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歲月道果開始成圣 第43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引妻入懷、躺平后,我成了豪門團(tuán)寵、我在快穿世界優(yōu)雅老去、豪門后媽是對照組、我是男主,我在宮斗、被敵國暴君寵幸了、同時在四本虐文里當(dāng)主角受、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方寧 兄妹骨科、蒼耳(高啟強(qiáng)夢女、骨科h)
“是觀主以仙術(shù)傳回的消息……” 清云道人面色凝重起來,能夠讓真武觀觀主不惜動用壓箱底的仙術(shù)傳出消息,這消息的意義,定然非凡。 符號從眼眸中躍然而出,在他的周身不斷的閃爍盤旋,這個動靜,惹得盤膝修行的虎田等人不由睜開眼。 許久之后,清云道人周身的符號消失,眼眸恢復(fù)平靜,一抹凝重之色卻自他眼底浮現(xiàn)。 “始皇嬴秦在驪山陵墓中斬了一尊仙君,取其本源,欲要借仙君本源完成旱魃之軀的最后蛻變……” “好大的手筆,橫跨萬載歲月的算計,當(dāng)真……讓人驚悚?!?/br> “如今,始皇棺槨被收納入了竹劍青山之內(nèi),觀主傳訊令我等奪來竹劍青山,溝通上蒼,借上蒼之力,趁著始皇嬴秦尚未化作旱魃之際,徹底毀去?!?/br> 清云道袍飛揚(yáng),白發(fā)白胡在風(fēng)中獵獵。 “竹劍青山如今在安樂手中……看來這錦官城,得去走一遭了?!?/br> 清云道人不由一笑。 他抬起手,五指輕輕掐動,須發(fā)飛揚(yáng)。 再度一笑:“正好,卦象顯示劍斷之卦,乃血光之災(zāi),錦官城將有大劫,劍池宮將化作殘垣斷壁……既然如此,便順勢而為,順其自然?!?/br> 清云道人屈指一叩,無形波動擴(kuò)散而出。 “師弟,出山一敘?!?/br> 聲浪席卷,下一刻,深山古觀之間,有一匹仙氣糾纏縈繞,似有大道平鋪而下,靈氣聚成花開,鋪就成路,自天穹上垂落。 其上有一位身著青衣的青年道人,背負(fù)著九柄桃木劍,桃木劍長短不一,如孔雀開屏般背負(fù)于身后。 青年道人周身似有清風(fēng)縈繞,眉心之間光暈流轉(zhuǎn),冰肌玉骨,宛若謫仙人臨塵。 “清云師兄?!?/br> “清風(fēng)師弟?!?/br> 青石上,清云道人站起身,持握拂塵,抱拳作揖。 “觀主被鎮(zhèn)封在了驪山古墓內(nèi),以仙法傳出消息,清風(fēng)師弟,便請你去走一遭吧,取竹劍青山而歸……” 清云道人笑呵呵的說道。 背負(fù)九柄桃木劍的清風(fēng)道人,冰肌玉骨,甚至比起虎田這等仙古世家后裔都要有仙氣,宛若隨時都將羽化飛升般。 “好,交給貧道。”清風(fēng)道人面色淡雅的點了點頭,隨后眼眸掃過,像是有兩縷犀利的劍氣,撕開了漫山云霧,將虎田虎玥等人暴露而出。 那深邃的眼神,讓虎田汗毛倒豎,又一位十境! 這真武觀的底蘊(yùn)……比想象中更高啊! 不過,虎田倒是并不意外,畢竟,真武觀掌握天門,天門乃是傳說中超越了至寶的寶物,品秩極高,真武觀與上蒼勾連,得上蒼支持,底蘊(yùn)深厚實屬正常。 “師弟小心些,雖然如今元蒙皇帝等強(qiáng)者被鎮(zhèn)封在驪山古墓內(nèi),但是……莫要小覷天下人?!?/br> 清云道人輕聲說道。 