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6
次于伯特意跑來讓自己過去,看來這位老友與恩師關系非同一般。 賈氏搖頭。 今日她記得恩師后晌是有課要上,還是等恩師下課后再去吧。 藍怡見賈氏平靜一些,便笑道,“瑤姨,軒兒這里我聽著,西院的土炕前些日子陰雨我燒過兩天,應該不潮。您去看看吧,若是潮就拿出來晾涼,過兩日也好搬過去住?!?/br> 賈氏微微點頭,“桃兒,我……” 藍怡打斷她,“脫籍落戶的事情,咱們就不再提了,讓衛(wèi)極去衙門的時候順路辦妥就好。” 賈氏此時已經(jīng)平靜下來,含笑應下,“好,我去西院看看。” 走進西院堂屋,賈氏向著梅縣的方向,跪了下去,未干的雙眸又盈滿淚水。 “娘,女兒沒想到,自己還能有這么一天?!?/br> 賈氏的娘親去世時,她已六歲,能記得事情。自小娘親就疼她,摟著她說些貼心話,說著她長大后的事情。娘死之后,她被賣到王家,這輩子也就不由自己做主了,沒想到幾番波折后,卻迎來這樣的轉(zhuǎn)機。 桃兒,是她命里的貴人。(。) 第四五九章 果是柴公 當周衛(wèi)極和藍怡帶著兩個孩子到綠玉院門口時,院內(nèi)的小廚房已經(jīng)開始飄出香味了。 藍怡提提鼻子,“于伯好像在烤rou呢。” 周衛(wèi)極也聞了聞,點頭,看來這位老友是好rou食之人。 堂屋內(nèi)陪坐的雷天澤見到藍怡等人進來,站起來笑道,“來了。” 常先生向外看去,先笑了,“竟又是熟人呢。無名,你這位弟子,確實與前幾個大有不同?。 ?/br> 無名先生詫異地挑挑眉,見常先生的目光落在周衛(wèi)極身上,搖頭失笑。 周衛(wèi)極進屋,拱手與無名先生見禮后,又與常先生拱手道,“今日去石窟沒見到常先生,不想您竟到了這里?!?/br> 藍怡進門便瞧見了這位晌午在客棧門口偶遇的老先生,此時又聽周衛(wèi)極呼他常先生,心下便是一動,莫非,這位和善的老者,就是柴公常? “嗯,今日偶有興閑游,在這里與老友不期而遇,沒想到周班頭拜在無名門下,咱們也算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常先生瞇著眼笑道。 無名先生哈哈大笑,雷天澤也在旁邊偷笑。 周衛(wèi)極見此,笑道,“先生錯了。周某乃一介武夫,拜入先生門下的,乃是內(nèi)子。” 藍怡這才上前,屈膝行禮,“藍怡拜見常先生?!?/br> 常先生瞪大眼睛看著藍怡,又轉(zhuǎn)頭望著無名先生,一時不知該如何言語。 無名先生呵呵一笑。深深點頭。 常先生得到確認,深吸一口氣笑道,“快快請起。” 藍怡起身?;厥捉羞^兩個孩子,“宇兒,軒兒,過來見過常爺爺。” 倆小家伙上前,齊聲叫道:“常爺爺好?!?/br> 常先生已經(jīng)見過宇兒,此時再見文軒,常先生眼睛瞪得更大了。“好,好!” 宇兒和文軒又給無名先生和雷天澤見禮。 常先生聽著他們對雷天澤的稱呼,又是詫異萬分?!熬司??” 雷天澤含笑點頭,解釋道,“不錯。藍怡乃是我的義妹?!?/br> 常先生聞言,更是好奇起來。這個安靜坐在周衛(wèi)極身邊的小女子。到底何德何能。讓無名收為入門弟子,又讓雷天澤認為義妹。當他把目光放在藍怡身上認真打量時,藍怡微笑著,從容淡定,不急不緩。但憑這份氣度,倒也符合無名和雷天澤的胃口。不過,應遠不止于此才是,否則這兩人也不會先后說要自己見她。 “周夫人。你是青山客棧的東家?”常先生端著一副和藹的笑容,開口問道。 藍怡恭敬答道?!罢?。常先生,您喚我藍怡便好。” 無名先生微微一笑,“藍怡,旁邊的飲香院,還空著吧?” “是,弟子已吩咐人收拾妥當了?!彼{怡知曉恩師的老友到此,方才過來時已經(jīng)李應把飲香院收拾好了。梁有思離開后,飲香院還未有客人入住,此時倒也方便。 “常兄,詳情不如偶遇,此次你要多留幾日才是?!睙o名先生道。 常先生搖頭,“我還需與馬榮探查暗河,住在此處來回不便?!?/br> 周衛(wèi)極聞此,笑道,“常先生,暗河水道多分支,不是一兩日能探查清的。您不若在此住下,周某每日來回衙門若有消息能及時通知您知曉,再者您要去暗河,此處坐馬車也不過半個時辰?!?/br> 常先生也想與無名先生多聚幾日,聽了周衛(wèi)極的話便也應下。 無名先生高興地連連點頭,于伯此時做好了飯菜,眾人開始吃飯,席間有酒有rou,常先生未免多喝幾杯。 酒足飯飽后,眾人又到堂屋坐下,藍怡此時已經(jīng)有八分確定常先生就是柴公常,不過無名先生和雷天澤都沒有明示,所以她也就不問。不過,常先生和藹可親的樣子,與她印象中的皇家王爺大有不同。 常先生此時頗為舒適,“我大周境內(nèi)山脈縱橫,以大青山命名者,不在少數(shù),這都是當?shù)厝擞^山色而名之。我記得梅縣北去幾十里,那條山脈也是叫做大青山吧?” 無名先生搖頭。 “正是,梅縣北去四十余里,有一鎮(zhèn)名為青山鎮(zhèn),那里的山也名為大青山。”藍怡回道。 常先生點頭,“沒想到藍怡所到之處,也不少?!?/br> 藍怡微笑解釋道,“不瞞先生,我乃梅縣人,后嫁到此處,青山鎮(zhèn)乃在梅縣之北,也算在到此處的路上,所以途經(jīng)過罷了。先生,人有同名呼之不便,山若同名,雖與當?shù)厝藷o異,但是若范圍擴大,也會帶來同等不便之處吧?!?/br> 常先生點頭,“不錯。但改起來也不易被人接受,只能如此喚之?!?/br> 藍怡不由又好奇問道,“先生,藍怡對地名也有些好奇。此縣往南百十余里有一鎮(zhèn)子,名為邊海鎮(zhèn),雖然那個鎮(zhèn)子并不靠海,但是其中的村子名稱多與海有關,比如,海邊村,海西村,灘邊村等。是不是可以認為,那處原是有海的,后經(jīng)滄海桑田之變,但這些名字卻保留了下來?” 常先生志在山水之上,聽藍怡這么說也來了興趣,“你言之有理。老夫也曾有過如此想法,每到一處,若考其地名,或與你所言地形有關,或與當?shù)孛酥臼坑嘘P?!?/br> “那,可不可以由這些地名輔以當?shù)氐目h志等文字記載,推導出幾百幾千年之前或者更久之前,當?shù)氐牡孛材??”藍怡追問道,機會難得,遇到這樣的地理大家,自然不能放過機會。 常先生看著她,微笑道,“推斷出千百年前的地貌,又有何用呢?” 他這話,含有考校之意。 周衛(wèi)極等人也含笑聽著。藍怡微笑,直言道,“先生,正如知史明鑒一般,若是能探查出各處地形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