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2)
25 ***??*** 科帕卡巴納皇宮酒店。 書籍上密密麻麻是黑色墨水寫下的筆記,沉星雙腿交迭搭在桌案上,脊背后仰靠在皮質(zhì)高椅上,長長嘆了口氣。 國內(nèi)時,她習(xí)慣了一個人的生活,習(xí)慣了在自己那棟小公寓里吃著尹妱妘新?lián)Q的保姆做的飯。 五歲起她就被一個人放在了那里,由谷阿姨照料,那是她的第一個保姆。 谷阿姨是陜省西安人,離婚后唯一的女兒被丈夫帶到了浙省,沒過幾年丈夫女兒雙雙皈依佛門,谷阿姨帶著滿心的不解與懷疑來到浙省。 可當她看到落發(fā)的丈夫和僧衣披身的女兒時便知道,一切已經(jīng)無可挽回。 于是毅然決然定居蕭山,應(yīng)聘成為尹家保姆。 谷阿姨始終覺得女兒常年在寺里修行是自己的錯,于是在對待她的時候總帶著憐惜的情緒,少了幾分普通保姆與主家間的界限感。 自然而然的她也對這位不同于親屬的阿姨心生依戀,將她視作半個親人。 但就因為她的親近和依賴太過明顯,在高考完的那個下午。 當她回到公寓里,想像平常那樣跟谷阿姨講,說今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說她上考場前有多么緊張,這些親昵小話時。 她看到了一身純白西裝的尹妱妘領(lǐng)著華人女孩向她介紹。 “這是以后負責(zé)你生活的宗汀?!?/br> “這是我女兒沉星?!?/br> 從那之后她再也沒能再見到谷阿姨。 那個晚上奇異的涼爽,母親躺在她身邊,這是多少年來她渴望的溫情。 母親撫上她漆黑冰涼的長發(fā),用那獨有的清冷如同蛇類爬過喉嚨的嗓音道:“谷阿姨年齡大了不能在照顧你了?!?/br> 謊話。 “mama給了她一筆錢讓她回老家了。 謊話。 “以后宗小姐會一直跟著你,你們年齡相仿,相處起來更容易些?!?/br> 全都是謊話。 指尖劃過她的臉,力度輕柔。 父母總認為強加給孩子的東西總會被接受,無論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改變,抑或日久天長的麻痹。 只要忽略掉孩子越來越長時間非正常的沉默,這樣的想法可以說是對的。 尹邵妘做到了。 在無人關(guān)注的四年里,她學(xué)會了掩藏,甚至和新來的宗汀小姐相處的很不錯,再也沒提過想要見谷阿姨這樣的話,誰都以為她不在意了。 無數(shù)個深夜睡不著的時刻,她都會掀開手機殼拿出高考前谷阿姨放在她枕頭下的那兩張小小的紅紙。 一張上印著文殊菩薩(mang),一張上印著摩利支天菩薩(ma)。 沉星忍不住撣了撣書頁,千萬塵埃陡然升空在光里被rou眼捕捉,也就是一刻鐘的時間,又消失不見了蹤跡。 良久的沉默之后,她吸了口氣,壓下胸口翻涌起的種種情緒。 教堂真的挺靈,來巴西這么多天偏就今天想起了這些陳年舊事。 或許上帝也在告誡她——保持清醒,保持痛苦。 目光觸及書頁上醒目的標題,忽然有些想念那個人。 他身上有一種魔力,能夠讓她暫時忘記那些陳年舊事。 不是壞事,她想。 比如說那條回信。 “你喜歡巴西哪座城市?” 沉星起身,推開陽臺的門。 涼涼的海風(fēng)帶來咸濕的海味,已經(jīng)是下午,陽光并不灼熱,像一顆溏心蛋。 有人說過愛上一座城市從接納它的氣候開始。 雖不知道有沒有道理,不過早晨推開窗能看到一望無際令人心胸開闊的蔚藍大海應(yīng)該不是一件壞事。 目光下移到海灘上衣著花哨的人們躺在沙灘上手邊是CACHACA,他們調(diào)笑、追逐、玩樂,他們并不全是游客,還有很多附近的住戶門們,巴西人好像生來就是負責(zé)享樂的。 中國人“努力工作”,美國人“拯救世界”,巴西人“享受生活”。 沉星雙手撐在陽臺的欄桿上,遠眺著海岸線。 這里沒有人對她的過去感興趣。 他們在意的是能不能歡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這里沒有人對她的未來有發(fā)言權(quán)。 他們總是及時行樂,口頭禪是那句“享受生活,其他的自有上帝安排。 ” 或許這就是她來巴西的意義——教會她如何生活。 就像那本書的作者所言。 失意的囚徒在流浪世界的途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巴西這片自由之地。 忍不住停歇,駐足。 最終止步于此。 巴西成為了囚徒的第二鄉(xiāng)。 Brasil, País do Futuro (巴西,未來之國) Brasil, Meu Futuro (巴西,我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