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那么近,卻看不到
林佑嗣,現(xiàn)在,五十歲
星期六一早,陽光露臉,看著窗臺上滿溢的陽光,林佑嗣露出了笑臉,感謝氣象預報的準確。
他翻看昨晚就準備好的照相機背包,檢查看看是否所有設備都在里頭,相機、鏡頭、閃光燈、遮光罩、腳架等,一一清點完畢后,滿意地將背包扣上。
還要準備一些水和食物,今天要拍湖光夕照,得忙到晚上才會回臺北,荒山野嶺的,怕臨時沒有地方可以吃飯,還是自備保險。
林佑嗣從冰箱里拿出昨天就準備好的食物和水,揹上照相機背包,出發(fā)去接曉志。
開車到曉志家,不用十分鐘,現(xiàn)在出門,剛好可以準時到達。
呂淑芬和曉志早已準備好,雙雙站在大廈門口等候,曉志身上揹了二個背包,一個是呂淑芬?guī)蜁灾緶蕚涞难b食物和水的背包,另一個則是曉志自己準備的照相機背包,林佑嗣教過曉志如何準備自己的裝備,曉志聽過一次就記住了。
呂淑芬知道林佑嗣一向準時,不好意思讓他等待,所以提早在七點二十五分要曉志站在門口等。
曉志沒有什么耐心,剛站定,沒看到林老師,就開始搖擺起來。那是種無聊、打發(fā)時間的搖擺,可以幫助曉志擺脫惱人的腦內(nèi)雜音,但是旁人不瞭解,總是以驚懼的眼神看著搖擺中的曉志。所以呂淑芬總會在曉志開始搖擺時,給曉志一個擁抱,提醒他不要搖擺,免得招來旁人異樣的眼光。
林佑嗣把車開到路旁停下,對呂淑芬和曉志招招手,呂淑芬露出笑臉,也揮手回應。
呂淑芬送曉志上車后,仍千萬交代,要曉志小心,深怕曉志跌傷了、還是受涼了,他在一旁看了覺得好笑,心想?yún)问绶疫@個母親真的擔心太多,便提議要呂淑芬一起去新竹,可以順便照顧曉志。呂淑芬當然知道他在說反話,只好收起這些碎碎唸的交代,放心讓他帶曉志去新竹外拍。
***
早上第一個外拍地點是寶山水庫,曉志特別喜愛有水的地方,所以他多會帶曉志到湖邊、海邊外拍。在外拍的時候,曉志會顯露出異于平常的專注力,那些令旁人驚懼的自言自語、身體搖擺,全都不見,這時候的曉志,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正常的高中生,反而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另一個可以讓曉志專心的事情,就是書法。練習書法的曉志,看來平靜專注,經(jīng)常一寫就是一個下午。他見曉志有天份,所以提議在呂淑芬開設的書法教室里,安排每週二次教曉志書法,這一教,就是十年。儘管旁人都覺得曉志異于常人,但他卻很喜歡曉志這個學生,只要專心投入,就是一百分的學習,大部分的學生都做不到這一點。
他疼愛曉志,是類似父子之間的愛護,有曉志的陪伴,讓他有時也會憧憬起家庭的美好。從小看著曉志長大,那些旁人不理解的怪聲音與怪動作,在他看來,都是些無傷大雅的「壞習慣」,他早已學會怎么和曉志的「壞習慣」相處。就連旁人最不習慣的「不說話」,他也覺得那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優(yōu)點。曉志不說話,總引得別人多說許多話來填補那份空白,場面常被弄得尷尬侷促。但他不覺得有必要去填補那些沉默,反而是曉志的沉默總能填補他內(nèi)心偶爾出現(xiàn)的慌亂。很多事,不是光靠說話就能表達清楚,這是他對人生的體悟。以他為例,內(nèi)心里有許多事,他寧愿藏著,也不愿明說,他以為掖著不說,才能像櫥窗里的商品,價值隨人的想望而抬高;一旦說出口的事,就像擺在攤上叫賣的東西,不管怎么看,總是廉價。若遇到必得說出口的情況,儘管腹內(nèi)心腸里已有大篇文章,他卻怎么也無法講清楚,常弄得聽話的人,丈二金剛似地摸不著頭緒。因此,他完全能夠體會曉志不愛說話的心情。
他和曉志在寶山水庫停留了一段時間,才拍完這個景點,時已近正午。今天真正的目標是到芎林的「云水間餐廳」,拍攝攝影同好間流傳已久的美景「湖光夕照」。從寶山水庫過去,不用十分鐘,很近,但是現(xiàn)在過去,要等到夕陽出現(xiàn),還得等上四、五個小時。他看看曉志,又明顯地開始搖擺,這表示沒有事可以讓曉志集中注意力,他只好輕撫曉志的頭,安撫他。他看看四週,附近幾乎沒有遮蔽物,曉志熱暈了吧?汗流浹背的。他決定先開車過去,到「云水間餐廳」休息一下,躲躲這毒辣的太陽,睡個午覺也行。等待夕陽出現(xiàn),還得四、五個小時呢。
