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書迷正在閱讀:戀戀繁星、上帝之手、制服領帶【骨科 高H】、夏日梅子湯(1v1 sc 校園甜文)、別再兇我了、迷情曼陀羅、我不愛你了、最終BOSS的職業(yè)素養(yǎng)、宋先生的傲嬌學霸、良辰美瑾
而對于這些用戶來說,最受歡迎的自然是糧油了。 為什么呢,因為這玩意只要買了,那拿回家去就能用,而且絕對不虧,不虧就是大賺呀! 所以這些老頭老太太們,在得知紅色的盲盒里面是裝著這些東西的時候,直接就撲了過來,把那一堆擠得里三層外三層的。 “我說陳家妹子,你這買了六盒了,都是10斤大米,你運氣不行,還我來吧!”有一個被擋在外面,擠不進去的老太太高聲說道。 “不虧呀,這60斤大米,糧油商店里面都賣70呢,這里這么便宜,買多少都不虧呀!我家里面現(xiàn)在吃飯的嘴巴有七張,一個月60斤都不夠吃,這些都是小意思拉!”陳奶奶興奮的說道,然后又抽出了10塊錢,交給了里面忙的滿頭大汗的服務員,然后又抽了一個盲盒出來。 值得一提的,在黃鶴的提議下,盲盒進行了改進,將盲盒的包裝重量都穩(wěn)定在一個差不多的重量上面,這樣可以避免依靠掂重量來猜測盲盒里面商品的行為。 不過糧油類盲盒沒有這個需要,因為里面從來沒有正兒八經的商品,里面裝著的全部都是超市的兌換券,拿著券去附近的超市兌換商品就行了,所以這些盲盒在重量和包裝上面,是完全一樣的。 “還是大米!”陳奶奶開盒一看,略微有些郁悶,又是10斤大米,不過內心深處卻沒有任何要退卻的意識,反正10斤大米不虧,是真的可以當飯吃,而既然買多少都不虧,那就可勁買就對了! “咦,這10斤花生油!是花生油呀!啊啊啊啊!”忽的,一個老太太興奮的手舞足蹈起來,她赫然開出了十斤花生油的兌獎券出來,而這個牌子在超市里面的售價在20元左右,這是妥妥的賺了呀! “看恁得意的,阿拉也能開出油來!”陳奶奶的眼睛里面泛動著綠光,然后果斷的從口袋里面掏出一張百元大鈔出來“我要十盒,你給我十盒!” 然后陳奶奶收獲了11盒,原來是十連抽送一盒的活動,這頓時讓陳奶奶心中一陣疼痛,要是早知道買十盒送一盒的話,她早就十盒十盒的買了。 嗯,雖說這十一盒里面依然沒有開出她想要的花生油,但是開出了5斤綠豆,這也算是小賺一筆了……雖說這5斤綠豆也好,還是10斤花生油也好,這些禮券的實際價格,只有8塊錢左右,黃老板賺的雖然不多,但還是小賺一點! 如果說商店里面最火熱的地方是糧油的話,那么第二火熱的地方就是服裝的盲盒了,和里面裝著獎券的糧油盲盒不同,服裝盲盒里面實打實裝著的都是各種各樣的衣服。 這些盲盒沒有經過配重,因為衣服和其他商品不同,無法通過重量來判斷價值,因為里面的衣服種類五花八門,從襯衫,休閑衣,到襪子,內衣內褲的,什么都有,而起量非常大,襪子最少也有十雙,而一件休閑衣,就算去地攤上面買,那最少也要20左右一件吧! 所以衣服的盲盒,銷售也是非常火爆的,畢竟10塊錢買一件衣服,怎么看都賺發(fā)了。 第111章 開業(yè)第一天就把貨賣光了 旗艦店開業(yè)后的一個小時,劉湘江就笑瞇瞇的過來想坐在店鋪三樓的黃老板報告道“老板,糧油盲盒都已經全部賣光了?!?/br> “就賣光了?”黃鶴嚇了一跳,然后驚訝的問道“你們準備了多少糧油盲盒?是不是太少了?” “不少了,足足3000個糧油盲盒,我們本來覺得可以用三天的,結果一個小時就全賣完了!”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畢竟這是人民群眾新聞樂見的商品嘛!”黃鶴點點頭,然后又過了二十分鐘,再一次傳來消息,服裝盲盒也賣完了,這個數(shù)量沒有糧油盲盒得多,但也要2000個,也全都賣光了。 再往后是零食盲盒,玩具盲盒,飾品盲盒,運動盲盒,手表盲盒,廚房盲盒,數(shù)碼盲盒,最后甚至連家電盲盒都賣光了。 因為有人只花了10塊錢,就當場開出了一臺價值2000元的電視出來,因為這臺電視是真的放在店里面當展示品的,所以這個人當場就領走了電視,店里面還派了一輛貨車來幫他運輸,瞬間全場爆炸,家電盲盒被一掃而空。 等到了幾個小時之后的下午,哪怕店外面還有三四十人在排隊,但是店里面還在銷售的盲盒,就只有皮具盲盒,手辦盲盒,書籍盲盒這三個實在是有些冷門的盲盒。 額,做為江南開山立派的皮具盲盒被冷落了,這讓黃鶴有點小受傷,當然了,這是因為皮具盲盒的市場在之前已經賣的基本上飽和了的原因。 不過這同時也說明,這一次我們的黃老板,打蛇打在了七寸上面,完美的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要,整個盲盒事業(yè),必將走上一個新的高潮。 到了下午五點,皮具盲盒也賣光了,就剩下手辦和書籍這兩個盲盒還剩下一半,而倉庫里面卻空空如也,什么都沒有了。 無奈之下,黃老板只能宣布提前歇業(yè),讓辛苦了一晚上沒睡的人去休息,他自己則拉著劉湘江在三樓的辦公室里面算賬。 其實這賬很少算,因為所有的備貨全都賣光了,就剩下一小部分的手辦和書籍,總成本在2000元左右,拿一天的銷售額減去2000,就知道全天的總利潤究竟是多少了。 “董事長,算出來,額終于算出來了!”劉湘江拉著兩個會計統(tǒng)計了一個小時,終于把一天的銷售額給統(tǒng)計出來了……本來黃鶴是配備了收銀臺,還有專業(yè)的收賬打單設備的,結果因為人數(shù)太多了,如果每一次收賬都要經過一次機器,掃碼,收銀,然后打單的話,那怕不是要慢的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