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 第23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六零甜軟男后媽在邊疆開奶粉廠、拒絕和竹馬談戀愛、一覺醒來我成了傳說、失憶后多了的前男友、穿成圣女后被騎士cao哭了(1v1)、誰家性冷淡一晚八次(1v1)、戀蝶【H】、殞潮(強(qiáng)制nph)
在此期間,唐師傅和大黃成功建立了相對和諧的關(guān)系。 自打江夏和江爺爺離開后,大黃一開始穩(wěn)穩(wěn)的等了幾天,但是等了幾天后,兩人還是不回來,大黃開始躁動不安。 他以為自己被拋棄了,而唐師傅就是那個鳩占鵲巢的人。 大黃的怒火全部沖著唐師傅去了。 若不是安寧在隔壁,大黃大概會絕食抗議。 最后,大黃白天都在安寧的家里待著或者出去玩,只有到了每天上的時候,才會雷打不動的回到江家,看家。 或者說,是看著唐師傅。 大黃把自己的狗窩叼進(jìn)了唐師傅睡覺的那個屋子,每天上都死死的盯著唐師傅。 一開始唐師傅很不習(xí)慣,可慢慢的,大黃不在他還睡不著了。 一人一狗的關(guān)系,和諧又詭異的相處了下來。 這一個月,唐師傅和安家的關(guān)系倒是突飛猛進(jìn)。 李成澤自己不會做飯,又恰好跟隨安寧上課,所以一天三頓飯,都在安寧家吃了。 剩下唐師傅一個人,干脆也加入了進(jìn)來。 不過唐師傅也不好意思天天干吃飯,順其自然的貢獻(xiàn)了自己極佳的手藝。 傳承幾百年的藥膳師手藝一出,立即征服了安家的所有人,包括剛能吃一點(diǎn)點(diǎn)米糊的黑蛋兒。 每一次黑蛋兒看見唐師傅的時候,比看見自己親爸還要親切。 不過安國慶一點(diǎn)也不生氣,反而非常支持黑蛋兒的說:“黑蛋兒,好吃多吃點(diǎn)?!?/br> 在安國慶看來,再大也大不過吃喝了。 他好好干活,不就是為了吃好喝好嗎。 唐師傅每天做一頓飯或兩頓,其余的時間就跟著安寧上山。 一開始唐師傅選擇自己上山,找一些珍貴的藥材或者食材,很多時候,兩者是統(tǒng)一的。 但他在經(jīng)歷了一次野豬下山的事件后,悄悄的老實(shí)了起來。 不過,在親眼見證安寧手撕野豬后,他久久不能忘懷,到現(xiàn)在還記得安寧安慰他的話語。 “唐師傅,一般的時候,我不會這么暴力的?!?/br> 唐師傅只記得自己點(diǎn)頭,不斷的點(diǎn)頭,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什么。 原來江夏喜歡的這么重口嗎?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 從此以后,安寧上山,唐師傅就跟著去,也不說話,就像一個小兵,默默給跟在將軍后面。 將軍去哪,他去哪。 不過上了幾次山后,唐師傅有點(diǎn)明白安寧手撕野豬的原因了。 每一次上山,安寧都會好巧不巧的問幾個關(guān)于江夏的問題,唐師傅都一一回答。 每一次聽見江夏的消息后到安寧,她的動作都溫柔了一點(diǎn)點(diǎn)。 若是今天上山?jīng)]有江夏的消息,安寧便會有些暴躁不安,或者煩悶。 這樣一來,山上的小動物,或者大動物,多少都有點(diǎn)遭殃了。 唐師傅認(rèn)為,江夏那個小子,也不一定是單相思的。 日子這樣一天天的過去。 安寧每天的日子就是早起跑步,上課,吃飯。 吃飯后,下地干活。 荒山大面清出來后,正在開荒,每一寸土地都要耕翻一下,更要施肥。 為了這點(diǎn)農(nóng)家肥,安寧特意開著拖拉機(jī),去旁邊的村落收了好幾圈,還有鎮(zhèn)上的養(yǎng)殖場,她都去了。 就為了唐師傅口中,農(nóng)家肥種出來的東西,味道會更好。 幾天的農(nóng)家肥下來,安寧覺得自己身上有一種滲入肌膚的味道,惡心的她那幾天,飯都吃不下去了。 哪怕是唐師傅做的也是一樣。 