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1
聽了之后,只是木然的看了冰釋一眼,起身準備離去。 冰釋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你不相信是嗎?” 他用另一只手將冰釋的手扒開,然后毫不猶豫絕塵而去。 當天晚上,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山谷如此之深,卻仍有一道閃電擊中了那顆唯一的櫻花樹,將其劈成了兩半。 天生異兆,朝局動蕩。 光熙六年,是個動蕩之年。先是承恩候殺妻滅子案,震驚朝野,接著京中流言四起,傳言當今圣上的生母并沒有死,而是詐死出宮,接著又傳她并不是鎮(zhèn)國公的親妹,而是狀告承恩公的白月離,更有甚者傳言當今圣上其實是鎮(zhèn)國公的親子,其實核心高官層的人并不相信,畢竟當今圣上和先皇有八分相像,可并不妨礙有些人利用這些流言爭權奪利。 最起碼穆王和修王是相信他們至今無子是由當今圣上的生母所造成的。 穆王趙軒在皇權交替時也是有參與其中的,被先皇臨終前剝奪了手中權利圈在了西京。修王趙錚雖然親王銜還在,但也被先帝所厭棄圈養(yǎng)在了南京,只有悅王當初因為眼傷反而留在了京城。而受絕嗣藥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耀王趙燁,葉氏一族被滅,葉貴妃被賜死,而他至今仍被圈禁在皇陵中。 這些受絕嗣藥影響的皇子如今都不得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并不能輕忽。 當然光憑流言根本無法動搖趙彥的根基。他的皇位是先皇親傳,軍功卓越,虎符在手,如今改革也初見成效,皇位已經坐穩(wěn)了。更何況鎮(zhèn)國公的兵馬大元帥雖然是虛銜,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有權酌情調動東北三省的二十萬大軍。有他站在趙彥這邊,任何人都不敢輕易造反。 接著有人告發(fā)鎮(zhèn)國公身世造假,直指其為罪臣秦絕之后,且與巔云教勾結企圖顛覆朝綱,而且有人證物證。當初秦絕被定罪,全族被滅,又因文帝遇刺身亡,后繼著為了顯示孝道,不遺余力打擊“秦氏余孽”,至今秦氏仍是禁忌。 摘星樓遇刺事件之后,京城也是腥風血雨一片,朝中牽連之人也很多。雖然皇帝無大礙,但沈圖身亡仍然讓他雷霆大怒。更何況巔云教滲透之廣,讓他十分忌憚,就目前暴露的就有樓外樓勢力,妙音坊的勢力,那么他不知道的勢力也許更多,巔云教已經成為趙彥的心腹大患。 雖然趙彥相信幕蒼穹對自己的忠誠,可生母的出現還是擾亂了他的心神,他自己都不知道該以何種心情面對京中四起的流言。趙彥懂唇語,自然知道自己的母親在承恩侯耳邊所說的話。而且他與鎮(zhèn)國公情同父子,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外祖母的不平凡之處。他一直以為自己之所以能夠逃脫一劫,是因為自己有個醫(yī)術高明的外祖母的原因。如今想來自己這個皇位的得來并不如自己想的那么的光彩。 他曾追問自己的母親,而她的回答是:“世間事都有因果,他們有今天誰也不是無辜,你的皇位是順應天命,而你所要做的就是對得起這份天命就可以了,不要再想其他?!彼幕卮疬B自己都說服不了,更何況是那些絕嗣的兄弟。 