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太后身邊的紅人,公主今日若是處置了她,日后難免會落人口實,被人詬病,便是太后那邊,也說不過去,她見公主只是垂著首咳嗽,并沒有開口下命令,便知公主這是給她們一個下馬威,警示她們,當下高聲勸道:“公主,快消消氣,若是為她們氣壞了身子,就不值當了,容嬤嬤這一路走來,已是辛苦,她口口聲聲提及太后,怕也是擔憂公主思念太后心切,公主教訓了,她們記在心上,日后定然不會再出錯,公主便饒過她們這一回吧。” “公主恕罪,老奴日后再也不敢了”,容嬤嬤聞言,跪在地上,不斷地磕著頭,“還望公主饒過老奴這一回,老奴在這里給公主磕頭了……” 待容嬤嬤磕了七八遍之后,昭華公主這才有氣無力的睜開了眼眸,扶著胸口嘆息,“起來吧。” 她眸光落在宣紙上,冷笑一聲,道:“本宮病了一場,身子虛弱,眼光渙散,太醫(yī)說需要好生靜養(yǎng),這佛經(jīng)……本宮便是想抄,也無能為力,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本宮若是不顧自身能力,硬撐著抄寫,身子虧損,才是最大的不孝,知道的,會說本宮心系母后,一片孝心難能可貴,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母后可以刻意打壓本宮呢,本宮又豈能讓母后背負上這等罵名?!?/br> 這容嬤嬤也是個頗有眼力之人,被她一通訓斥后,知道她是個硬茬,便乖了不少,聞言,連忙點頭,應聲道:“公主教訓的是,確實是老奴考慮不周了,不知公主打算如何做?” “還用得著本宮教嗎?” 昭華公主扯著唇角,冷嗤一聲,涼涼道:“這抄寫佛經(jīng)是誰的主意,便讓誰自個兒抄去,這可是替太后祈福的美差事,保佑母后圣體安康,松鶴長春的重任可就落到了她的頭上,她對母后的真心有幾分,孝順又有多少,可就看她愿抄寫多少佛經(jīng)了?!?/br> 容嬤嬤渾身一僵,連忙垂下首,眼眸子轉(zhuǎn)了兩圈,拿定了主意,恭敬道:“太后一心向佛,每日里親自抄寫佛經(jīng)為皇上,為江山祈福,昭華公主甚為恭孝,原想為太后抄寫佛經(jīng),保佑太后平安萬福,無奈身子虧損,日日被病魔折磨,雖有心而無力,朝陽郡主心地善良,一顆孝心足以感動天地,自當虔心為太后抄寫二百遍佛經(jīng),為太后,為公主祈福?!?/br> 安寧郡主坐在一旁,瞧見此景,看著昭華公主的眼眸滿是欽佩。 高!這一招實在是高! 先抬出太后,再抬出她自己,這差事落到了朝陽郡主頭上,她平日里不是最會討好太后嗎?如今便將這討好太后的機會送到了她手上,倘若她不接,或者是辦不好,可就要落得一個偷jian?;?,不忠不孝的罪名,這可是與她平日里的行為背道而馳。 兩百遍佛經(jīng)啊,哈哈——那還不得抄到手抽筋? 安寧郡主抿嘴偷笑,真想去瞧瞧李清漪那賤人接旨時的模樣,那臉色,一定會精彩萬分。 她既然有膽量算計昭華公主,也該讓她嘗嘗這惡果! “嬤嬤通透”,昭華公主點了點頭,一揮手,吩咐道:“秦嬤嬤,將本宮最喜愛的那對金鑲紅寶石雙龍戲珠手鐲送給容嬤嬤,另,給四位宮女一人賞一對鑲寶石菱花紋金耳墜和玉如意?!?/br> “多謝公主”,五個人愣了愣,你看我,我看我,終究是齊齊跪下來領了賞。 