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計(jì)
寺廟里燒柴的灑掃和尚與山下往來頻繁,消息也是最多的。 小沙彌們年紀(jì)小,佛心不穩(wěn),每日在廟里除了念經(jīng)干活外也沒其它的娛樂。閑來無事時,他們就喜歡三五一群的湊一起談?wù)摫舜酥赖陌素浴?/br> 前段時間回家探親的檀智師兄帶來了不少新鮮的趣事,比如山下周家綢緞莊做生意不實(shí),以次充好,缺斤短兩。 還比如周家少奶奶善妒,將身邊的漂亮丫鬟發(fā)賣了個干凈,惹得周大少爺沒處偷腥,只好摸進(jìn)了周老爺?shù)脑鹤樱掳l(fā)后氣的周老爺將他狠揍一頓,還將兒媳一起連坐禁足了。 更有周老爺偷睡小寡婦的風(fēng)流韻事等等。 沒過兩天,山下周家的荒唐事就在寺院里傳遍了,小沙彌們一邊好奇的聽著,一邊感嘆大宅門里的齷齪事真多。 做完這些后檀智就向方丈稟明情況,收拾包袱下山回家了。 檀智人雖走了,但是流言并未停止。他所在的靈犀寺是附近香火最旺的一座寺廟,很多大戶人家的女眷都由侍衛(wèi)隨從陪著前來燒香祈福。 那些大戶家的女眷在大堂上香,自有大師傅招待,而那些跟隨的侍衛(wèi)隨從則有廟里的小沙彌招待。 人多湊一起就喜歡閑話家常,很快周家兩三事就又在各戶人家的侍衛(wèi)隨從中流傳開來。 傳來傳去中間難免會添油加醋,一些夫人小姐的聽到后也曾問過寺廟里的大師傅們,這些閑話可屬實(shí),為何會從寺廟里流傳出去。 大師傅們私下早就得了檀智的囑托,只要有人問起,他們便故作高深的雙手合十,念一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如此下來檀智不費(fèi)一兵一卒就將周家的名聲整臭了,從而導(dǎo)致周家的生意一落千丈,不能說一下子垮臺,卻也門可羅雀。 偏檀智說的都是實(shí)話,他先打聽了經(jīng)常在周家附近乞討的乞丐。這些乞丐平時看似不起眼,無人注意,但若論小道消息沒人比他們知道的清楚,詳細(xì),真實(shí)。 而且滿寺院的和尚們也都未犯戒,只能算是多舌,方丈就是想罰都找不出由頭來。 在書院讀書的蘇懷賦聽說了周家的現(xiàn)狀,雖不知是何人想要整垮周家,但是不妨礙他也狠踩一腳。 書院多的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哥,有些更是和周家有生意來往,蘇懷賦干脆沿襲檀智的方法又火上澆油一把,以至于后來周家徹底落敗時都無人愿意伸手拉一把。 此乃后話,時間回溯到現(xiàn)在。 檀智只離家兩日便覺得歸心似箭,只要想到在家翹首以盼的嬌妻,他便心中一片柔軟。 此次上山他又增添一筆業(yè)障,但只要想到君蘭的眼淚,他便覺得這一切都沒有什么了。作為人夫若不能護(hù)自己女人周全又談何修行,哪怕他今日所作所為會讓他死后墜入阿鼻地獄,他也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