***
林佑嗣在「云水間餐廳」外停好車,和曉志一起下車,走向「云水間餐廳」的入口。
入口很隱密,要先走入一叢人造的樹林,他差點就錯過。入口處有一位服務生,親切地詢問他是否有訂位?幾人用餐?這時他突然聽到餐廳內(nèi)一群人爆出笑聲,如果他沒理解錯誤,這群人應該是在講有關「交通警察」的笑話,吵雜的聲音全都來自女性的笑聲。
慘了!他心里的警鈴大作。曉志最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只要周圍的聲音太吵雜,曉志就會自顧自地哼起歌來,希望能藉由自己發(fā)出的聲音,代替那些他不喜歡的聲音。但是,在旁人的眼里,這個舉動很奇怪,很難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他對服務生表示抱歉,委婉地說明中午不在此地用餐,只想詢問下午餐廳訂位的狀況。服務生看了看手邊的訂位記錄,表示下午尚有空位。
「好?!顾喠讼挛缍€位子,并向服務生道謝。
里頭又傳來爆笑聲音,這次說的是有關「水果」的笑話。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在這荒山野嶺的,也有人想開他的玩笑?他在心里笑自己太敏感,「水果」這個詞,應該再普通不過,沒有別的涵義。
他在曉志耳邊說話,告訴他現(xiàn)在不適合進餐廳,建議二人先到附近的登山步道繞一繞,等到下午四點左右再過來。曉志點點頭,順服地往餐廳外走去,眼神還不時看向他,想確定他一路陪伴。
二人把照相器材先放回車上,只帶了裝有食物和水的背包,往附近的登山步道前進。山上樹蔭很多,他打算讓曉志在山里走走,紓解一下暑熱。
***
四點左右,他和曉志回到餐廳,果然中午那群吵雜的游客已先行離去,只剩下幾組安靜欣賞美景的客人。他松了一口氣,今天的行程,總算可以照計畫進行。
二人在餐廳內(nèi)大致走了一圈,選出適合拍攝的地點,他要曉志先決定拍攝的角度,把角架架好,開始構圖。附近有幾棵老樹棲在湖邊,納入鏡頭內(nèi),可以成為不錯的構圖,不會只有夕陽那么單調(diào)。
二人才剛坐下來享用餐廳內(nèi)的下午茶點,陸續(xù)又有幾組攝影同好加入,看來這個景點在網(wǎng)路上頗具知名度。幸好這些攝影同好偏好以鏡頭捕捉畫面,并不吵鬧,否則今天的外拍恐怕得提前結束。
曉志吃完面前的松餅,被其中一個攝影大哥吸引,前去觀看攝影大哥的鏡頭取景。攝影大哥和不說話的曉志,二人比手畫腳,外加點頭、搖頭,竟然也溝通無礙。他心頭一暖,其實愿意花時間和曉志相處的人,也并不是沒有,他和呂淑芬常常只是多慮。
***
二人驅車回到臺北,已接近七點,呂淑芬早已站在大廈門口等候。林佑嗣的車子一停好,呂淑芬就迫不及待上前接回曉志,好像久別重逢的情人一樣。
「今天還好吧?」呂淑芬擔心地問。
「沒問題,曉志很乖?!?/br>
「謝謝?!?/br>
「曉志今天有和一個攝影大哥聊天,還不錯?!?/br>
「真的嗎?」呂淑芬很開心,轉頭問曉志,「呂曉志,你跟別人聊天???」
聽到呂淑芬連名帶姓叫自己,曉志這才有反應,緩慢地點點頭。
曉志在一般的情形下,耳朵是自動關閉的,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旁人什么言語都進不去他的腦袋,除非連名帶姓的叫他,否則曉志并不知道有人在和他說話。
呂淑芬更開心了,對林佑嗣又是一陣道謝。
曉志在旁等得不耐煩,又開始自顧自地搖擺起來,呂淑芬趕忙環(huán)抱住曉志,匆忙結束與林佑嗣的談話。
林佑嗣摸了摸曉志的頭,也幫忙安撫曉志,曉志的躁動才減輕一些。他回到車上,和呂淑芬、曉志揮手道別,開車離去。
開車回家的路上,他回想今天一整天的行程,覺得曉志進步很多,佷開心。倒是對呂淑芬,心里有一份憐惜,呂淑芬一直都是一個人照顧曉志,從沒想過結婚或請別人幫忙。最美的青春年華,都給了曉志,他很擔心呂淑芬這根二頭燒的蠟燭,會不會有一天就突然熄滅?
