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fā)明 第123節(jié)
清風(fēng)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坐在主座上的人冷笑道: “那是不是你寫的?” 徐駿驚疑的點頭: “的確是卑職閑暇所作?!?/br> 大膽!”那人一拍桌子,怒喝道: “你竟然敢諷刺我大清朝廷,諷刺皇帝陛下!簡直該誅九族! 鏡頭一轉(zhuǎn)。 書館內(nèi),學(xué)堂上,民宅前,八旗清兵們?nèi)缋撬苹ⅲ瑢⒁粋€個被朝廷懷疑有諷刺影射之嫌的文人、參與了編撰和印刷的工人,甚至只是看過相關(guān)作品的人都抓了起來。 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娜梭@恐的跪在法場上。 血流成河。 【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 【華夏好不容易萌發(fā)出的一點科學(xué)種子直接被扼殺在了搖籃內(nèi)。】 … … 無數(shù)文人在天幕前發(fā)出了唾罵之聲。 有些感情豐沛的,看到大量的書籍被燒毀,甚至都開始痛哭流涕! 如此愚蠢短視之舉,可懂書本代表的是什么?!“竟然還開館戮尸!簡直是無君無父的畜生行為!” 這和后世之人的盜墓不同,他們看了這么久的仙畫也明白了,后世之人掘墓更多的是為了找到歷史里的物件,但開棺戮尸,挫骨揚灰不一樣,即使是野蠻人也不會這樣干。 人群中,有人懵懂的問: 清風(fēng)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聽上去很美呀!犯什么罪了? 一本書被清風(fēng)徐徐吹開,即使他沒讀過幾年書,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俏皮與閑適。 有人嗤笑一聲: 這朝代叫清,你懂了吧? 這……那人這才想通,一時之間竟然也不知該說什么好,憤憤不平, ”那難不成讓人家不要說話嗎? 不寫詩,不寫書,才能明哲保身。那些被殺頭的人未免也太冤了吧! 【而與之相反的是,西方的種子卻在蓬勃發(fā)展?!康溲诺氖w速的向上生長。 形成建筑。 建筑形成城市、大學(xué)、醫(yī)院。 航行歸來的船只帶來了遠方的珠寶,也帶來了新的知識。 有人開始拿著手術(shù)刀開始研究人體解剖,有人拿著望遠鏡抬頭對準了星空,有人背起行囊開始研究自然。 【傳統(tǒng)的描述性生物學(xué),一開始只是將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描述出來,分門別類的歸納好,這一方面,咱們有李時珍,而西方有林奈?!?/br> 【說到這里,up主又忍不住要吐槽了。李時珍和林奈,都是醫(yī)生和植物學(xué)家,研究的東西也都差不多,甚至成果都類似,但是受到的待遇卻是千差萬別。 《本草綱目》在李時珍活著的時候都不能出版,在后世也經(jīng)常被崇古的大夫們吐槽。而林奈呢,有人贊助他考察,有大學(xué)邀請他去當(dāng) 教授,他的研究成果也被接下來的科學(xué)研究者們一直沿用,還被后世尊為近代生物學(xué)、植物分類學(xué)的奠基人?!?/br> 路小柒放出了《本草綱目》和林奈的著作《自然系統(tǒng)》的對比。在給動植物的分類上,兩人雖然體系有所不同,也有差距,但的確有著相似之處。 聽到《本草綱目》在自己生前竟然不能出版,李時珍苦笑一聲。 “現(xiàn)在應(yīng)該不會了。”兒子安慰他道。 自從仙畫播放后,不僅皇帝的圣旨來了,給李家賜了匾和大量的金銀珠寶,連州府的大官都親自來了。還有名士自薦為《本草綱目》寫序。 李時珍看向天幕,眼神有些滄桑: “我只是擔(dān)心,現(xiàn)在想要追上西方,或許也已經(jīng)晚了?!?