大夫。 許多有用的化學物質,其實是可以從藥鋪買到的。比如降低熔制難點,需要加入的氧化鉛,在此時叫做鉛黃,屬于煉丹常用藥物,大夫基本都認識。 因此姜沃的城建署內官員胥吏,基本上都是從太醫(yī)署和尚藥局抽調的,甚至還從孫神醫(yī)的醫(yī)館借走了兩個專管制藥的藥師。 姜沃有時候感慨: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她果然還是玄學大佬兼煉丹師的徒弟嘛! * 經(jīng)過她這一年的努力,‘城建署’的班底終于搭起來了,研究工作也初見成效。 且在將作監(jiān)的傾力相助下,也終于做出了‘水泥專用窯爐’、‘原始球磨機’等前置儀器。 近來正準備嘗試開始制作比水泥簡單些的‘砂漿’和‘硬石膏’。 這兩樣可都是好東西! 硬石膏凝固后,防水效果很好,是用來建食物倉庫的絕佳材料。 若是將倉庫建在地下,地下的低溫加上硬石膏的防水,可以大大延緩食物的變質速度! 在古代,糧食的保存從來是個大問題。朝廷糧倉不得不派人定期曬糧,就是為了避免糧食濕度過大而陳腐。 若是能有硬石膏地下倉庫,此問題就會得到大改善。這是涉及無數(shù)百姓的民生大事,姜沃當然上心,近來不免多往城建署去了兩趟。 吏部許多工作,裴行儉就要鐵肩挑重擔了。 姜沃想想近來自己在吏部的缺勤情況,確實心虛,于是許諾道:“守約啊,到時候我先送你一座防水倉庫如何?” 裴行儉頷首:“那好吧,我便先不去中書省了。” 其實他也只是玩笑——在他知道姜尚書在忙什么后,裴行儉覺得,他便是把吏部所有公務都做了,也是甘之如飴的。 第147章 落灰的仙鶴 夏盡秋初,寒風乍起,天氣漸涼。 城建署設在皇城左銀臺門之外。 姜沃在申請該部門時,就特意請了離皇城有一定距離的地方建署。畢竟化工產(chǎn)品還是頗有風險。 因地處皇城之外,城建署一向是很安靜的。除了當值的官吏和匠人,并不會像別的署衙一樣常有朝臣路過。 但今日,城建署門口負責登記的胥吏,卻見到了兩位重臣:一人身著紫袍金帶官服,一人則是戎裝銀甲,正是—— 尚書左仆射李勣。 左武衛(wèi)大將軍蘇定方。 守門的胥吏一人上前迎候,一人忙入內去請姜尚書。 因有火藥這種利器珠玉在前,聽聞姜沃又在弄新的堅固‘建材’,這兩位大將軍就一直甚為關注進度。 尤其是前幾日得知城建署已經(jīng)做出了‘砂漿’后,兩位大將軍就特意下了名刺,與姜沃約定了日子,一起來城建署實地參觀。 * 姜沃很快走出來。 兩位大將軍看到她時卻略微一怔。 他們在朝上見姜尚書也多年了。 在兩人,或者說在所有朝臣眼里,姜尚書一直是飄然乘云、神情散朗之人,哪怕朱紫色濃烈的官袍在身,也都被她本人壓淡了。 比起宦海沉浮的權臣,她更像是一位玄門修士,多有人在世外之感。 然今日,他們卻見到了外罩粗麻衣,身上甚至面容上都沾著灰塵的姜尚書。 不過她眼神晶亮至極,看起來比以往在朝上神色生動許多。 * 姜沃先給兩位大將軍分發(fā)‘工作服’。 待兩人也穿上粗麻服,她又取出一物分給兩人。 “這是?” 姜沃做示范先戴上,邊戴邊解釋道:“這是棉布口罩。署里面在做砂漿,粉塵大,若是不戴上口罩,經(jīng)年接觸粉塵對肺不好,易生重病?!?/br> 兩位大將軍聞言,忙戴上口罩。 姜沃來大唐之前,她的世界已經(jīng)從大人到孩童都習慣了戴口罩了。此時看到兩位大將軍甚為生疏地學著她戴口罩,頗覺有趣。 水泥的制作過程中,確實多粉塵。若是沒有防護,常年接觸粉塵的一線工作人員就有極高患上塵肺的風險,最終肺纖維化難以呼吸。 其實真正的水泥廠應該帶專業(yè)的防塵口罩,但以此時土法水泥的粉塵細度,帶棉布口罩也是管用的。 姜沃引著兩人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