他與呂淑芬相識已有三十五年,二人是五專同學,呂淑芬后來成了書商業(yè)務,與身為中文系教授的他,在工作上常有往來;呂淑芬開設書法教室后,他固定每週撥二個晚上免費教導曉志;還有,呂淑芬與葉大成那段不為人知的戀情,全世界應該只有他知道;而他,從年輕到現(xiàn)在,所有感情上的祕密,呂淑芬無役不與。二人這三十五年來,從未中斷連系,相處起來就像家人一般,連住家都選在十分鐘車程可以到達的距離。二人間這么多復雜的關係與祕密,互相交織,已不再是單純的同學或朋友,倒像是家人。
他按下十四樓的按鈕,看著電梯門闔上。只有他一個人在電梯里,就像等會兒回到住處后,也仍然是他一個人。他開始思考,一個人的獨居的生活,和三個人共同生活,有什么不同?他和呂淑芬、曉志的關係,有沒有可能再更進一步?現(xiàn)在這種二地分治的情況,維持得不錯,要真是統(tǒng)一成一家人,會不會打亂現(xiàn)有的和諧?
星期六一早,陽光露臉,看著窗臺上滿溢的陽光,林佑嗣露出了笑臉,感謝氣象預報的準確。
他翻看昨晚就準備好的照相機背包,檢查看看是否所有設備都在里頭,相機、鏡頭、閃光燈、遮光罩、腳架等,一一清點完畢后,滿意地將背包扣上。
還要準備一些水和食物,今天要拍湖光夕照,得忙到晚上才會回臺北,荒山野嶺的,怕臨時沒有地方可以吃飯,還是自備保險。
林佑嗣從冰箱里拿出昨天就準備好的食物和水,揹上照相機背包,出發(fā)去接曉志。
開車到曉志家,不用十分鐘,現(xiàn)在出門,剛好可以準時到達。
呂淑芬和曉志早已準備好,雙雙站在大廈門口等候,曉志身上揹了二個背包,一個是呂淑芬?guī)蜁灾緶蕚涞难b食物和水的背包,另一個則是曉志自己準備的照相機背包,林佑嗣教過曉志如何準備自己的裝備,曉志聽過一次就記住了。
呂淑芬知道林佑嗣一向準時,不好意思讓他等待,所以提早在七點二十五分要曉志站在門口等。
曉志沒有什么耐心,剛站定,沒看到林老師,就開始搖擺起來。那是種無聊、打發(fā)時間的搖擺,可以幫助曉志擺脫惱人的腦內(nèi)雜音,但是旁人不瞭解,總是以驚懼的眼神看著搖擺中的曉志。所以呂淑芬總會在曉志開始搖擺時,給曉志一個擁抱,提醒他不要搖擺,免得招來旁人異樣的眼光。
林佑嗣把車開到路旁停下,對呂淑芬和曉志招招手,呂淑芬露出笑臉,也揮手回應。
呂淑芬送曉志上車后,仍千萬交代,要曉志小心,深怕曉志跌傷了、還是受涼了,他在一旁看了覺得好笑,心想?yún)问绶疫@個母親真的擔心太多,便提議要呂淑芬一起去新竹,可以順便照顧曉志。呂淑芬當然知道他在說反話,只好收起這些碎碎唸的交代,放心讓他帶曉志去新竹外拍。
***
早上第一個外拍地點是寶山水庫,曉志特別喜愛有水的地方,所以他多會帶曉志到湖邊、海邊外拍。在外拍的時候,曉志會顯露出異于平常的專注力,那些令旁人驚懼的自言自語、身體搖擺,全都不見,這時候的曉志,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正常的高中生,反而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另一個可以讓曉志專心的事情,就是書法。練習書法的曉志,看來平靜專注,經(jīng)常一寫就是一個下午。他見曉志有天份,所以提議在呂淑芬開設的書法教室里,安排每週二次教曉志書法,這一教,就是十年。儘管旁人都覺得曉志異于常人,但他卻很喜歡曉志這個學生,只要專心投入,就是一百分的學習,大部分的學生都做不到這一點。