而幕蒼穹也告訴自己他確實是秦絕的遺腹子,這更是超出了自己的認知。他雖然不理有心人對幕蒼穹的陷害,但幕蒼穹仍然主動辭去兵馬大元帥及龍圖軍校院長一職,只安心待在鎮(zhèn)國公府接受“調查”,等著自己的“處置”。 光熙六年是個多災多難之年,蜀中地動,鄂中三省堤壩決堤,洪澇來襲,剛剛有點起色的財政又要拿出來賑災,而北方蒙古一直虎視眈眈。京中流言未歇,如今新的流言四起,直指皇上血統(tǒng)不純,所以天降大罪。朝堂之上也有人上書逼趙彥下罪已召,最后趙彥答應去云臺山祭天向神明祈福。 趙彥有時候都會想,自己的那幾個兄弟會如何報仇呢?如今自己的地位應該還算穩(wěn)定,那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根本就動不了自己的根基,他們若是真的要造反,會用什么方式呢? 所以當祭天結束,回宮途中被刺殺似乎也不是那么難以理解,不過這次刺殺的高手之多仍然讓他心驚。雖然自己的金羽衛(wèi)有一萬之多,且都是精心挑選的最忠誠的心腹,仍然被這么多的高手用各種手段絞殺。這些高手人數也可以組成一只軍隊不說,還有大量的傀儡充斥其中。發(fā)出的求救信號也失去了作用。當自己在暗衛(wèi)的掩護下逃到無月涯時,四周火藥轟鳴,原來逃跑也在他們的算計之中。一個皇帝的死亡,居然是死于刺殺,他有些不甘心,他本來以為自己會死在戰(zhàn)場上的。如此精密的籌劃,如此大的手筆,會是自己的四哥嗎? 光熙六年九月初十,武皇趙彥在從云臺山回宮的途中遭遇伏擊,最終生死不明。而同時鎮(zhèn)國公府及樞密院使任逍遙的府邸遭到慘絕人寰的屠殺,京城多起官宅起火,連悅王府也在大火中灰飛煙滅。 穆王趙軒聯合修王趙錚及耀王趙燁的勢力,乘機謀反,圍困汴京,沖入皇宮,殺死了皇太子趙澤,及司徒皇后,大肆屠殺皇宮中的妃嬪及武皇舊部。榮國公府也在屠殺之列,顯赫一時的駙馬孫家土崩瓦解,孫清澈也被殺身亡,世子妃殉情而亡,丹鳳公主一夜白頭,被囚禁在皇宮之中,而孫家唯一幸免的男丁就是孫清澈的長子,今年不足四歲。京中高官凡是死硬不支持自己登基的官員殺了一大批,連包啟明也被他關入大牢。一時之間,京城又變成了人間煉獄,人人自危。 逃脫屠殺的悅王趙濯,聯合江南興國候及西南的潘將軍,率勤王之師一個月不到就攻破京城,趙軒在企圖反抗過程中被擊斃,趙燁自殺身亡,趙崢被捕后大罵趙濯才是真正的幕后主謀,終被一箭穿喉而亡。東京終于被解救,唯一幸存的二皇子趙朗,也已被下藥變得癡傻。 百官跪求悅王登基,悅王嚴辭拒絕,稱只愿找回武帝。但武帝失蹤快二個月,京中大亂都沒有露面,估計兇多吉少。國不可一日無君,除非趙彥死而復生,趙濯登基是遲早的事。 十一月初一,由興國候率領的救援隊終于在無月谷底找到了武帝的尸體,雖然被野獸咬得面目全非,但是皇袍不會錯,頓時舉國大喪。 經歷一場浩劫的大宋此時面臨著重大危機,洪澇救災迫在眉睫,北邊蒙古蠢蠢欲動,大半高官隕落,朝綱不穩(wěn)。悅王一肩挑起了整個大宋,賑災救援安撫民心,整頓軍事防止蒙古趁亂進攻,朝中大臣重新洗牌。京中政令皆出自悅王之口,此時悅王登基正是救舉國于危難的義舉,不會有人再說半句不是。 包啟明青天之名過于顯赫導致趙軒也不敢殺他,他逃過了一劫。悅王仍然希望他任開封府尹,可惜包大人驚嚇過度,一直養(yǎng)病不出。 新年馬上要到來了,雖然這個年,整個東京因為國喪,都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