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的短命鬼長命百歲了 第849節(jié)
輔佐漢王,打贏韃靼,這是老將軍對賞識他的永和帝,最好的回饋。 如此一來,可以推斷出兩件事: 第一件:在鄭玉出征韃靼之前,他們君臣的關系,是極好的; 第二件:告密的人,是在鄭玉出征后,才把海棠院雙胞胎的事,泄漏給了永和帝趙霽。 由這兩件事,又引出一個新的疑問,也是晏三合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 鄭玉為什么要收留她?保護她? 他明明和永和帝趙霽關系這么好。 “步六,大軍到了北地,老將軍的一切言行,都正常嗎?” “都正常,至少在我看來。” 他們?nèi)肓吮钡睾?,也休整了一個月,但休整的同時,老將軍加強練兵。 當時的大軍其實有三波人組成。 一波是鄭家軍; 一波是漢王的兵; 還有一波是朝延派的兵。 不管誰的兵,老將軍都一視同仁,練起兵來毫不手軟,該打打,該罰罰,鐵面無私。 漢王的兵私下訴苦,說老將軍的精力怎么這么好的,跟個三十出頭的壯年男子一樣,就不能讓他們歇幾天嗎? 一個人狀態(tài)好不好,看他的精氣神就知道了。 步六記得很清楚,那段時間雖然很苦很累,但老將軍的背永遠挺得很直,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往人身上掃一眼,能讓人心生顫栗。 “他白天練兵,晚上就和漢王在帳中研究地形,商量戰(zhàn)事,有時候一商量就是一整夜,第二天一早,照樣來監(jiān)督我們練兵?!?/br> 步六的眼睛里凝著兩簇火光。 “若是結束早,他就會來士兵們的帳營走走轉轉,和這個聊上一句,和那個過一過招,偶爾還會聚在一起喝一碗。 晏姑娘,你一定不知道,老將軍的酒量是極差的,一碗就倒,但酒品極好,誰來敬酒,哪怕是個蠅頭小兵,他都照喝不誤。 喝多了,就喜歡教我們鄭家刀,有時候我們就起哄,將軍啊,鄭家刀的最后兩招你也教教我們唄,別藏著掖著。 他就笑著罵我們:你們這幫小兔崽子,就惦記我那兩招呢,這是留給我兒子孫子的,你們啊,一個個都甭想?!?/br> 說到這里,步六的嘴角牽動了一下,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其實我們都沒惦記,就是喜歡和他說話。他的身上有一股子豪氣,就像古代的大俠……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br> “十步殺一人,這詩出自李白?!?/br> “李白嗎?” 步六一怔,“我不知道,反正將軍只要喝酒,就喜歡吟這幾句,后來弄得我們鄭家軍的人,個個都會了。 晏姑娘,你定想不到,將軍酒過六分,就和往常的樣子大不一樣。” 晏三合:“什么樣?” 步六話沒出口,自己先笑起來:“他會沖人說軟話,有點撒嬌的意思?!?/br> 撒嬌? 晏三合僵住了。 這酒品怎么和謝承宇有點像? 第839章 監(jiān)軍 老將軍的撒嬌,步六此生只見識過一次。 那一次是大軍第一次和韃靼交鋒,在老將軍的排兵布陣下,大軍出其不意的贏了。 這一仗,大大的鼓舞了士氣。 夜里,老將軍來了前哨營,身后跟著的四個貼身侍衛(wèi),一人手里拎了四壇酒。 這次大軍之所以打勝仗,是因為他們前哨營在打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敵人布防的一處漏洞。 步六得意極了,老將軍這是專程來犒勞他們。 十六壇酒,三百前哨營每個分小半碗,老將軍則喝了整整一碗半,因為大家都來敬他。 醉眼迷離時,老將軍勾著步六的肩,輕輕嘆道: “你小子真給老子爭氣呢,當年沒白救你一條命。我的六子有出息了,真好啊,等回了京,咱爺倆都好好喝一頓?!?/br> 步六笑得嘴都合不攏,帶著幾分傲氣道:“就您這酒量……” “我酒量怎么了?” 