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鄭德海失蹤了
書迷正在閱讀:老娘是領主、【女攻】meimei的同學、春夢合集、頂級美女淪為欲求不滿的公共rou便器、重回高中睡男友、韓旭宇的被cao生涯、野性難馴(雙/產(chǎn))、雙修寶典(美強)、雙修修仙系統(tǒng)、【女攻】腦洞合集
皇甫流云受傷,侍衛(wèi)罪責難逃。 全體暗衛(wèi)鞭撻后貶逐,除去當場死亡的時延,無一幸免。 唐浩天被羽林衛(wèi)緝拿,都以為是必死的下場,不想在太平司里走過一遭,又全須全尾地回來繼續(xù)擔當暗衛(wèi)之職,竟成了皇甫流云身邊唯一留存的原班暗衛(wèi)。 一場刺殺,皇甫流云身邊全員換血,除了橫空出世一個蘇翠花,醫(yī)仙門徒,驚才絕艷,為上京各路名家趨之若鶩,醫(yī)術(shù)卓絕之名經(jīng)久不息,日子竟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唐浩天的日子,在為皇甫流云值守和被夏知秋招幸中緩慢度過,不久,便晉到了結(jié)丹三層。 此時,距唐浩天來到“方丈之地”不出半年,如此迅速,他自己也是始料不及。 而修為猛進的,并不僅僅唐浩天,還有夏知秋。 那天,酣戰(zhàn)結(jié)束,唐浩天從一片炸裂的白光中回神,便對上夏知秋復雜的雙眸:“你明日不用來了。” 當時,唐浩天只以為夏知秋玩得膩了,一邊抖著汗津津的雙手拉上中褲,用勁窄的布料遮住滿是葷湯粘液的雙腿,一邊頷首,恭敬退下:“是,大人?!?/br> 之后,王豫才知道,夏知秋閉關(guān)了。 “方丈之地”靈氣得天獨厚,即使是武人,也能夠通過苦練獲得不亞于修士結(jié)丹境的修為。但元嬰是一個檻,武人壽數(shù)短暫,鮮少有超過兩百歲的,多是百年即終。又不能依靠丹藥,一身修為全靠苦練打磨,許多武人止步結(jié)丹巔峰,便要迎來命途終點。 夏知秋便已經(jīng)到達結(jié)丹巔峰數(shù)年,已然是武人瓶頸。此時閉關(guān),沖擊元嬰,頓時引發(fā)了不小的sao亂。 青衣衛(wèi)與羽林衛(wèi)為今上手中兩把利刃,針鋒相對,能夠保持住明面上的和諧,只私底下小摩擦不斷,青衣衛(wèi)使鄭德海跟玉林衛(wèi)尊夏知秋同為結(jié)丹巔峰,勢均力敵是極重要的原因。 夏知秋若是結(jié)束閉關(guān),順利晉階元嬰,勢必會打破眼下的表面和平。 唐浩天不知道鄭德海得知這個消息是何反應,反正留待上京的青衣衛(wèi)俱是憂心忡忡。連帶著唐浩天,這個因著鄭德海的庇蔭才獲得皇子暗衛(wèi)之職的“遠方親戚”也憂心起來。 因為王豫偶然之間,還知曉了一件事情。 皇甫流云的暗衛(wèi)受責,或是貶為辛者,洗掃宮殿,或是貶為巡衛(wèi),看守宮門,偶爾做著搬抬苦活。 那日,唐浩天遇見原先的暗衛(wèi)同僚辛苦拖著一臺木車,便上去搭手,不小心揭開了蒙在車上的麻布。 麻布下,是一具骨瘦如柴形容槁枯的軀干,唐浩天一驚:“他死了嗎?” 這本是宮中密辛,禁止談論,同僚多謝唐浩天幫了一把手,方開口:“沒死,但也快了。” “那你這是……送他去就醫(yī)?” 同僚嘲諷地一撩嘴角:“病得只剩一口氣,沒救了,送去千珍院。那邊的人覺得我受罰被貶,離了殿下,沒了前途,便將這種給畜生送食的苦活派給我,沒有油水,欺人太甚。” 千珍院,養(yǎng)著王廷里的珍禽猛獸,對方言下之意,便是將人作為食糧,送去給禽獸吞吃。 