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找找藥材,守著這么大的山,讓村民因病受苦,實在可惜了?!?/br> 第11章 村長一聽很高興,因為這衛(wèi)生所的那個二五子醫(yī)生,沒啥本事,但是心眼極小,但是他姐夫卻是紅衛(wèi)兵的干事,按理來講,從去年的十月份開始,這紅衛(wèi)兵就應該被徹底取消了,而他們這些“知青”就是為了取替這些打砸搶的正義強盜們,應運而生的。 但是,這里實在是太偏僻了,執(zhí)行起國家政策總是晚上一些,尤其是這些惡心的紅衛(wèi)兵們,早就利用他們生冷不忌的牲口手段讓百姓們嚇酥骨了,盡管知道上面已經(jīng)覺得整出這幫玩意兒是個錯誤,并且加以改正了,但到了這里,一時間卻沒有人敢直接挑戰(zhàn)他們的權威。 我做為“知青”,本來就代表著對這些牲口的否認,再一到這兒就接替紅衛(wèi)兵們派來的醫(yī)生,這就有些直接打他們的臉了,村長等人其實是不愿意的,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一時一個令的世道,會不會哪天又叫這些牲口掌握了政權,那今天得罪他們的二道溝河村就算是徹底倒霉了。 我的選擇,即讓二道溝河村有了醫(yī)生,能讓村民們有看病的地方,又并沒有跟那瘋子起什么沖突,反正本來村民們就不信他,不去他那看病,至于每個月支付的二十七斤半糧食,大家就全當是破財免災了。 做為我知情達理的報酬,村長爽快的說道:“這樣也好,那我明天叫人給你們好好拾掇拾掇,保管你們住的舒坦,你也不用跟著干啥活,該去找藥材找藥材,只是村里有病的給看了,藥錢單算,我再讓你們大隊直接一天給記10個工分?!?/br> 這好事兒我當然愿意了,趕緊表示感謝村長的照顧。吃完飯,村長讓他兒子去找了一些村里的男人過來幫我換房頂?shù)牡静?,我看得出,其中有三個年輕的男人并不高興,圍觀的人群中,也有幾個女的臉色不太好,我并不知道,我這是怎么得罪的人家。 第二天一早,村長就又親自帶著一些人挑著黃泥過來幫忙,這次看的出來,都是干活的好手,沒有昨天的三個小青年,我讓這幾個人,先給我搭個臨時的灶臺,我是不會這些活計,搭不上手,但是,為了表示感謝,這午飯和晚飯我包了。 因為初來乍到,我一時間也找不到什么好的食材,只能去村里人家,用糧票之類村民認可的東西,換了一只雞和一些蘑菇、青菜之類的東西,中午的小雞燉蘑菇和炒青菜,配著兩摻的饅頭,大家都覺得這是過年都吃不到的好東西。 三個孩子因為半個月的折騰,胃口不太好,我只能特意找出一些何首烏、大紅棗和黨參,做成色澤茶紅、香甜滑潤的首烏黨參紅棗粥,里面加上紅糖,很是得小孩子們的青眼,一砂鍋的藥粥,孩子們吃的干干凈凈的。 那邊吃的開心的漢子們,看著我給吃完飯的孩子漱口擦臉,都贊道:“俞大夫真是個慈父,真不敢相信,您一個爺們,不僅那么有本事,是個文化人,飯菜比俺家婆娘做的都強多了,這孩子還給伺候的真么好,你這是除了生孩子,沒有不會的了?!?/br> 我紅著臉謙虛著,小海歪著頭認真的否認道:“我爸會生孩子,我們都是我爸生的,但是他不會騎自行車?!毙『哺c頭,證明弟弟沒撒謊。小河可能是知道點兒不對,于是開口道:“車上阿姨問的時候,我爸說了,我們是他親生的?!?/br> 那些吃飯的爺們,一聽,當即都嗆了,一個個都不懷好意的看著我壞笑,孩子本來就是我的,雖然我沒有將他們生出來,但是,我并不介意這個,只是,現(xiàn)在卻只能無奈的對三個孩子解釋道:“親生的不代表親自生出來,兒子們,你們爸爸我這輩子真沒這本事?!?/br> 我特意在這輩子上加重語氣,其他人只以為我是被孩子的童言童語整的惱羞成怒,又不能發(fā)火,所以只能咬牙切齒的強調(diào),不尤得哄堂大笑,而孩子們卻聽清楚了我的意思,因為,我現(xiàn)在是爸爸不是mama,于是,蔫蔫的不再說什么了。 我抬頭看看天,知道這是到了他們午睡的時間,于是找了一個背陰兒的地方,將四周的雜草快手快腳的薅干凈了,找了個厚實的羊皮毯子鋪在地上,上面鋪著褥子,哄著三個孩子入睡,給蓋好了被護,才跟著大伙一起吃飯。 因為我的大方和職業(yè),很快的就跟這些人說上了話,這幾個漢子都是爽快的人,挺好相處的,村長抿了一口酒問道:“俞大夫,這孩子們的娘?”我簡單的將自己的事情說了一下,當然,坑了她的事兒就不用說了,因為,這日后真有個風吹草動的,我的身份再被拿出來說事兒,還不如我直接自己說了,省的被歪曲了事實。 大家聽后,都是一陣嘆氣,這樣的時代,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卻又不能出口抱怨,也許你今天抱怨了,明天就會被叫去談話,能不能安全回來,那就得看你的造化了。 村長因為歲數(shù)大了,就愿意cao心一些,帶著好意地問道:“那你也不能就這么過啊,這又當?shù)之攱尩?,哪能行。還是給娃娃們找個后媽吧,管咋地也能搭把手不是就憑你的條件,找個差不離的又不難?!?/br> 我搖頭婉拒村長好意道:“算了,親娘對孩子尚能狠下來這個心,這后媽就更不用說了,肯定得藏心眼,等有了她自己的孩子,就更不能對我的孩子好了,我現(xiàn)在算是想開了,就陪著我這三個孩子活著,我覺得挺好,等以后孩子大了,成家立業(yè),我就能輕松自在了?!?/br> 畢竟大家都不熟,我話到這兒后,他們也就不再說什么了,開始轉移話題聊些村里的事情,八卦從來不是三姑六婆的專利,那人聚到一起,那東家長、西家短的,絕對不會比任何長舌婦差。 他們能從田寡婦為了要回自家母雞下到劉瘸子家雞蛋,劉瘸子不給,最后堵著劉瘸子門口罵一下午,一直說到集體戶那邊的知青徐曉慧愛小(那別人東西),跟老牛婆子搭伙的時候,把人家給孩子涼的地瓜干都給吃了,讓老牛婆子拿著掃帚硬給掃地出門,自己還滿不在乎的,也不知道這臉皮多厚。 還有那知青黨愛國,為了能負責天天廣播,好不干活,去設計人原來的廣播員,結果被識破了,最后賠了五斤糧票才算了了事情...反正,說白了,村民們不待見紅衛(wèi)兵不假,但是對這些知青也不見得有什么好感,都是禍害一級的。 其實吧,你別看知青給的糧食多,但是,知青一般都是初中畢業(yè)生或者極少數(shù)是高中生,所謂的知識青年,其實認識的字,估計用手指頭都能數(shù)的過來,而且,這個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都總是覺得自己的肚子好像是填不飽一樣。 說是自愿從城市去到農(nóng)村和農(nóng)墾兵團務農(nóng)或建設保衛(wèi)邊疆的年輕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