/br> 【這差別簡直是….…嘖嘖?!?/br> 【世人知道林奈,而不知道李時珍,世人知道哥倫布,而不知道鄭和。就是因為我們近幾百年的科學(xué)發(fā)展史是不連貫的,甚至可以說是空白的。他們孤零零的冒頭,獨木不成林,而西方近百年的科學(xué)史卻是延續(xù)的,這些理論一直有人用,一直有人提,也一直有人在此基礎(chǔ)上再做創(chuàng)新,自然也就牢牢的掌握住了話語權(quán)?!?/br> 【牢sao發(fā)完,我們繼續(xù)?!?/br> 【后來,研究者們不再滿足于只描述動植物的外觀,他們開始研究與描述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生物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比如哈維的血液循環(huán)和維薩里的人體解剖等等?!?/br> 【他們還開始描述.…】 天幕上忽然出現(xiàn)了一些奇怪的圖像。 無數(shù)像是透明泡泡的不規(guī)則圓形、橢圓形的東西靜靜的漂浮。 它們有的有著光滑的壁,有的則粗糙無比,有的甚至還有著一根根的突起和小觸手。有的像是花朵,有的像是水母。 唯一相同的是,它們中間都有一個核。任何一個學(xué)過初中生物的人看到它們之后都會脫口而出—— 【細胞!】 … … 孫思邈和葛洪等醫(yī)生精神為之一振。 來了,來了! 這細胞看上去和之前的病毒、病菌看上去差不多,都是奇形怪狀,不像人間能有之物。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那顯微鏡下面看到的? 仙畫很快給了他們答案—— 【提到細胞,我們又要開始提到顯微鏡。正是因為顯微鏡的面世,才讓生物學(xué)進入到了微觀時 代。】 【之前我們說過,荷蘭的一個眼鏡商人詹森在1590年發(fā)明了顯微鏡。他和他的兄弟把放大鏡鑲嵌在了一個長的細管子里,就成為了最簡易版本的單式顯微鏡。不過那時候的放大倍數(shù)不高,也就6-10倍,最多也就是可以把跳蚤和其他的小昆蟲放大,所以也被稱為跳蚤鏡?!?/br> 詹森將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小心翼翼的放在黃銅打造的長筒中。 這長筒看上去倒像是單筒的望遠鏡。 “來,我試試?!闭采母赣H摘了一朵花放在這單筒鏡下面,繼而驚訝的抬起頭, “哦,上帝!你成功了。 詹森笑了起來,不滿意的打量了這個單筒鏡: “但它還太素了一點點,要賣給那些貴族,得加上一些精致的雕花和珠寶才可以。 將作監(jiān)的工匠皺起眉,他們見過后世的顯微鏡,因此也是將磨好的琉璃鏡鑲嵌在了長筒內(nèi)。的確有放大效果,但是大概也就在幾倍的范圍內(nèi)。 “你看他們用兩個鏡片,一個是中間薄,邊緣厚,一個是中間厚,邊緣薄。”有人眼尖的發(fā)現(xiàn)了不同, “那我們下次試試再多做組合?!庇泄そ车?,隨即皺起眉, “若是能知道那種無色透明的琉璃是怎么燒出來的就好了。 現(xiàn)在他們用的琉璃都是從西域胡商那里買來的,西域的琉璃透明度更高,聽說再往西邊走,應(yīng)該就是仙畫所說的歐洲了,那里出產(chǎn)的琉璃還要更好。 少監(jiān)已經(jīng)讓胡商去搜羅了,也讓工匠去試驗了,或許過段時間就有。“哎,希望如此吧?!?/br> 而一些豪富和權(quán)貴們舒服的倚靠在榻椅上,笑道: 然也。這鏡筒要是做得更好看一點,我等是很愿意購買的。 誰不愛稀奇事務(wù)呢?拿著它看看花看看草不好嗎? 也有因為苦讀而感到眼睛模糊,要湊近書本才能看清楚上面文字的士人們怦然心動: “這東西好,如果出了我肯定買!不過,要是能不用手拿著就更好了。 手要用來翻書嘛。 【雖然這時候的顯微鏡還觀察不到什么特別的東西,但也是一個新鮮的玩意兒, 在上流社會很流行。