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對照組 第64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我是你媽、掌事宮女是影帝助理、和離后首輔大人的打臉日常、穿成合歡宗弟子、心機(jī)外室上位記、六零年代女技術(shù)員[穿書]、老婆從鬼養(yǎng)起(百合futa高h(yuǎn))、流放、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我的馬甲都奉我為神明
“出國留學(xué)?啊這……” 石少青還真是很震驚, 這年頭兒出國是個稀罕事兒,他可真是驚著了。 他有心說一句出國了也不是不回來,不用非離婚不可吧?他以前也兩地分居過, 最后調(diào)回一起還不是很好?不過遲疑了一下,這個話到底沒有說出口。 這個時候說這種話, 有點像是炫耀。 他尷尬的轉(zhuǎn)移了話題,說:“真是沒想到變化這么快,哎對了,你看到多少熟人?我剛才就看到好幾個,等咱一起聚一聚?!?/br> 他勉強(qiáng)轉(zhuǎn)移了話題,又說:“離婚也沒啥, 等我回去讓我嫂子給你介紹一個, 她可認(rèn)識不少好姑娘, 給好幾個人都介紹過呢?!?/br> 王一城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他調(diào)侃說:“給我介紹的人可多了, 你這八百里遠(yuǎn)的去后面排隊吧?!?/br> 石少青瞪大了眼:“嘿你這人……” 再看王一城這人人模狗樣的,覺得這貨可能還真是沒吹牛,他哼了一聲,不過又好奇的問:“這么快就有人給你介紹對象了?” 王一城點頭:“有啊?!?/br> 這話真的不是王一城夸張,而是真的, 王一城這人吧,但凡是認(rèn)識的和不認(rèn)識的,都能聊上兩句, 那是十分自來熟的一個人。他認(rèn)識的人可不少,不過要說關(guān)系極好的, 卻又真沒幾個。 這能去他家登堂入室的,除了瘦子陳嬌還有周建設(shè), 就是王編輯這樣的熟人了。更多的人是感覺好像熟悉,對王一城的過往了解的很。但是實際上你要是問問他家在哪兒,那可能好些個人都說不上來。 他這人看似熱情,但是心里很防備人,不過很難被發(fā)現(xiàn)罷了。 正是因為這種看起來跟誰都不錯的狀態(tài),給他介紹對象的可相當(dāng)不少了。藍(lán)凌走的時間也不長,現(xiàn)在也就半個多月,一個月都沒有的。但是給他介紹對象已經(jīng)超過兩位數(shù)了。 哥就是這么迷人。 王一城:“你可不知道,給我介紹的那可太多了?!?/br> 石少青好奇:“那你見了?” 王一城搖頭:“那倒是沒有,藍(lán)凌剛走我就相親,這也不合適吧?!?/br> 雖說他的觀點是離婚了就各自婚假兩不相干,但是再見也是好朋友,他總是要給藍(lán)凌留個面子的。所以王一城統(tǒng)統(tǒng)拒絕了,他感慨:“我可真是個好人啊,你看看我為了藍(lán)凌的臉面錯過了多少好姑娘。” 石少青:“……” 這話他沒法兒接。 王一城倒是繼續(xù)笑著說:“趕明兒我跟藍(lán)凌聯(lián)系上可得跟她說,讓她好好謝謝我,哥們多夠意思?!?/br> 石少青:“……” 真的,別問,問就是無語。 他說:“你這人啊……” 真是不知道怎么形容。 王一城:“我怎么了?我多好啊。走,我們到處看看,我也看看你們住宿的環(huán)境。” 他抄著手,跟著石少青一起去他們寢室看了看,這是四人寢室。上床下桌,倒是適合他們寫東西。他們過來的時候,接任都在,石少青給他們介紹了一下。 