他疼愛曉志,是類似父子之間的愛護,有曉志的陪伴,讓他有時也會憧憬起家庭的美好。從小看著曉志長大,那些旁人不理解的怪聲音與怪動作,在他看來,都是些無傷大雅的「壞習慣」,他早已學會怎么和曉志的「壞習慣」相處。就連旁人最不習慣的「不說話」,他也覺得那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優(yōu)點。曉志不說話,總引得別人多說許多話來填補那份空白,場面常被弄得尷尬侷促。但他不覺得有必要去填補那些沉默,反而是曉志的沉默總能填補他內(nèi)心偶爾出現(xiàn)的慌亂。很多事,不是光靠說話就能表達清楚,這是他對人生的體悟。以他為例,內(nèi)心里有許多事,他寧愿藏著,也不愿明說,他以為掖著不說,才能像櫥窗里的商品,價值隨人的想望而抬高;一旦說出口的事,就像擺在攤上叫賣的東西,不管怎么看,總是廉價。若遇到必得說出口的情況,儘管腹內(nèi)心腸里已有大篇文章,他卻怎么也無法講清楚,常弄得聽話的人,丈二金剛似地摸不著頭緒。因此,他完全能夠體會曉志不愛說話的心情。
他和曉志在寶山水庫停留了一段時間,才拍完這個景點,時已近正午。今天真正的目標是到芎林的「云水間餐廳」,拍攝攝影同好間流傳已久的美景「湖光夕照」。從寶山水庫過去,不用十分鐘,很近,但是現(xiàn)在過去,要等到夕陽出現(xiàn),還得等上四、五個小時。他看看曉志,又明顯地開始搖擺,這表示沒有事可以讓曉志集中注意力,他只好輕撫曉志的頭,安撫他。他看看四週,附近幾乎沒有遮蔽物,曉志熱暈了吧?汗流浹背的。他決定先開車過去,到「云水間餐廳」休息一下,躲躲這毒辣的太陽,睡個午覺也行。等待夕陽出現(xiàn),還得四、五個小時呢。
***
林佑嗣在「云水間餐廳」外停好車,和曉志一起下車,走向「云水間餐廳」的入口。
入口很隱密,要先走入一叢人造的樹林,他差點就錯過。入口處有一位服務生,親切地詢問他是否有訂位?幾人用餐?這時他突然聽到餐廳內(nèi)一群人爆出笑聲,如果他沒理解錯誤,這群人應該是在講有關「交通警察」的笑話,吵雜的聲音全都來自女性的笑聲。
慘了!他心里的警鈴大作。曉志最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只要周圍的聲音太吵雜,曉志就會自顧自地哼起歌來,希望能藉由自己發(fā)出的聲音,代替那些他不喜歡的聲音。但是,在旁人的眼里,這個舉動很奇怪,很難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他對服務生表示抱歉,委婉地說明中午不在此地用餐,只想詢問下午餐廳訂位的狀況。服務生看了看手邊的訂位記錄,表示下午尚有空位。
「好?!顾喠讼挛缍€位子,并向服務生道謝。
里頭又傳來爆笑聲音,這次說的是有關「水果」的笑話。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在這荒山野嶺的,也有人想開他的玩笑?他在心里笑自己太敏感,「水果」這個詞,應該再普通不過,沒有別的涵義。
他在曉志耳邊說話,告訴他現(xiàn)在不適合進餐廳,建議二人先到附近的登山步道繞一繞,等到下午四點左右再過來。曉志點點頭,順服地往餐廳外走去,眼神還不時看向他,想確定他一路陪伴。