清風(fēng)道人一笑:“師兄不是卜了一卦,師兄的卦,師弟十分信賴,況且,如今天下,元蒙皇帝之流被封禁驪山,我等自然任遨游?!?/br> “劍池宮持續(xù)衰弱了數(shù)千年,如今早已茍延殘喘,此行,十拿九穩(wěn),無人能攔阻?!?/br> “師兄,便在青城山上,待吾持竹劍歸?!?/br> 話語落盡。 道人便已然乘風(fēng)離去。 只剩下自信且清冷的聲音,縈繞深山古觀之間,回蕩不休,震碎裊裊煙霧。 清云道人掐指,面容慈和。 “大變將至但未至……” “如今天下,十境自逍遙?!?/br> “況且,吾之卦象,穩(wěn)的很。” 清云道人喃喃,隨后,眸光看向了虎田虎玥等仙古世家后裔,笑道:“人間有要事,吾將勾連上蒼,吾等有何要傳達(dá)的,便告知于貧道?!?/br> 虎田和虎玥等人聞言不由大喜,但是很快便回過味來,原來清云道人一直都可以勾連上蒼,所謂的等候,天門會因天地大變而自開,都不過是推脫之詞罷了。 盡管心頭不滿,可是虎田虎玥等仙古世家后裔卻敢怒不敢言。 清云道人對于這些仙古世家后裔的情緒自然很清楚。 但是,以他的修為,會在乎么? …… …… 錦官城,劍池宮。 銀色光芒絢爛迸發(fā)交織,空間挪移印躍然跳動,安樂的身形從波動的空間中走出。 穿梭虛空,從第七山回到錦官城,這便是空間挪移印的力量。 哪怕是十境強(qiáng)者,穿梭空間都有很大的風(fēng)險,輕易不會愿意穿梭,唯有擅長空間之道的修行者,才能肆無忌憚的遨游空間。 但是,這世間真正能參悟空間之道的修行者,卻是寥寥無幾。 安樂歸來,心神擴(kuò)散,感知到整個劍池宮不同的氣魄,不少弟子仍舊在苦修,消化著體悟鑄劍波動下,對rou身帶來的提升與強(qiáng)化。 但大多數(shù)弟子的修為都得到了不同層面的提升,甚至,安樂還感知到不少弟子改修融兵法,將自身兵器融入體魄內(nèi),使得鍛體皆是得到大增幅。 在安樂如今強(qiáng)大無比的八境心神掃蕩感知下,劍池宮的近千名弟子中,五境弟子竟是一下子多了兩百位左右,而破六境的弟子,多了七八十位。 這個比例絕對不低,甚至連安樂自身都沒有料到,居然會達(dá)到如此程度。 畢竟,安樂自身也是從五境沖擊過六境,知曉這個跨度,并不簡單。 “融兵法的效果……對劍池宮弟子而言,竟然這么好?” 安樂愣住。 忽而,一陣清風(fēng)涌動,恢復(fù)蒼老模樣的王燕升飄然而來,落在安樂身邊,笑著說道:“公子,你再感應(yīng)一下?!?/br> 安樂心神一動,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他們跟前輩一樣……都選擇元神熔鑄?” “正常修行者都是走煉神與鍛體的路線,但是,老夫可能給了他們一場錯誤的示范,因為元神熔鑄,所以這些弟子們在改修融兵法的過程中,皆是選擇以元神飼劍?!?/br> 王燕升老爺子背負(fù)著手,有些無奈的說道。 “不過,這些時日有老夫在把持著,這些小家伙元神飼劍倒是都沒有出問題,而且……還都走出了經(jīng)驗,等于是將元神與兵主相融,兵主即元神,元神即兵主?!?/br> “這算是一條嶄新的修行之道?!?/br> 王燕升眸光燦燦,語氣中帶著幾分激動。 “公子創(chuàng)出了一條新道,極其適合劍修之道!” “劍修者,當(dāng)有一往無前,有抬頭不屈之意,而元神融兵,便是劍修精神的映照與體現(xiàn),能下決心讓元神飼劍者,皆有氣魄披荊斬棘,喚醒劍修之心。” “這一條道,很契合,所以短時間內(nèi)才能讓弟子們實現(xiàn)如此大的提升?!?