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
是個凡人,不是真的神仙,能算個大概就不錯了。又說這場災難他無法可解,只有我們這兩個局外人才能解決?!?/br> 趙啟道:“他有沒有說怎么解決?” 周敏道:“沒有說。本來我也不太相信,但發(fā)生了這么多事情,都合著了他的預言。我們大意不得。這幾天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F(xiàn)在有了點眉目?!?/br> 趙啟頓時松了口氣,笑道:“我就說你比我聰明。” 周敏沒好氣道:“你就會偷懶。” 趙啟嘿嘿一笑,不以為意。 周敏只好道:“他既然能預料到有大禍將至,又說他無法解決,只有我們能解決。如果真如他說的那樣,我們能解決他解決不了的問題,那說明我們總有些地方比他強。你覺得我們比他強在哪里?” 趙啟道:“我們比他有權勢?” 周敏道:“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若他想利用我們的權勢,至少該告訴我們怎么去做,否則空有權勢也無用。問題的關鍵在于他不知道具體是什么災禍,而我們卻有可能知道?!?/br> 趙啟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他一直強調(diào)我倆局外人的身份,難道是說我們既從未來穿越而來,知道歷史上這個時間節(jié)點發(fā)生過大事,從而提前預防?” 周敏笑贊道:“孺子可教也!” 趙啟又疑惑起來:“可我們身處的這個時空并不存在于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上啊?” 周敏道:“歷史有必然也有偶然,很多看似偶然的歷史事件深究其本質(zhì),也能找出其中蘊含的必然性,所以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是因為歷史有其自然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不體現(xiàn)在朝代上,而是體現(xiàn)在時間上。如今的大華朝前接唐朝,按時間來算,實際就是歷史上宋朝所處的年代??煊媚隳且P的腦袋想一想,宋朝最大的災難是什么?” 趙啟苦笑道:“高中學的歷史,我上大學就忘得差不多了。我只記得北宋有‘靖康之難’,南宋有‘崖山之戰(zhàn)’。” 周敏沉痛的說道:“‘靖康之難’時,徽、欽二宗被擄,這兩個昏君是活該,可當時開封城破,死于馬蹄刀槍之下的百姓何其無辜,光是餓死的百姓就難以計數(shù)。后宮妃嬪,皇室宗婦亦隨二帝被搶往北地,慘遭蹂躪jian辱,被迫為娼為妓,堂堂國母、帝姬尚不能幸免,更不用說那些被擄走的近十萬普通婦女。這一場慘絕人寰的災難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國破家亡,繁華幻滅,教人心痛?!?/br> 趙啟使勁甩了甩頭,像是要把周敏描述的那一幅幅慘烈的畫面甩出腦海:“難怪岳飛曾說‘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周敏深深舒出一口氣,嘆道:“可岳元帥至死也沒能報仇雪恥。崖山海戰(zhàn),南宋眾不敵寡,全軍覆沒,陸秀夫攜幼帝跳崖而亡,十數(shù)萬軍民跳海殉國,南宋從此而滅。然而更令人心痛的是,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的華夏文明也隨著南宋的滅亡而斷層,幾近消亡。后來雖有明朝努力追尋,終難復原。要知道兩宋時期中華文明發(fā)展至巔峰,其燦爛光華,一朝而滅,怎不讓人心痛!” 趙啟亦長長的嘆息了一聲,繼而說道:“你放心,我們總會想到辦法,不讓悲劇重演的?!?/br> 周敏點點頭道:“你發(fā)現(xiàn)沒有,大華朝有許多地方跟宋朝很相似,你只要去京城轉(zhuǎn)一圈,看一看街市的繁華,人民生活形態(tài)的豐富多彩,就知道如今文化繁盛已漸至巔峰。宋朝未能將燦爛的華夏文明完整的延續(xù)下去,我希望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平行時空里,盡你我所能,做到這一點!” 趙啟男兒本色,聽得熱血沸騰,說話的語氣也激昂起來:“宋朝之敗,在于外有強敵環(huán)伺,內(nèi)有昏君jian臣當?shù)?。如今北地的天狼族被先帝擊敗,潰逃千里,元氣大傷,現(xiàn)有李大將軍鎮(zhèn)守邊關,應無大患。天狼族之利,在于騎兵強橫,人人弓箭嫻熟,來去如風。否則早被先帝全殲。不過幽云十六州尚在我手,戰(zhàn)馬可源源不斷供應,只要訓練得當,亦可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以強抗強,再配合我大華經(jīng)驗豐富的步兵以及獨步天下的強弓巨弩,他不來攻便罷,若來時,我可趁機將他盡數(shù)殲滅!” 周敏皺了皺眉頭道:“別動不動就全殲殺盡的,天狼族雖掠殺了我大華不少子民,但我大華也殺了他們許多人,可算扯平了。而且人是殺不盡的?!?/br> 趙啟一愣道:“你怎么也變得婦人之仁了?” 周敏道:“我現(xiàn)在本來就是婦人?。 ?/br> 趙啟啞然失笑道:“好吧。我也不是好殺之人,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防止強大的外敵入侵,不妨說來聽聽。” 周敏搖搖頭道:“我暫時沒有想到。不過戰(zhàn)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畢竟打戰(zhàn)不論勝敗,總是百姓受苦。” 第115章 萬全之策 ,趙啟道:“這倒沒錯。 不過想要達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一個最基本的條件是自身足夠強大。至于如何做到這一點,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F(xiàn)在大華朝國力強盛,不懼外敵入侵,我們有的是時間慢慢來商議。” 趙啟一語提醒了周敏,她道:“我忽然想起來,宋朝雖然一直受強敵欺負,卻也有數(shù)百年的國運?;蛟S覺遠禪師所說的大災難不在于眼前呢?現(xiàn)在是你在當皇帝,又值國力鼎盛期,自然無憂。若以后當皇帝的是個糊涂蛋,那可怎么辦?你能保得一時平安,能保的了長久嗎?例子就在眼前,唐朝曾經(jīng)多么強大啊,最后還不是被滅了?” 趙啟托腮沉思良久,才道:“你說的很對。哎,我頭都大了。即使是秦皇漢武那樣雄才大略,不世出之帝王也沒法讓國運永續(xù),我倆能做得到嗎?” 周敏笑道:“我們絕對比不上他們,但也有強于他們的地方。至少我們的見識眼界毫不遜色于這些封建帝王。其實我們可以降低難度,不一定要大華朝永遠延續(xù)下去。畢竟你不能保證每一任皇帝都英明神武,當民眾過不下去時,就會揭竿而起,建立新朝,這是自然規(guī)律?,F(xiàn)在想要廢除帝制,也沒有那個環(huán)境和條件。但只要繼承大華的仍是以華夏文化為主的王朝就行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徹底根除外敵入侵導致文化中斷的隱患。只靠武力,殺是殺不盡的,唯有將外敵納入我華夏文化體系之內(nèi),用我們的文化去馴服融合他們,種族可以不同,但文化可以共通,那時候就不怕了?!?/br> 趙啟苦笑道:“你這是理想主義。哪怕真能實現(xiàn),也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比直接用武力絞殺困難多了。我有生之年只怕都辦不到?!?/br> 周敏鼓勵道:“其實我們只要盡力去做就行了。能不能成功,不必在意,我覺得除了我們這個時空,應該還有無數(shù)平行時空,也許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