老將軍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腦袋:“你就不能讓讓我,哄哄我開心啊?” 步六驚得嘴都合不攏,心腔一陣鼓動。 “晏姑娘,你都不知道,從那天起,我竟羨慕起將軍身邊那四個貼身侍衛(wèi)來,羨慕他們能瞧見將軍的許多面,而我們卻只能瞧見他的一面?!?/br> 晏三合:“將軍的四個侍衛(wèi)是哪四個?” “一文三武?!?/br> 文的叫葉東,負責所有朝延和軍中的文書,還有將軍的起居飲食。 這人是將軍心腹中的心腹,和將軍睡一個帳營。 三武分別是了陶生,陶勛,陶巍,是對三胞胎。 三胞胎的娘是個軍妓,生三兄弟時難產(chǎn)而死,爹是誰沒人知道,將軍就收養(yǎng)了三人,教他們?nèi)_功夫。 “陶家三兄弟是和將軍一道戰(zhàn)死的,而葉東是自刎殉主?!?/br> 晏三合不明白:“為什么要自刎殉主?” 步六垂下眼,臉上夾帶著落寞。 “他是將軍的義子,和將軍感情很深,這小子可聰明了,讀得書又多,我們給家里的書信,都是他代著寫的?!?/br> 感情再深,也不需要殉主。 葉東的死有蹊蹺。 晏三合在心里做了個記號,又問道:“將軍的變化,應該是出現(xiàn)在永和八年的九月左右?!?/br> 步六點點頭,“晏姑娘,事情如果不是從后往前推,我根本看不出將軍有什么變化,他藏得太好了?!?/br> “不是他藏得好,而是你和他離得遠。” 晏三合看著他:“說說吧,你都推斷出了哪些不對勁?!?/br> 步六灌下一盅茶。 “我不知道自己的判斷對不對,晏姑娘姑且聽著。第一個不對勁,永和八年九月初一,朝延突然派了一位監(jiān)軍到北地?!?/br> “監(jiān)軍?” “顧名思義就是監(jiān)查大軍,有的還會帶來陛下的圣旨或者口諭?!?/br> “朝延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派監(jiān)軍下來?” “一般在戰(zhàn)事受阻,或者連連打敗仗的情況下,朝延才會派監(jiān)軍下來?!?/br> “你們當時呢?” “當時戰(zhàn)事還算順利,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只輸了三次,將軍對我們說過,過年前一定讓我們回家吃頓團圓飯?!?/br> 吃團圓飯,就意味著打了勝仗,搬師回巢。 換句話說,鄭玉老將軍對戰(zhàn)事是有明確預判的。 晏三合:“朝延派來的監(jiān)軍是誰?” 步六:“先帝心腹大太監(jiān)嚴如賢?!?/br> 嚴如賢? 晏三合聽到這個名字,沒有半分吃驚。 永和帝趙霽很多的重要事情,都是這位大太監(jiān)出面料理。 晏三合:“嚴如賢帶了圣旨或者口諭來嗎?” 步六冷笑:“奇怪就奇怪在這里,嚴公公什么都沒有帶,大軍一下子人心惶惶起來。 監(jiān)軍真正監(jiān)查的,是將帥。 而大軍真正的將帥就兩人:一個漢王,一個鄭玉。 皇帝肯定不會對自己的親兒子下手,那就只有一個原因——鄭老將軍。 就在所有人以為鄭老將軍要被換掉的時候,偏偏主帥帳中傳出消息—— 皇帝的確是不放心戰(zhàn)事,不放心漢王,才派了監(jiān)軍來。 但是殺雞豈用牛刀? 嚴如賢可是皇帝跟前第一得意人兒。 鄭家軍冷眼旁觀嚴如海的一舉一動,見他對老將軍十分的客氣,傍晚的時候,兩人還常常在夕陽下散步。 大家伙的心這才稍稍安穩(wěn)下來。 晏三合:“第二個不對勁呢?” 步六深吸一口氣:“就是老將軍?!?/br> 嚴如賢來了以后,老將軍雖然還和往常一樣巡視各個軍營,臉上卻只有威嚴,不見了笑。 他突然變成了高高在上的將軍大人,和所有人都保持著森嚴的上級下級的關系。 當時大家伙以為老將軍是故意做給嚴如賢看的,所以沒往心里去,更沒往深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