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的架勢一出來便知以前一定是下過功夫的,徐振不知道喬雁簽在凱星的這一年羅銘給她挑了好幾部片子,類型各不相同,卻全都是一些比較需要私底下狠下一番苦功的題材,有需要拿槍射擊的警匪片,考驗內(nèi)心戲的文藝片,也有那部喬雁在夏天拍攝的武俠片,拍完后回公司時比黑了足足兩個色度,喬雪心疼了好長一段時間,買來堆在家里的補水美白化妝品現(xiàn)在還沒有用完。 她一個演女七號的龍?zhí)着浣?,拍完戲后為什么也黑了那么多,當時無人關心,之后也從來沒有人問起。但下的苦功不會白費,總有一天終將派上用場,徐振沒少看演員拍武打戲,武術指導看得更多,而現(xiàn)在隨著試鏡的進行,他們的目光中都帶著三分欣賞。 喬雁這樣的程度,在行家里手的眼里看來當然只不過是軟綿綿的花架子,但作為拍戲需要來說,這樣的動作干凈利落又充滿美感,由美人做出來又憑添幾分英氣,進攻防守應對的路子都很正,自己的動作是美的,也不會壓了對戲者的戲,讓對方無從發(fā)揮。武術指導和她你來我往地相互揮劍喂招,徐振在肯定了喬雁的打戲功底后,將視線又放回了喬雁的表演上。 打戲在這部戲中雖然重要,但在一部劇集中,演員的演技才是最關鍵的部分。能兼顧的年輕演員不多,大多數(shù)導演都會允許演員優(yōu)先其中一方磨練至精良,打戲好鏡頭就多給整體遠景,表演好則可以蒙太奇剪切武打鏡頭,將重點突顯在演員的面部特寫上。 但徐振是一個精益求精到極致,要求極為嚴格的導演。他和張簡的嚴格不同,張簡要求的是演員中規(guī)中矩的發(fā)揮中劇本的最理想效果,達到他心目中的理想狀態(tài),徐振要求的,卻是演員發(fā)揮出自己的最好狀態(tài)。 他執(zhí)導的劇本向來相對潦草,很少有諸如表情變化動作銜接一類的描寫,給演員講戲時也從來不會提及這些,被演員主動問起還會顯得不高興,一切都需要演員自己去揣摩,這場虞錦扇比武輸了比賽的戲也是這樣,因為全程打戲沒有臺詞,他的分鏡劇本上對于這幕劇集初期最為關鍵的一幕戲甚至只有一句話描寫: 虞錦扇同蔣紹上臺比試,雖敗,心猶悅之。 春心萌動的純情少女似乎好演,但是蒙上帶紗斗笠看不見臉的少女呢? 徐振的視線關注到喬雁的臉時,她還在與武術指導來來往往打得難分難解,斗笠下墜的黑色紗布在翻轉(zhuǎn)騰挪間會被行動間帶出的風稍稍掀起,每每這時才能看到一閃而逝的眼睛。舒麗給她畫的妝面還算過關,抿著唇的下頜并不顯得女氣,徐振站在旁邊又看了一會兒,喬雁的鏡頭感很強,每次斗笠上垂下的紗被掀起時臉都是微微側(cè)向鏡頭的,但眼神的變化卻并不明顯,只是因興奮而越來越亮,除此之外仍然抿著唇,在黑紗落下時又很快將一劍兇猛的刺下去。 徐振看在眼里,沉吟了一會兒后,沒有喊停。 兩人的長劍在空中相撞叮叮當當?shù)捻?,武術指導看時間差不多了,下一招便上前一步截下了喬雁下一步的招呼。喬雁收勢急停后猛然半空轉(zhuǎn)變攻擊的路數(shù)后再次一劍刺去,又被武術指導輕松攔下,兩人交手已過五十招,在這個擂臺上虞錦扇已經(jīng)敗績初現(xiàn)。黑紗再一次長劍揮舞帶起的風掀起時喬雁的眼神變了,明顯的瞧著不甘心不服氣,又帶著些氣急敗壞和不服輸,眉毛輕輕皺起,嘴卻依舊是緊抿著的。 