幾個人都是從外地來的,天南海北哪兒都有,王一城可挺感興趣,好奇的問起了各地的風(fēng)俗,大家很快的相談甚歡,當(dāng)然了,王一城自己也少不得介紹一些自己這邊的情況。 聽說他們還有秋獵,一個個好奇的不得了。 “那危險嗎?”其中一個方臉老郭好奇地問。 王一城:“危險是有的,不過謹(jǐn)慎點沒大事兒,我們那邊十幾年了也沒出過事兒的,都是有老獵人還有民兵帶著。村里人也會挑選強(qiáng)壯能干的。像是我……” 大家都看他,石少青有點點不相信的挑眉,還沒問出來,就聽這貨大喘氣的說:“像是我……就沒有資格參加?!?/br> “噗!”大家都笑的噴了出來。 王一城:“你們笑啥笑?你們不懂,這進(jìn)山可不是小事兒,保不齊要命的,不是沖動就能做的。我一次都沒有參加過,不過我哥以前參加過。參加了的人是有多一點獎勵的。” “多勞多得?!?/br> “對?!?/br> “那敢情兒好!” 王一城開啟的這個話題相當(dāng)不錯,大家都對陌生地的家鄉(xiāng)好奇的很,各地的習(xí)俗更是有趣,幾人沒一會兒就因為這有趣的話題熱絡(luò)起來。 沒有一點生份。 石少青:“……” 他雖說跟自己室友也才相處半天,但是總歸是早半天啊,但是卻沒有像是人家王一城這么瞬間熟絡(luò)起來。這小子啊,就是能叨叨。石少青是不知道啊,在許多年后,有一個詞兒叫社交牛逼癥。 那個時候他都已經(jīng)很老了,看到這個詞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一城。 真是一點也不假。 饒是現(xiàn)在不知道這么個詞兒,他也覺得這人真是很自來熟兒。大概因為他們聊得太熱火朝天,別的寢室也過來好幾個人,大家互相介紹了。 倒是都聽過彼此,不過說起來,王一城名氣最大。 這倒不是說他寫東西最好,賣的最好,而是因為風(fēng)格和題材,小年輕里哪個不曉得這個啊,他社會流傳度高。在他們這些同行里,那自然是熟悉度高了。 再看到王一城前,很多人對于王一城的印象是:有點憂郁的文藝男青年。 畢竟這貨是寫纏纏綿綿愛情故事的。 但是看了本人……滾蛋吧,鬼的憂郁男青年。 他外表是挺文藝的,但是性格不文藝啊。這家伙雖然不是四九城人,但是倒是有幾分胡同男青年的碎嘴子勁兒。再一想這貨還是東北人,嗯,果然了。 大概是太多分表示這人寫文章和本人太過表里不一,石少青弱弱的說:“你們是不是忘了,王一城最早是寫農(nóng)村故事開始走上這條路的?” 雖說人家換賽道不寫了,但是你看他的三本成品就曉得了啊,他絕對不是自己愛情小說那種風(fēng)格。 眾人:“……” 大意了。 倒是忘了這一茬兒,不過也有人狀似帶著幾分好奇的問:“你這題材千差萬別,竟然改的這么徹底,都不像是一個人了。” 這話說的有幾分別有深意,甚至帶著幾分試探。 這試探中帶著懷疑與幾分不懷好意了。 王一城含笑:“這有什么,只要會寫,寫什么題材都一樣???你不會以為我只會寫農(nóng)村喜劇和愛情故事吧?那你可小看我了。別說這種了,兒童文學(xué)我都會寫?!?/br> 石少青吐槽:“這給你厲害的。” 王一城:“我這可不是吹牛啊,我是實事求是?!?/br> 大家都笑了出來,先頭兒那個有點嫉妒不懷好意的,抿著嘴也跟著笑,不怎么自然就是了。王一城只一眼就別開視線,這種貨色就不值得深交了。不過哪行哪業(yè)都有這種小人。 王一城一眼就看出他的意思了,他無非是想說,王一城前后風(fēng)格差距大,想要借此來懷疑他是找人代筆罷了。 別以為王一城聽不出來,別說王一城能聽出來,其他人也能聽出來。不過這種事兒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幾乎大部分還是根本沒懷疑過的,因為大家都是干這個的,是多少能看出一個人的文筆的。 