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的meimei后被流放了 第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女知青美又兇、在幼兒園當大廚養(yǎng)崽[美食]、七十年代小綠茶、侯府吃瓜日常、楚宮腰、穿成年代文的懶媳婦[七零]、長媳(重生)、沙雕備胎,在線改命!、降水概率百分百、難言關(guān)系
“……” 不用找了。 這眼瞅著就快天亮了,女主估計都已經(jīng)跑出京城外至少有幾十里地遠了! 神武帝君這個王八蛋! 舌燦蓮花地忽悠自己,說是能穿個侯府嫡出小姐的嬌貴身份。 可這侯府的嫡出小姐卻轉(zhuǎn)眼就要被皇帝給抄家流放了! 到頭來自己竟是連半日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都撈不著! 林歲晚在枉死城內(nèi)游蕩的時候,曾聽一個死了好幾百年的老鬼念叨過生前事。 那老鬼活著的時候也曾被皇帝抄家流放過。 他說那些衙差官差最喜歡抄官員的家了,那是他們發(fā)橫財?shù)暮脵C會! 莫說是私藏的金銀首飾,就是女眷身上穿著的稍好一些的錦緞衣裳,他們都能像土匪似的,給你硬扒了干凈! 林歲晚心想,就自己目前這嬌弱的小身板,要是真的在春寒料峭、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連一身保暖的衣裳都被扒干凈了再發(fā)配去北疆,那估計很快就得重回枉死城了! 至于延續(xù)大旻國祚這種離譜又艱巨的任務,誰特么愛來誰來! 只有十歲左右的小丫鬟非常麻利地伺候林歲晚穿好了衣裳鞋襪,還用兩根粉色的綢帶為她綁了兩個丫髻。 林歲晚讓她去寢室門外守著,那小丫鬟雖然焦急又不解,但還是一步三回頭地出去了。 等到暖閣里只剩下林歲晚一人后,她才迅速轉(zhuǎn)身爬上床頭,伸手從暗格里掏出三條一寸長的小金魚兒。 林歲晚找了一個嫩粉色的荷包,將小金魚裝了進去。 然后將荷包就這么大大咧咧地掛在了腰間,打算等到抄家的時候拿它當作掩護。 剛滿六歲的嫡出小姐還跟著母親睡在一個屋子里。 原身所居住的暖閣跟林府主母的寢室只隔了一道垂著厚布簾子的小門。 此時主母寢室里正好沒人,估計都去幫著找逃婚女主去了。 林歲晚看也沒看妝臺上琳瑯滿目的珠寶首飾一眼。 只熟門熟路地爬上林府主母那張?zhí)茨镜窕ù蟠?,從床頭暗格里掏出一個成人巴掌大小的檀木匣子。 在原身記憶里,她曾看見過林府主母往匣子里面放過類似于銀票的東西。 林歲晚在枉死城的時候?qū)W過不少特殊本事。 只見外表懵懂可愛的奶團子從首飾匣子里尋摸了一根赤金的簪子,三兩下就將檀木匣子上的銅鎖給捅開了。 這真是相當詭異的場景! 好在也沒人瞧見。 匣子里果然有類似于銀票的東西,林歲晚數(shù)了數(shù),一共有十張。 她不認識這個世界的文字,因此也瞧不出銀票的面額大小,但想來應該不少! 這可是自個……、好吧,以及林家人在北疆活下去的本錢,她得想辦法藏好,可不能讓那些衙差軍漢給抄走了。 那銀票材質(zhì)像紙又不像紙張,摸著頗有韌性,展開后大概有半張a4紙大小。 林歲晚取了五張摞在一起,對折成長方形后,像纏繃帶似的,將銀票緊緊地纏繞在自己的小腳丫上。 接著找了一雙錦襪套在纏著銀票的腳丫子上,然后又取了一雙厚棉襪套在錦襪外邊,最后再穿上原本做大了一些,有點不合腳的鹿皮小靴。 這般重復之后,林歲晚左右兩只腳下都踩著五張不知面額的銀票,走起路來也算是腳踏千金了。 林歲晚將檀木匣子放回了原處,剛撅著小屁股從檀木雕花大床上爬下來的時候,就瞧見武安侯府內(nèi)院的管事麼麼跌跌撞撞地沖進了屋里,原本守在門外的小丫鬟追在她后面。 林歲晚先聲奪人,癟嘴假哭道:“胡麼麼,阿娘去哪兒了,晚晚要找阿娘,嗚嗚……” 胡麼麼一把將林歲晚抱了起來,步履匆匆地往正院趕。 她眼眶微紅,語調(diào)溫柔,極力鎮(zhèn)定道:“小小姐,宗人府派來迎接貴妃入宮的倚仗車架這會兒已經(jīng)到承安坊街口,您父母兄長他們都在正院那邊等著呢,侯爺讓您也過去,到時候……,長輩如何做,您就如何做,莫要害怕,莫要慌啊……!” * 胡麼麼抱著林歲晚穿過蜿蜒曲折的抄手游廊,路過崎嶇蕩漾的假山蓮池,走過錦繡如畫的竹林花海,再踏過四道垂著紫藤花的月亮門,就來到了武安侯府正院。 看著沿途雕梁畫棟的閣樓屋宇,精致清雅的園林美景,林歲晚在心里又將神武帝君給罵了一百遍! 