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5
夠呢,他要調回一半去?!” 他的心腹副將也是愁眉苦臉,“如今該怎么辦?” 將軍抹了把臉,精神氣仿佛隨著這一抹都被抽走了,一瞬間似乎老了十幾歲,目光中滿是滄桑和悲哀,萎靡的道,“能怎么辦?照辦吧……” 北虎營那邊同樣的情形在上演,鎮(zhèn)北將軍氣的發(fā)抖,“雖說自古百姓□□都是被朝廷逼的,可若不及時鎮(zhèn)壓下去,后果將不堪設想。如今白巾軍的發(fā)展已經(jīng)超乎想象,我們甚至在這里敗了一次,不趁著他們還沒壯大將他們打散了,以后英王就算坐上那個皇位估計管的就是京都一塊兒地兒,實際上不過是個府尹,這么簡單的事情他想不到么?還是他腦子里就只有龍椅那么方寸大點的地方!” 他的心腹軍事急忙道,“將軍慎言!” “慎言個屁!”鎮(zhèn)北將軍滿肚子的火氣沒處發(fā)泄,幾乎要把自己點爆了,“老子是個粗人,不想摻和他們上頭的神仙打架,老子只想保家衛(wèi)國,而不是把矛頭對準自己人!” 北虎營作為朝廷最精銳的部隊之一,十之八/九都是從邊軍里面拼殺出來的,結果又要回身去對上培養(yǎng)自己的上官和曾經(jīng)同生共死的兄弟,這是要干什么? 然而權利之所以讓人樂此不疲的追逐和搶奪,就在于不管多少人不情愿,擁有它的人都可以完全憑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行事,不管多么的不滿和厭惡,都要低頭順從,除非你把它搶過來。 邊軍和北虎營并沒有要造反的想法,所以他們就算把自己氣死,最后也只有聽令行事一個選擇。 邊軍霍將軍站在城墻上親自目送自己的士兵離開,覺得自己能一眼看透他們這些邊軍的結局:留下來的戰(zhàn)死沙場,離開的要么踩過昔日同袍的尸體,要么用自己的尸體為同袍墊腳,這么想想,還是留下來的人幸福些,至少可以死得其所…… 京都血流成河的奪位之爭開始,北黎的軍隊瞅準了時機開始攻城,浮北之地的義軍沒有了遏制,猶如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兵禍造成的物資緊張讓所有人都瞄準了相比而言寧靜又富庶的蘇南之地,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整個南黎的土地上都開始燃起戰(zhàn)火…… 每天都有人死去,人們拼命的想著逃往安全的地方,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亂世出梟雄,就像上輩子的邵元松一樣,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出來打算找個陣營好一展抱負,將來能夠一飛沖天,成為子孫后代值得為之驕傲的祖宗。然而事實上,他們大部分在路上就可能被征了兵。 這輩子因為邵元松的提前準備和布局,邵家的財產(chǎn)沒有去填南黎這個千瘡百孔的窟窿,反而因為太子和英王過度的貪婪,采用不正當?shù)姆绞娇刂坪退压瘟松倘说呢敻?,導致本來能夠自行在民間流通的經(jīng)濟,比如用于緩解百姓溫飽的糧食,解決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的物資,都集中在朝廷的貪官或者不正當?shù)耐钢?,導致南黎的?zhàn)爭提前了兩年爆發(fā)。 京都的形勢也是變幻莫測。 英王在這亂七八糟的局面中依賴著常如峰捉摸不透的陰謀詭計,靠著勢均力敵的軍隊實力和一張偽造的圣旨險險的奪得了皇位。 然而,他屁股還沒坐穩(wěn),一直以來幫他出謀劃策的常如峰反手就是一刀,拿出了真正的圣旨送給太子,本來已經(jīng)絕望的太子幾乎要被這峰回路轉的情況刺激瘋了,當下將英王貶為戾王,直接滿門抄斬。 如此,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隨著京都的風譎云詭,整個南黎大地上幾乎都已經(jīng)物是人非。太子姬星鴻正式登上皇位成了南黎的新一任主宰者,然而他上位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處理南黎成千上百的爛攤子,因為這些對他而言都太難了,他覺得無從下手。 而他登上皇位最大的功臣常如峰建議道,“您這皇位來的波折,應該先做一件雷霆之事來建立自己的威望?!?/br> 之前的太子,如今的鴻延帝想起他之前如喪家之犬一般的狼狽,立刻覺得,這位常大人的提議簡直太合他的心意了。 南黎朝每一次皇位更替中的血流漂杵似乎都成了定式,鴻延帝為了讓自己的威望振聾發(fā)聵,清算的面積有些廣,除了英王一脈,甚至連北虎營這種只是被權利者握在手中的工具也算了進去。 哪怕他們只是跟著虎符聽令行事。 幾個上將被斬首,卻寒掉了整個北虎營的軍心。 太子猶不自知,只覺得自己的雷霆手段確實震懾住了眾人,心情十分不錯。 不過,他的好心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各地因為京都奪嫡而積壓的奏折雪片般壓堆滿了御書房的桌案。 王有才整理了半晌,自己都覺得觸目驚心,小心的把折子遞給了鴻延帝,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退到一邊去了。 果然,沒過一會兒,鴻延帝就摔了折子大罵,“這幫無恥之賊!” 鴻延帝大罵的無恥之賊有兩個:一個是趁機攻打南黎邊城的北黎,據(jù)緊急軍報說如今已經(jīng)攻破邊城了,邊軍已經(jīng)沒有糧草了,而他們的后背就是第二個無恥之賊——已經(jīng)成了氣候的白巾軍。 之前北虎營把那些個義軍打得落花流水,無法還手,只有白巾軍還有些招架之力,所以在北虎營撤會后,白巾軍的收編之事反而異常順利起來,短短兩個月擴軍五萬人,幾乎占領了整個浮北地區(qū)。 雖然殺了十幾個朝廷官員,但浮北之地的百姓卻拍手稱快,無他,這些官員無不是尸位素餐之輩,沒了他們,百姓們的日子反而有了盼頭。 白巾軍又頒發(fā)“借米糧歸田”的政令,在外流亡的百姓甚至包括世家都開始陸續(xù)回到浮北,又給浮北增加了不少戰(zhàn)力和后勤儲備。 白巾軍就是圈地稱王都很順理成章了。 有這兩件事情在前面頂著,各地的災情、流民、異象統(tǒng)統(tǒng)都成了小問題,鴻延帝也沒再往下看,煩躁的想著怎么處理那兩個“無恥之賊”。 轉了一圈,還真讓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第81章 甘州城破 “邊城告急,老臣請奏將京都的邊軍和北虎營調回支援?!痹瓉淼奶犹担缃竦奶敌募比绶?,之前是不得已,攘外必先安內(nèi),如今皇位已經(jīng)坐穩(wěn),自然要趕緊對外,邊城城門已經(jīng)攻破,自然要趕緊支援。 “老臣以為不可!”右相與太傅意見相左,“如今甘州城門已破,回援不過是多此一舉,但浮北的白巾逆賊還在虎視眈眈,京都怎可缺少兵力?豈不是置皇上安危于不顧?!” 什么置皇上的安慰于不顧,太傅太了解右相貪生怕死的性子了,但對方扯了皇上做擋箭牌,他只能據(jù)理力爭,“禁軍、九門提督、巡衛(wèi)營不都是京都兵力嗎?就算覺得不夠,把北虎營留下,其他邊軍總可以調回去吧!” “那些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