磨制鏡片,制造儀器在當(dāng)時都是很時髦的事情。很多科學(xué)家也樂于用顯微鏡去觀察一些細節(jié)。比如提出了自由落體定律的伽利略,他自己做的顯微鏡,據(jù)說可以放大30倍,第一次觀察到了蒼蠅的復(fù)眼。】 一只蒼蠅被放在了現(xiàn)代的高倍顯微鏡下。 鏡頭不斷的放大。 它的一雙眼睛的微小構(gòu)造呈現(xiàn)在天幕上,纖毫畢現(xiàn)。它們在鏡頭下顯現(xiàn)出金屬的光澤和均勻整齊排列的幾千個小眼,猶如精密的科技造物。 …… 天幕下響起了一片吸氣聲。 “老天爺!” “我滴個乖乖!”蒼蠅的眼睛居然長這個樣子?! 小孩子們紛紛將嘴巴張成圓形,這也太有趣了! 【還有英國皇家學(xué)會的羅伯特·胡克。對,是胡克,不是虎克,制造了雙鏡片的顯微鏡,還出版了一部《顯微圖譜》?!?/br> 【這本書里面記錄了他觀察到的一些細節(jié)和一些小東西,就好像,跳蚤,還有虱子。】一位穿著優(yōu)雅裙裝的貴族小姐正在翻看《顯微圖譜》。 她翻到了跳蚤和虱子的那一章,書都掉到了上,她輕拍胸脯,發(fā)出了驚人的尖叫聲: “天啦,跳蚤居然長得如此丑陋! 現(xiàn)在網(wǎng)上還能找到《顯微圖譜》里關(guān)于跳蚤和虱子的插圖。 胡克的畫也畫得不錯,很生動,可以清晰的看到跳蚤和虱子的節(jié)肢,甚至是腿部上的毛刺。路小柒索性又放了跳蚤和虱子的實際放大照片。這下就看得更清晰了。 原本蒼蠅的復(fù)眼出現(xiàn)時的吸氣聲直接變成了尖叫聲。 尤其是女人們。 因為這跳蚤和虱子放大后,看上去實在是太惡心了點!而這兩樣?xùn)|西又非常的常見,在頭發(fā)里,在稻草里,誰家尤其是農(nóng)家沒幾只跳蚤呢? 有剛出嫁的新媳婦緊緊抓著自己夫君的胳膊,顫抖著說: “待會兒燒點水,我要再洗個澡。”想想這些可怕的蟲子有可能在自己的身上爬過,汗毛都要立起來了。 也有主婦暗自決定,要把家里的物件都好好的洗一洗再曬一曬,即使再忙再累再費柴禾也要——仙畫無意之中竟然改善了古代的個人衛(wèi)生習(xí)慣! 只有博物學(xué)家和有好奇心的士人以及大夫們在觀察跳蚤和虱子的形態(tài)。原來它們竟然像 昆蟲一樣是有口器的。 所以才能咬人。 更有聰明的,立刻反應(yīng)過來,在鼠疫中,或許就是攜帶了病菌的跳蚤用口器將這些臟東西注入了人體內(nèi)。 所以真的要滅鼠滅跳蚤! 【這本書里還第一次記錄了“真菌”的發(fā)現(xiàn)。】 正在專心研究的羅伯特·胡克伸手摸向一本書,入手的手感有些奇怪。他抬頭后才發(fā)現(xiàn)可能是因為天氣潮濕,皮革的書封皮上起了一層白色泛綠的毛。 胡克皺眉,想要拿手帕把這層毛擦掉,但鬼使神差的他卻停住了動作,然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飛速將自己制作的顯微鏡拿出來,然后小心翼翼的用鑷子從書皮上夾了一些毛絮放在鏡子下面。 他看到了一副神奇的場景——這些毛絮在顯微鏡下長長細細,有的頂端頂著一個圓球,有的卻似乎頂著盛開后又殘破的花朵。 胡克被這個場景吸引住了,趕緊拿素描本畫下來,然后在草稿上寫道: “通過這次的觀察,我認為植物和動物腐爛后或許就會產(chǎn)生這種低級的、不復(fù)雜的生物。 … 趙過重復(fù)這句話: “植物腐爛后就會產(chǎn)生……”他主動忽略了句子里的“動物”。 孫小羊忽然想起來,興奮的道: “我在爛掉的豆稈上看到過這種?!?/br> 毛茸茸的,像是春天時候的柳絮,一團一團,灰白中泛著綠或者是藍。這就是真菌嗎?趙過點點頭,臉色有些凝重: “我也看到過。” 但不是在已經(jīng)死去的植物上。 有的農(nóng)作物,本來長得好好的,但忽然之間葉片上或者根莖上就會長出這樣的一團,然后它們就會慢慢的死去。 所以這些就是“真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