但無論她再怎么不服氣,結(jié)果從此刻開始已經(jīng)無法逆轉(zhuǎn)。兩人又對了五十招,虞錦扇已經(jīng)是在咬牙硬撐,此時已過百招,對方似乎也終于失去了和她繼續(xù)耗下去的耐心,最后一劍有如帶著雷霆之勢破風而來,劍尖以不可阻擋之勢懸在她的咽喉處,她垂下眼,一點寒芒在黑紗之下若隱若現(xiàn)。 看不見此時虞錦扇的表情,又過了片刻,她終于有所行動,先是將劍插回劍鞘里,而后主動摘下了斗笠。 她略略抬起頭看著將她打敗的男子,眼中已經(jīng)亮得驚人,屬于她的過去的年華因為這一場失敗大抵很快就要結(jié)束,這個人將帶給她新的開始。 “你贏了。”她說。 她唇角帶著輕松灑脫的笑意,眼中卻是一個女人能展現(xiàn)出來的,最動人的熱烈與柔情。 ☆、第十八章 話題演員 在面試喬雁之前,徐振已經(jīng)面試過了好幾個女演員。 他已經(jīng)見過了許多個不同的虞錦扇,英氣勃勃的,活潑刁蠻的,心高氣傲的,特立獨行的……每一個都各有各的特色,他心里本便沒有關于虞錦扇一個確定的形象,一直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缺點與優(yōu)點反倒格外一目了然。以一個導演的職業(yè)素養(yǎng)來評判,喬雁的武打功夫過關,面部表情卻還有進步的空間,眼睛里雖然十分有戲,但眼睛的特寫也就那么幾個瞬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讀懂她那些變化的意思。 但喬雁演戲時有一個特點,實在讓他覺得中意,前些日子在篩選淘汰女演員時,他也是發(fā)現(xiàn)了這點,才向這個自己拒絕過兩次的姑娘發(fā)出了試鏡邀請。 喬雁演戲的時候,沒有讓人出戲的動作。 這當然不是說其他演員演的東西會很出戲,也并非有多捧高喬雁的演技,而是說喬雁在演不同角色的時候,你會被她帶入到她正在演的那個角色里,而不會看著她的臉就想起她的其他戲。拋除特型演員不談,一個演員如果在演下一部戲時,觀眾還沉浸在她上一部戲中塑造的形象中脫離不出來,那么這是一種成功也是一種失敗,演員可能會一輩子被限定在那個角色或是類型劇上掙脫不出來,對于事業(yè)來說是極大的限制。 然而塑造出經(jīng)典角色的演員很多,塑造出很多不同經(jīng)典角色的演員卻也不少。演員轉(zhuǎn)型成功的關鍵,就是不能有太多讓人出戲的動作。這種出戲的動作是指演員自身固定的某種表演習慣,習慣這種事情,一旦形成便很難改正,而觀眾正是因為這樣標志性的動作,而容易從演員的表演中看出自己熟悉的影子來。 凱星送給他的演員履歷表上標出了三個角色, 一個是剛剛大學畢業(yè)進入警局的年輕女警察,怕血怕蟲怕斗毆,每次拿槍時手都有點啰嗦。被保護得太好,空有一腔報效社會熱血,興沖沖讀了警校,進了警局才發(fā)現(xiàn)生活的冷漠與殘酷;有一個是高學歷的小資女文青,披肩長發(fā)米色風衣坐在街角的咖啡店里,一低頭一抬眸眼角眉梢都是清淡的冷意;還有一個就是里溫柔善良的劉雨萱,古裝劇民國劇時裝劇一應俱全,角色性格命運大相徑庭,她卻都演得很好。 前兩個角色戲份都太少,少到?jīng)]有一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