/br> 王燕升笑呵呵道。 遠(yuǎn)處,星光燦爛,端坐在輪椅上的陸依山緩緩駛來,笑道:“不僅僅是這些劍池宮弟子們,劍池宮的不少鑄劍師也因王大師的元神飼劍,而悍然走了這條路,如今,新晉九境新增三位,劍池宮整體實力得到大提升。” 陸依山是真的開懷,還有什么比想要輔佐之人的勢力實力得到大提升來的更開懷呢? 安樂聞言,心頭不由一松,當(dāng)初答應(yīng)老劍圣的承諾,如今如約實現(xiàn),自然讓他心緒放松。 “而且,融兵法最重要的乃是兵器的選擇,好的兵器修融兵法,提升更加明顯,劍池宮最不缺的便是高品質(zhì)劍器,清一色每一位弟子都以三品及以上兵器融兵突破,這也是修為大飛躍的一個原因?!蓖跹嗌笮ζ饋恚那槭珠_懷。 作為劍池宮的老人,從小在劍池宮中長大,看著劍池宮日漸式微,他自然心中難受,他努力鑄劍,也不乏想要發(fā)揚(yáng)劍池宮的因素在,可惜……單靠鑄劍師或許能讓劍池宮的地位在江湖上高上一些,卻無法讓劍池宮壯大。 安樂與王燕升一同行走在劍池宮的青石路上。 王燕升霜發(fā)如劍飛揚(yáng),整個人昂揚(yáng)著一股大氣魄,以及一種縹緲之感,這是踏足到十境后所提升起來的超凡氣魄。 掌握了一條大道的十境,超凡不俗。 安樂毫不猶豫的從王燕升身上汲取歲月氣,八縷歲月氣飄然而出,八縷皆是灰色歲月氣,手氣臭的不得了,讓安樂有些臉黑。 不過,讓安樂欣慰的是,從國師陸依山身上汲取到了一縷流金歲月氣,倒是讓安樂喜笑顏開。 他也知道,流金歲月氣難得,能得一縷便是極其稀罕的。 安樂沒有立刻觀摩,而是繼續(xù)散步劍池宮,從諸多劍池宮強(qiáng)者身上汲取歲月氣,今日份額六十四縷,盡數(shù)入賬。 劍池湖畔,微風(fēng)徐徐。 不少弟子零散的盤坐在劍鐘旁,修行融兵法,融合劍器,自身氣息得到提升。 “前輩,十境是什么樣的感覺?我想要領(lǐng)教一下?!?/br> 安樂看向王燕升,眸光中閃爍起絢爛光芒,開口問道。 王燕升聞言,先是一怔,隨后從安樂的眼眸中看到了戰(zhàn)意。 他自然知道如今的安樂可是能夠鎮(zhèn)壓斬殺九境圓滿級別的人物,一時間也是來了興致。 “十境……掌握大道,是一種全新的領(lǐng)域,我也未曾出手過,正好,我也體會一下十境的力量。” 王燕升笑了起來。 “請?!?/br> 安樂鄭重道,話語落下,勝雪白衣直接被銀芒覆蓋,虛空甲著身,霸王戟滑落入手中,至于為何不曾使用竹劍青山,則是因為青山之內(nèi),始皇棺槨內(nèi)正在進(jìn)行著非凡蛻變,安樂輕易不會動用。 而霸王戟霸道無雙,其實很適合如今rou身強(qiáng)悍的安樂,加上安樂亦是能夠以長戟使用劍意,威能同樣不俗,對戰(zhàn)力其實并沒有多少削減。 “戰(zhàn)?!?/br> 王燕升輕聲開口。 二者身軀驟然宛若破碎的虛霧,再度出現(xiàn),已然在了劍池湖上,二人腳掌著湖面,湖水泛起陣陣動蕩的漣漪。 陸依山端坐輪椅,腿上鋪著羊毛毯,兩只手掌搭在護(hù)手上,眸光柔和,觀望著一戰(zhàn)。 蘇幕遮、萬截柳、城主余玠、幕僚楊康等九境強(qiáng)者紛紛感應(yīng)到,皆是快速弛掠而來,很快便聚在了湖畔。 城主余玠看向陸依山,抱拳行軍禮:“陸先生,根據(jù)探子來報,大理國出兵五萬,正壓境而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