唐浩天力持鎮(zhèn)定,吶吶點頭:“那你快去快回。” 待送走了同僚,唐浩天才沉下臉來,站在原地,渾身陣陣發(fā)寒。 那躺在拖車上人即將被丟去飼養(yǎng)禽獸的人影,分明是跟唐浩天一同前來“方丈之地”的小世界修士。 當日,一名金丹修士脫逃,被鄭德海當場擊碎金丹,根骨盡毀,淪為廢人。 余下眾人不敢再輕舉妄動,保存金丹實力,蟄伏靜待時機。還心存僥幸,想著只要刻苦潛心修煉,憑著“方丈之地”的濃郁靈氣,總有一日境界大成,脫逃成功。 就這樣,他們被帶回王廷,關(guān)進慎刑司里。 之后,唐浩天攀上鄭德海,當上皇子暗衛(wèi),成為第一個離開慎刑司的小世界修士,便沒了其余人消息。 不想再見,居然是這樣的情形。 同僚是武人,只以為修士骨瘦如柴,是病入膏肓。唐浩天卻一眼便能認出,哪里是病,分明是被人制成修真鼎爐,采補吸納,吸得連精魄都不剩了。 唐浩天心中后怕,若非得了鄭德海的庇蔭,此時躺在木車里,被拖去千珍院的便是他也未可知。這讓唐浩天對于夏知秋晉階元嬰,鄭德海失勢,羽林衛(wèi)壓過青衣衛(wèi)的態(tài)勢愈加憂慮了。 該來的,總是要來,無論唐浩天多么憂慮。 事情終于來了,就在唐浩天晉階結(jié)丹三階后不久。 那一天,一齊發(fā)生了三件大事。 一是夏知秋出關(guān),順利晉階元嬰,羽林衛(wèi)在夏知秋府中設筵。今上賜下不少珍玩,皇子高官亦不敢落后,紛紛獻上賀禮,一場筵席擺得熱鬧非凡,唐浩天在王廷里也看到了映亮半邊天的焰火。 二是鄭德海回京,回京述職。鄭德海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了預計要花半年的難事,今上龍心大悅,賜下許多賞賜,但最榮耀的,是加冠服,可以帶刀御前行走。 第三件事,則是鄭德海失蹤。 人們開始只知道前兩件事,朝官們觀著風向,道夏知秋雖然晉了元嬰,風頭正盛,鄭德海卻也有圣眷,分庭而抗。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便沒有著急站隊。 直到之后,傳出了鄭德海失蹤的消息。 鄭德海不是消息傳出的時候才失蹤的,消息傳出的時候,鄭德海已經(jīng)失蹤幾日了。 鄭德海初初失蹤,青衣衛(wèi)秘而不宣,傾盡全力尋找。直到幾天后,依舊一無所獲,才扛不住壓力殿前稟明今上,算著時日,失蹤的時候,正是夏知秋出關(guān)擺筵鄭德海受賜冠服的當天。 今上震怒,勒令羽林衛(wèi)青衣衛(wèi)一同,三日內(nèi),必須找到鄭德海。 朝中的風向頓時就變了。 鄭德海找不找得回來另說,青衣衛(wèi)的指揮使丟了,自己找不到,勞煩羽林衛(wèi)一同去找,這事情怎么看怎么透著荒誕。朝臣擅觀風向,不怪立馬就順著夏知秋吹了。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了,鄭德海依舊毫無蹤跡。 朝臣們驚呆了,偌大的王廷,居然還能有傾羽林青衣兩衛(wèi)之力都找不到的人? 但鄭德海就是消失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青衣衛(wèi)不能沒有指揮使,就如同王廷不能沒有君王一樣。鄭德海找不到,該懲的懲處該罰的法,懲罰之后,遴選新任青衣衛(wèi)使的事情也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