二人把照相器材先放回車上,只帶了裝有食物和水的背包,往附近的登山步道前進。山上樹蔭很多,他打算讓曉志在山里走走,紓解一下暑熱。
***
四點左右,他和曉志回到餐廳,果然中午那群吵雜的游客已先行離去,只剩下幾組安靜欣賞美景的客人。他松了一口氣,今天的行程,總算可以照計畫進行。
二人在餐廳內(nèi)大致走了一圈,選出適合拍攝的地點,他要曉志先決定拍攝的角度,把角架架好,開始構圖。附近有幾棵老樹棲在湖邊,納入鏡頭內(nèi),可以成為不錯的構圖,不會只有夕陽那么單調(diào)。
二人才剛坐下來享用餐廳內(nèi)的下午茶點,陸續(xù)又有幾組攝影同好加入,看來這個景點在網(wǎng)路上頗具知名度。幸好這些攝影同好偏好以鏡頭捕捉畫面,并不吵鬧,否則今天的外拍恐怕得提前結束。
曉志吃完面前的松餅,被其中一個攝影大哥吸引,前去觀看攝影大哥的鏡頭取景。攝影大哥和不說話的曉志,二人比手畫腳,外加點頭、搖頭,竟然也溝通無礙。他心頭一暖,其實愿意花時間和曉志相處的人,也并不是沒有,他和呂淑芬常常只是多慮。
***
二人驅車回到臺北,已接近七點,呂淑芬早已站在大廈門口等候。林佑嗣的車子一停好,呂淑芬就迫不及待上前接回曉志,好像久別重逢的情人一樣。
「今天還好吧?」呂淑芬擔心地問。
「沒問題,曉志很乖?!?/br>
「謝謝?!?/br>
「曉志今天有和一個攝影大哥聊天,還不錯?!?/br>
「真的嗎?」呂淑芬很開心,轉頭問曉志,「呂曉志,你跟別人聊天???」
聽到呂淑芬連名帶姓叫自己,曉志這才有反應,緩慢地點點頭。
曉志在一般的情形下,耳朵是自動關閉的,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旁人什么言語都進不去他的腦袋,除非連名帶姓的叫他,否則曉志并不知道有人在和他說話。
呂淑芬更開心了,對林佑嗣又是一陣道謝。
曉志在旁等得不耐煩,又開始自顧自地搖擺起來,呂淑芬趕忙環(huán)抱住曉志,匆忙結束與林佑嗣的談話。
林佑嗣摸了摸曉志的頭,也幫忙安撫曉志,曉志的躁動才減輕一些。他回到車上,和呂淑芬、曉志揮手道別,開車離去。
開車回家的路上,他回想今天一整天的行程,覺得曉志進步很多,佷開心。倒是對呂淑芬,心里有一份憐惜,呂淑芬一直都是一個人照顧曉志,從沒想過結婚或請別人幫忙。最美的青春年華,都給了曉志,他很擔心呂淑芬這根二頭燒的蠟燭,會不會有一天就突然熄滅?
他與呂淑芬相識已有三十五年,二人是五專同學,呂淑芬后來成了書商業(yè)務,與身為中文系教授的他,在工作上常有往來;呂淑芬開設書法教室后,他固定每週撥二個晚上免費教導曉志;還有,呂淑芬與葉大成那段不為人知的戀情,全世界應該只有他知道;而他,從年輕到現(xiàn)在,所有感情上的祕密,呂淑芬無役不與。二人這三十五年來,從未中斷連系,相處起來就像家人一般,連住家都選在十分鐘車程可以到達的距離。二人間這么多復雜的關係與祕密,互相交織,已不再是單純的同學或朋友,倒像是家人。
他按下十四樓的按鈕,看著電梯門闔上。只有他一個人在電梯里,就像等會兒回到住處后,也仍然是他一個人。他開始思考,一個人的獨居的生活,和三個人共同生活,有什么不同?他和呂淑芬、曉志的關係,有沒有可能再更進一步?現(xiàn)在這種二地分治的情況,維持得不錯,要真是統(tǒng)一成一家人,會不會打亂現(xiàn)有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