迎接貴妃入宮的儀仗車架已經(jīng)吹吹打打地到了武安侯府大門口,那一騎絕塵的嗩吶聲險些要把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武安侯府眾人的魂兒都給帶走。 玫紅色提花毯從林府大門口一直鋪到了武安侯府正院,穿著寶藍色衣袍的執(zhí)禮太監(jiān)舉著華蓋羽扇,分作兩排立在玫紅提花毯兩邊。 林歲晚趕到的時候,禮部左侍郎秦大人捧著正一品寶冊玉印,皇極殿大總管徐公公捧著正一品華冠鸞衣,兩人正一前一后進到了武安侯府正院里來。 胡麼麼趕緊將林歲晚放下,輕輕推了推她的后背,示意她走過去跟自己兩位兄長站在一起。 林歲晚憑著記憶,輕手輕腳地跑到了一個濃眉大眼的少年身邊。 那少年趕緊拉住了林歲晚的小手,示意她莫要亂跑。 秦侍郎跟武安侯府無甚來往,也沒有想跟貴妃娘家攀上交情的打算。 秦侍郎原本只打算按著流程辦事,可還未等他開口誦讀婚儀唱詞…… 武安侯林曄亭便先一步跪地請罪道:“武安侯府家教不嚴,有負圣恩,躬請陛下降罪?!?/br> 林曄亭起了頭,林歲晚等一眾兒孫也都緊跟其后,齊齊整整地跪了一地。 秦侍郎不明所以,心說林伯盛這粗莽武夫果真是不通禮儀,竟然不按照婚儀流程順序來! 作為皇帝心腹內(nèi)侍,徐大總管卻已經(jīng)大概猜到了什么,試探問道:“貴妃娘娘,此時在何處?” 林曄亭將林歲夕留下的手書雙手呈上:“罪臣孫女昨夜留書出走,此時已不知去向?!?/br> 林歲夕逃婚前留了兩封書信。 一封是留給家人的,另一封則是留給建安帝韓瞻遹的。 留給家人的那封書信,林曄亭已經(jīng)拆開來看過了。 林歲夕在信里直言祖父不顧孫女幸福,一心只貪慕權(quán)勢,又抱怨父親偏心,只在乎兄長林歲曉的前程。 最后囑咐家人各自珍重,以后只當作沒她這么個親人。 “……?” 連累武安侯府至此絕境,還什么臉說各自珍重? 留給韓瞻遹的書信還未拆封,但里面的內(nèi)容,林曄亭就是閉著眼也能猜個大概。 左不過是一些兒女情長的怨憎之言罷了。 皇帝親封的貴妃娘娘竟然逃婚了! 這當真是前無古人,后大概也不會有來者了。 秦侍郎驚訝得險些將手里的寶冊玉印打翻在地上,那少見多怪的模樣,竟還不如一內(nèi)侍來得鎮(zhèn)靜。 徐大總管接過書信,語氣憐憫道:“咱家這就回宮稟告圣上,至于……” 至于什么,徐大總管沒有說明白,也沒必要說明白。 林曄亭驅(qū)韃虜,平叛匪,一路從無品小旗做到了正二品京師營都指揮使,其智謀算計自然是不差的。 自發(fā)現(xiàn)林歲夕逃婚起,該料到的下場,林曄亭也早就已經(jīng)預料到了。 他這輩子唯一沒料到的,大概就是自家長孫女竟然能自私自利、狂妄任性到這種程度! 第3章 武安侯府所在的承慶坊離著皇城不算遠,騎馬跑個來回也就半個時辰左右的功夫。 等著頭頂鍘刀落下的滋味很不好受,這半個時辰對于武安侯府其他人來說可謂是度日如年。 林歲晚已提前知曉了結(jié)果,此時卻只覺得跪得無聊得很。 她閑著沒事兒干,骨碌碌轉(zhuǎn)著琉璃似的眼珠子,悄悄將自己如今的家人都挨個打量了個遍。 * * 武安侯府人丁單薄,現(xiàn)如今正經(jīng)的主子只有七人,不算正經(jīng)的主子僅有一人。 正經(jīng)的主子分別是: 一:武安侯林曄亭,字伯盛。 乃當世名將,手握京師營精銳,與執(zhí)掌禁衛(wèi)軍的太后胞兄承恩公王勉之,曾并稱將門雙星。 如今雖已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卻依然驍勇善戰(zhàn)! 二:武安侯獨子林紹年,字子華。 乃從小長在脂粉堆里的繡花枕頭一個,慣愛憐香惜玉。 如今已三十三歲,卻依然只是白身。 三:林紹年嫡妻趙華瑩,小字瑩瑩。 乃前左副都御史趙拙言獨女,自幼嬌慣縱容著長大。 如今已三十歲,卻還是個一點就炸的炮仗性子。 四:林紹年庶長子林歲曉,子東升。 乃女主雙胞胎兄長,是京城出了名的將門才子,早早便走了科舉之路。 如今只十六歲,卻已經(jīng)取得了舉人功名。 五:林紹年庶女林歲夕,小名昭昭。 乃瑪麗蘇氣運之女,是名滿京城的風流人物。 如今同樣只十六歲,卻已經(jīng)間接在大旻宦海里掀起了百丈高的巨浪。 六:林紹年嫡子林歲午,暫無字。 乃武安侯府未來繼承人,無論是身量容貌,還是心性天資都像極了其祖父林曄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