即便是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但是從文筆上還是能看出一些的。 有少部分是看不出來,或者看出來也懷疑,不過沒得這樣光明正大的質(zhì)疑別人,因為這每一篇文章不同風(fēng)格的人有的是,逮著一個就嫉妒懷疑,未免太過讓人看不起。 王一城也不在乎這個小插曲,問起了這次學(xué)習(xí)的課程安排。 石少青想到王一城這廝還在上學(xué),好奇的問:“你學(xué)校那邊是請假了?不耽誤上課啊?!?/br> 王一城:“我這學(xué)期實習(xí),沒有課程了?!?/br> 石少青:“啊。對,你都要大學(xué)畢業(yè)了,我還忘了問你了,你在哪兒實習(xí)?到時候畢業(yè)是回老家還是能分配留下來?” 王一城:“我暫時不走的,我考上我們學(xué)校研究生了?!?/br> 石少青:“……” 他感慨:“你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腦子怎么還這么好用啊?!?/br> 王一城黑線,做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我一個小年輕,怎么就年紀(jì)大了,你這欺負(fù)人了啊。” “呦呦呦!” “那你說你多大?!?/br> 王一城理直氣壯:“我在你們之間肯定不算是歲數(shù)大?!?/br> 石少青:“學(xué)校,我們說的是學(xué)校。” 王一城:“呵呵。” 他說:“我在你們身邊當(dāng)然要跟你們比。” 大家的話題很快又轉(zhuǎn)移到了年紀(jì)上,兩個大老爺們,一個三十多一個四十多,愣是開始爭論年紀(jì),真是……沒眼看! 完全沒眼看?。?/br> “你們能不能不這么幼稚?” “那不能?!眱蓚€人異口同聲,都笑了起來。 笑夠了,又溝通了一下,王一城這才知道,他們這次一共四十個學(xué)員,全國各地哪兒都有,說實話,人不算多了。畢竟之前雜志社安排本地的作家出游采風(fēng),都能安排幾十人呢,更不要說這是全國的。 這一次男學(xué)員是比女學(xué)員多的,男同志有二十八位,女同志只有十二位。倒不是說文研所重男輕女,只給男同志機(jī)會,主要是現(xiàn)在才八十年代,這一茬兒人都是四零五零六零后。他們這一批人女同志讀過書還是少的。 這是現(xiàn)實情況了。 而他們這個班級四十個人,只有王一城一個人不住校,是的,又是他,搞特殊的總是他。 王一城是覺得很委屈了,他明明是給大家節(jié)省地方啊,再說,他就在本地住,住校和回家不是一樣嗎?文研所距離他們這邊雖然不像是大學(xué)那么近,但是也不過就是公交車幾站路,根本不耽誤什么事兒。 當(dāng)然這話大家都很嗤之以鼻,我們四人寢,你過來正好住滿,不過來空一個,又不是多出一個人沒辦法,所以胡說,明明是胡說,就是你不想來。 大家覺得都看透王一城了。 不過這畢竟不是正常的上學(xué),所以大家倒是也無所謂了。 王一城現(xiàn)在還依舊騎著小粉車招搖過市呢,來回也是一個運(yùn)動不是? 總之,住校的不住校的,都很快的適應(yīng)了這邊的節(jié)奏,講座安排的課程不錯,也請了一些高人過來講課。不得不說,真是收獲匪淺的。 沒兩天,大家就混熟了。 王一城也知道那個開頭就不懷好意想要套話的叫胡子義。 王一城記性賊好,一下子就想起來這人寫過什么,他是看過這人的文章的,說實話,王一城覺得,就倆字兒:一般。 不是他故意貶低人,而是這人寫的東西就那么回事兒。 自己才華一般般,就覺得別人也只能一般般,王一城真是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