也是這樣的一件事,讓安寧覺得,大哥的養(yǎng)殖場擴(kuò)大規(guī)模很有必要。 最后,她出資,在靠近荒山的另一片地上,開始建造養(yǎng)殖場。 這邊慢慢的蓋著,大哥大嫂那邊已經(jīng)養(yǎng)了一個月的時間,算是積累經(jīng)驗(yàn)。 山上施肥,澆水,等一切準(zhǔn)備就緒后,就可以種一些東西了。 荒山的盤龍水道,在一個月的工期下,也如期建造完成。 能用荒山上的石頭,便用荒山上的石頭,盡量少或者不用水泥,原生態(tài)的建造了一條富有鄉(xiāng)村氣息的水道。 這條水道建造好之后,山上的澆灌方便了太多。 安寧給市里送了幾張圖紙,隨便的幾個抽水水泵,解決了一切的問題。 山上主要以種各種果樹為主。 座山的外圍,被種上了刺槐花,里里外外種了三圈,三圈槐花樹之后,里面是薔薇花。 帶刺的薔薇,可以防止很多人或者小動物闖進(jìn)來。 最里面還有一層就地取材的石頭墻,墻的里面就是種植的范圍了。 片荒山計劃的時候,把養(yǎng)殖的計劃也包含了進(jìn)去。 所以荒山西側(cè)靠近山腳養(yǎng)殖場的地方,畫出來了一片,用帶刺的植物圈好,里面準(zhǔn)備種一些豬牛羊等愛吃的植物。 其余的荒山,分成了幾片。 一片桃子,一片蘋果,一片梨樹,一片葡萄,一片山楂樹,還有一片榛子板栗等堅果區(qū)域。 安寧還找來了一些櫻桃樹,據(jù)說是新品種的大櫻桃,她也不知道具體什么樣子,總之也種上了一小片。 這些果樹種下去,荒山還剩下不少地方。 剩下的地方,安寧準(zhǔn)備種一些地瓜或者其他適合山地的植物,果樹一時半會沒有產(chǎn)出,總歸需要一些農(nóng)作物來平衡收支的。 荒山這邊比較費(fèi)事,大棚那邊就比較省事了。 搭建完成后,直接播種菜籽,一個月的時間,綠色的小白菜,小油菜,小菠菜之類的,都已經(jīng)上了安家的餐桌。 第250章 祭祖 清明一大早,安寧便早早的起來,個安家都是一樣。 大家穿著深顏色衣服,天不亮就開始上山了。 這一天,十里溝是不一樣的。 十里溝是以前的宗族大村,也就意味著大家的祖宗都是同一個。 所以,每年的清明,都是祭祖的日子。 以前不允許,大家沒辦法,活著總歸重要一些。 但是到現(xiàn)在,一切都允許了,骨子里的基因是克制不住的。 祖宗,要祭,更要重視。 天不亮,只要是安姓的人,不論男女,七歲以上,必須上山。 這是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 安寧站在隊伍中,雖然沒有披麻戴孝,但是她的肩膀上扛著一根雪柳。 雪柳便是折下一根柳枝,白色的大白紙折幾次,拿著剪刀在一邊兒不斷的剪,每隔不到一厘米,剪上一剪刀,但是不能斷。 剪好之后打開,把沒有白色穗穗的那一端,拿著漿糊纏繞在柳樹枝條上,做成了白色的柳葉,這就是雪柳了。 晨曦微露之時,從山上蔓延到山下,一條黑白色的隊伍,蜿蜒而下。 神圣又莊重。 安寧站的位置相對靠前,因?yàn)樗呢暙I(xiàn)。 過年時安家人都去拜年的那位三太爺,走在最前面,嘴里念叨著安寧聽不懂的詞語。 大伯也在最前面,穿得更為鄭重,一身黑色的長袍。 安寧雖然不懂,但是她感受到了那份肅穆與尊敬。 一路前行,似乎每一步,都讓人們的精神得到了洗滌。 于太陽初升的那一刻,祭祖的隊伍到達(dá)了安家的祖墳。 此時的祖墳,與前幾日安寧來的時候,截然不同。 前幾日,為了今日的祭祖,好多人上山修葺祖墳。 原本的祖墳,沒有名號,沒有墓碑。 安寧聽安家大伯說,不敢立,怕被人挖墳。 安家的祖上,有高官。 為了保護(hù)這片安家的根,所有的墳?zāi)苟际撬麄儼布胰俗约河H手毀去的。 這一次,他們又親手的建造了回來。 眼前的祖墳是一片小墓群,雖然不如大墓,但也真的不少。 前前后后能有幾十排,橫向更是縱深百米之外。 幾百年來,安家的人都葬在了這里。 安寧不明白風(fēng)水之說,但這里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