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8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六零空間紀事、青山不改[綜武俠]、真是見了鬼了[綜]、我的繼任丈夫、只是因為想你、(紅樓同人)林meimei今天也拯救了世界、喪尸女友進化論、七十年代白富美、對你,情深如故、殘照當樓
十八公子的乖張。十八公子穿花拂柳般的過來,輕飄飄的來了句:“殺了他們多沒意思,照我看不如就讓他們生不如死好了,對此我有一個很有趣的主意,父王你一定會喜歡的?!?/br> 然后,嬴政就把這件事交給十八公子了。 顧青對儒家沒有惡感,但他這個人吧,唯一的缺點就是護短,而這次儒生做的事觸到了他的逆鱗,他怎么能不好好招待他們呢。 被羈押到咸陽的儒生們被悉數放了出來,十八公子代始皇陛下昭告天下:“你們不必再擔心受怕了,我父王已經赦免了你們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趙高,把這個成語記下來——你們?yōu)槭裁匆荒槻恍迹銈內寮也皇钦f了“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嗎?現在我就在以德報怨啊。那么是這樣,你們自己說了你們是諸子百家里最有氣節(jié)的一家么,但這種事口說無憑——哦,趙高,把這個成語也記起來,今天我創(chuàng)造成語的靈感真是如泉涌呢——要有實際的證據來證明,但凡你們證明了你們是那么那么那么的有氣節(jié),唔,還是一樣活罪難逃,但聊勝于無(這次不用十八公子說,趙高自動把這個成語記下來了),對吧?” ——沒錯,就是這么的邏輯死。 ——那么,要如何證明那么那么那么有氣節(jié)呢,這還真是個問題。 第212章 秦皇[四] “為了能讓你們心服口服——其實你們的心服口服對我來講,其實什么都不是——所以我打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請注意在這里我絲毫沒有諷刺你們是烏龜王八蛋的意思,不要誤會了。那么孟子說過‘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那我們就用這三點來驗證儒生的氣節(jié)?!?/br> 十八公子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瞧瞧不僅自創(chuàng)成語了,還引用了法家集大成者韓非所著的里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再有還引用了儒家地位里僅次于孔子的孟子的話,多么見多識廣,如果這番話中諷刺意味不是也跟著一套一套的,那似乎就更完美了。 但人家十八公子主要目的就是諷刺啊,所以接下來他就說了“我說錯了,在‘威武不能屈’上你們就已經輸了,瞧瞧這是當初齊燕儒生的聯(lián)名上奏,上面的阿諛奉承話我都聽不下去了;再有先前部分儒生非議政事被按律抓進監(jiān)牢后,上演了一出出#狗咬狗一嘴毛#的好戲,互相揭發(fā)的名單都在這里了。在‘威武’下你們‘屈’的那么快,孟子知道嗎?” 顧青說著,先有趙高聲情并茂的讀上奏賦,辭藻華麗,歌功頌德,另附上聯(lián)名名單;再有御史大夫馮劫將記錄名單展開了,上面不僅記錄了誰揭發(fā)誰,還記錄了揭發(fā)內容,以及在被關進監(jiān)牢里多久后就開始#不打自招#。 “榜上有名”的儒生們臉紅脖子粗了,誰知道這是被氣的還是臊的?;ハ嘟野l(fā)的儒生們神情就更有趣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十八公子還一派天真爛漫的對趙高說:“我剛剛是不是又說了個俗語,狗咬狗一嘴毛?你記下來沒?” 這記俗語自然會記出處,想當然的參與進來的儒生就會成為背景板,還不是好的那種,不過這也不失為一種會“名垂青史”的方式,不是嗎? 儒生們顯然不會這么坐以待斃,他們不知是誰嚷嚷了句:“士可殺不可辱!” “我只是在陳述事實,怎么就侮辱你們了?難道你們互相揭發(fā),互相攻訐的事不是真實發(fā)生的?”顧青偷換了一手好概念,他這么很有道理的一說,儒生們都無言以對了。 趙高靜靜的做書記官不說話,倒是御史大夫馮劫從一開始十八公子出口成章,連帶自創(chuàng)成語時就有些不大好了:這時候呢,胡亥這位備受始皇陛下疼愛的公子基本上沒出現在人前過,但人不在朝野,朝野上到處都是十八公子的傳說,傳聞里歷久彌新的就是十八公子有口疾這點了,甚至還有人認為十八公子是小啞巴什么的,不可謂不是三人成虎??蛇@叫有口疾?那朝野中就真找不出幾個比他還能言善辯的了,難道是歷經磨難,把口吃的毛病糾正過來了?這么想想還真是很勵志呢。 不知不覺,十八公子又靠能讓別人腦補出花的技能提升了好感值,可喜可賀。 轉回正題,現在三大原則里“威武不能屈”陣亡了,那接下來只要測試“富貴不能yin”和“貧賤不能移”了。 顧青眨了眨眼睛,沖馮劫馮大人露出純良無害的笑容:“馮大人,我要設私宴,你來嗎?” 馮劫想都不想的就答應了,光是想想私宴馮大人就已經滿口生津了。 不要說馮大人不矜持,想想這時候連蔬菜就只有五種,而且連菜名都認不全,再想想麻辣雞,酸菜魚,不,光想西紅柿炒雞蛋就夠了。 說起來顧青入主章臺后所做的第一個研究課題就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種廚具,還說服了在穿越前是廚師的柔夫人來做秦菜開拓者,如此一番有困難要上,沒困難制造困難也要上,等始皇陛下開宮宴招待朝中大臣時,據說當時吃的眼淚與口水橫飛,原本國家被秦國滅掉而被“詔安”來秦國不情不愿當官的大臣們,吃完第一盤菜對秦國那叫一個死心塌地,死而后已。 如此描述呢,是接地氣的寫實,沒有任何夸張的成分。 如果想聽有文采的描述,那,“朝聞道,夕死可矣?!?/br> 再次轉回正題,就十八公子接過了處置儒生們的事情后,火速為他吸引了來自朝野的目光,大家都在觀望十八公子會怎么做,到底始皇陛下因為儒生的事暴怒。這還沒聽到十八公子想出什么新奇刑法,就聽到十八公子設宴的事?這難道是要用美食來詔安儒生們,詔安完就立馬翻臉不認人嗎? 甭管朝臣們心中是怎么想的,當馮劫透露出私宴缺食客時,他們一個個的……踴躍報名!當然還很冠冕堂皇的說著要看十八公子出招。 不止朝臣們好奇,力諫嬴政高舉輕放儒生的扶蘇也很忐忑,一方面是擔心最小的弟弟做的事情不和父王的心意,再惹來父王更生氣;另一方面也是不想顧青做出什么血流三千尺的暴戾之事,畢竟現在天下才剛大一統(tǒng),并不安定,實在是不能出現這種動搖民心的事。這么想著,扶蘇就過去看個究竟。 等到了章臺,想象中的殘暴畫面無,哀嚎痛哭聲無,倒是鳥語花香有,其樂融融有,更有讓人垂涎欲滴的香味撲面而來。扶蘇頓時放下心來,想來原先胡亥說要讓儒生們生不如死是為了安撫父王的,他其實是另有主意讓父王消氣,并且還能放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