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4
這考場雖然不可帶書本紙筆,可銀票玉佩此類的東西倒是沒有限制,張彥瑾把這些記在科舉注意事項里面。這往后的科舉中,除了本人什么都不能帶入貢院。 考生的每頓飯食和每碗茶水都是經過測驗的,三日過后,貢院多了三十只老鼠和十來只小白兔的尸體。 三日過后,貢院的大門才打開,不僅僅是考生,就是監(jiān)考官出了貢院也不由地呼出一大口氣。 張彥瑾在貢院專門設置了一個改卷場,卷子一到這里,便全部被打上蒙步,個人相關信息全部被遮擋,凡是由做特俗記號的卷子全部單獨領出來,由三個大臣共同審閱。 千人的卷子不過是數(shù)十人在改,在又是整整五日過后,這科舉考試的成績才算統(tǒng)計了出來。 其中個別優(yōu)秀的答卷,被呈上御書房,供皇上審核。 “來了來了”科舉貢生聚集在貢院門口,等待揭榜。 玉陽公主聽到下手來報,心中惱怒不已,那個老東西竟然敢唬弄自己,真是不識好歹。 “公主,那老夫子前些日子在自家家中自縊了?!?/br> 玉陽公主聽此便道:“倒是知道自己率先買好了棺材板,倒是便宜他了?!?/br> 張彥瑾的人確是剛剛查到眉頭便短了線索。 受皇命來張榜的是皇上身邊的徐公公等人,他們手里拿的是皇榜,自然是代表皇恩。 考生倒是見徐公公等人氣勢不凡,倒是沒有敢沖上去,等徐公公張貼好皇榜轉身走了之后,才一峰窩地涌了上去。 此次上榜有百余人,同等分數(shù)的并列名次,但是后面的名次確是來按人數(shù)排列的。 “進士及第是周瑾,平生,趙平” “我上榜了,上榜了?!?/br> 周郝高興地喊道,他那靈活的肢體運動和不協(xié)調的體型,成功地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 “兄臺,你叫什么名字?”旁邊人問道。 “周郝” 周郝高興地指著倒數(shù)第二排的名字道。 那人一看,周郝,第九十七,庶吉士,便轉身不再搭理周郝,九十七那不是倒數(shù)第三。 周郝也不在意,他要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爹。 瑞國公府,周勤看重坐下的年輕人,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 而在坐下的便是這科舉筆試的第一名周瑾。 “多謝國公爺栽培?!敝荑?。 瑞國公這次讓周瑾和周平去參加科舉,就是想展現(xiàn)世家子弟的力量,周平雖然是在第五,但是有了周瑾這張王牌,讓張彥瑾和皇上的如意算盤落空,便是他的目的。 “還有殿試,屆時你直說是周家人,莫談其他。”周勤道。 “是?!敝荑鸬?。 周瑾長著一張方正臉,為人看著很是端正和嚴肅,實則內心周,處事細膩,能得到周勤的賞識,一是他確是有點本事,而便是周瑾為人善于偽裝和欺騙。 張彥瑾聽到李郢和他說線索斷了,也不在意,皇上前些天把這個案子接了過去,想必是已經有些頭目了,他現(xiàn)在要做的便是準備后日的殿試。 殿試的科目倒是由皇上欽點,禮部沒有參與,關鍵是這進士及第的三人身世,張彥瑾得先打聽清楚,以免皇上有人有疑慮。 第134章 “父皇, 此次進士及第三人, 分別是周瑾, 平生,和趙平, 此三人文采斐然, 其中氣骨各異,周瑾然是京城人士,平生來自江南, 而趙平來自西北?!?/br> 太子將張彥瑾傳送給他的消息原話傳給皇上,在太子看來, 這周瑾文采雖是最為精美,但其中設計過多, 不夠真實, 而平生此人的文章敦厚,最為得他心意。 張彥瑾此前曾和太子說過,科舉進士乃為天子門生,他自是不做多評論,用人取人, 全看皇上的定奪。張彥瑾這話一時擺明了自己的立場, 二則是為了給太子提醒。 如今皇上最是在意朝中大臣結黨營私, 幾位皇子也是蠢蠢欲動,太子本就乏力,支持者較少,與其他皇子相比, 太子最大的優(yōu)勢便是皇上的支持。 太子倒是對此看的很開,能為大魏治理天下的良臣便是他欽佩的人,如張彥瑾,如李濂等人。 “人來了沒有?”皇上手里拿著的是三人的答卷,心里卻是在想這京城的周瑾,雖說案卷上沒有寫明這周瑾出身,可這周瑾答卷上所言莫不皆在暗指朝中形式變化,這倒是激發(fā)了皇上的好奇心。 此人若不是在朝中有認識的人,所以才把時策分析到這么透徹,簡直是說到了皇上的心中。 “回皇上,諸位大臣和三位進士已經在殿上等著了?!毙旃谝慌源鸬?。 張彥瑾和眾人站在朝堂的兩邊,中間是三位新出進士。 周瑾站在兩人中間,站姿挺拔,似乎毫不怯場,而平生則是一目光看著地上,看起來不善言辭,趙平臉上擺滿了笑容,性子看起來跳脫。 一個穩(wěn)重,一個低調,一個好熱鬧。 張彥瑾也是頭回見這三人,觀察自然細致,只覺這三人各有特點,其中高低如何,怕是要等殿試才知道。 “皇上駕到!” 來了,張彥瑾在心里道,這殿試不單單是做文章,更加看重得是個人談吐修養(yǎng)和見識,且看這三人表現(xiàn)如何。 皇上出的題是關于江南洪荒過后,該如何安置民生。 周瑾的回答是開倉放糧,安撫百姓。平生的回答是實施工事,讓百姓接受朝廷的雇傭。趙平的回答是修建堤壩,號召百姓同心齊力,居安思危。 皇上聽了三人的回答,并未立即給出評論,而是道:“既然你們都有此想法,那朕便拍你們去試上一試,你們可有這個膽量?” 三位進士聞此,不由都面露喜色,齊聲道:“臣等為大魏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皇上這么快就下了決定,倒是讓張彥瑾有些疑惑,這朝中雖缺良才,可此等大事,按照皇上的性格是斷然不會如此草率的。 不過皇上接下來說出派遣三人所在之地,倒是讓張彥瑾懂得了皇上的意圖,這真正的考試,才不過是開始而已。 第一批進士名單出來之后,排名前三的三位進士被封為次三品官員,分派江南各地,而倒是后面的數(shù)十位進士留在了京城任職。自古帝王心思難猜,張彥瑾在科舉過后是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 這皇上套路玩起來,簡直比張彥瑾也不遑多讓。 周勤見皇上此舉,心中不由惱火,他費盡心思的安排就這么黃了,這叫他如何冷靜。 “皇上,三位進士雖然才華橫溢,可畢竟是初涉官場,只怕是經歷有些不足。。”周勤上前一步,異常誠懇。 這瑞國公心里打的什么算盤,張彥瑾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國公言之有理,三位進士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