第二十四章 這親事怎么退 秦嬤嬤親自送著她們出了院門,臨走前,秦嬤嬤拉著容嬤嬤的手寒暄了幾句,低聲道:“老jiejie,meimei我今日把話兒敞開了說,這公主終歸是公主,郡主是郡主,不可同日而語,公主是太后的嫡親女兒,這母女之間可沒有隔夜的仇恨,興許今日鬧一鬧,明日便又好了,老jiejie可莫要犯糊涂,被人當搶使,一個勁地往前沖,平白的惹了禍事上身,公主若是動了真格,到時候,可未必有人能夠救得了你?!?/br> 容嬤嬤一驚,背脊發(fā)寒,只覺得手中的金鑲紅寶石雙龍戲珠手鐲越發(fā)的燙手。 她面上的皺紋抖了幾抖,終是擠出一絲勉強的笑容,訕訕道:“meimei這說的是哪里話,這些道理我都懂得,公主鳳體抱恙,連起床都困難,讓人瞧著都心疼,又如何抄得了佛經(jīng),可這抄寫佛經(jīng)的話兒既然說出來了,斷然沒有誆騙菩薩的道理,朝陽郡主既有這份心,又有這個能力,自然是能者多勞?!?/br> 秦嬤嬤舒了一口氣,“老jiejie深明大義,實在是讓人欽佩?!?/br> 容嬤嬤帶著幾位宮女,怎么來的,又怎么回了。 待離了佛安寺,大宮女可欣上前一步,低聲詢問道:“容嬤嬤,這下可如何是好?難道正要帶著這一疊宣紙去李府?太后那里,該如何交代?” 容嬤嬤嘴皮子往下扯了扯,扭頭,瞥了身后遠遠跟著的幾個侍衛(wèi),“先去李府,再回宮,主子的吩咐,我們照做便是,至于結(jié)果如何,已經(jīng)不是我們能夠過問的了?!?/br> “啊?”,可欣傻了眼,呆愣愣的瞧著手上那一疊厚厚的宣紙,抿了抿嘴,有些遲疑。 這宣紙是太后送來教訓公主的,公主如今命她們將它轉(zhuǎn)送給朝陽郡主,分明是在打太后的臉面,若是太后追究下來,她們可沒好果子吃,“若是太后怪罪下來,我們該怎么辦?” 怎么辦? 容嬤嬤眉頭緊蹙,她也不知該怎么辦! 這一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公主這下馬威給的可真是夠厲害,那茶杯雖沒摔在她面上,卻比砸在她臉上還要狠,她這是在警戒她,如若有下次,她便入那茶杯一般粉身碎語。 想到公主那陰冷得沒有一絲溫度的眼神,容嬤嬤心底止不住的發(fā)冷,生生的打了一個寒顫,向來溫婉,脾氣好的公主怎么會露出那般瘆人的表情?像是從地獄里爬出來索命的厲鬼似的,讓人光是一想就心驚rou跳。 這是一場公主跟太后之間的較量。 公主訓斥的對,她只是一個下人,這中間,哪有她說話的份兒,她若是跟著攪合,可不就是被人當槍使,指哪打哪,所謂棒打出頭鳥,若是出了事情,她便是頭一個吃瓜落的。 容嬤嬤左思右想,選擇站在公主這邊,秦嬤嬤說的對,這母女二人再怎么鬧,太后再怎么看不慣公主,公主終究是太后的女兒,從來都是兒女不孝,哪有母親當真不心疼兒女的道理。上回公主摔了跟頭,昏迷了三天,太后也跟著擔憂了三天,直到聽到公主醒過來的消息,她才放下心來。 若不是公主后來非把這罪名安在朝陽郡主頭上,太后也不會沖她發(fā)這么大的火。 這母女兩個,唉……莫不是八字不合? 院子內(nèi),侍女們將殘局收拾好,素衣早已送上了新的一套茶具。 在安寧郡主用一百種方式表達了她對公主滔滔不絕的敬仰之情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