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然還都是他不會的。 但這些,旁人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在乎。他武松就從來懶得在乎別人的看法,更別說扭轉(zhuǎn)別人的態(tài)度——那是宋大哥的長項。對于他自己來說,從小到大,要解決什么問題,要贏得別人的尊重,最干脆利落的就是用拳頭,尤其是在梁山這種地方。 可是她這件事,橫豎不像是拳頭能解決得了的。 武松也沒脾氣,低頭看看面前人,雖然表面上沉得住氣,但腮邊有點鼓起來,小嘴微微嘟著,又自己抿成一線,渾身上下都散發(fā)著受氣包的味道,還真是頭一次見她這樣。 他忽然笑一笑,抄起腰刀系上,跟她說:“要不要散心?去斷金亭,看我打架去?!?/br> 潘小園睜大眼睛,思路一下子被他帶歪了:“你——打架?” 武松開門,陽光灑進來。他看了看太陽,笑道:“跟人約的校場,不去丟臉?!?/br> 斷金亭位于半山懸崖之畔,四面水簾交卷,周圍花壓朱闌,風光秀美,是水泊梁山的一個緊要去處。當年晁蓋等七人火并王倫,接管梁山,就是在這亭子里做下的血案。因此斷金亭還具有特殊的革命教育意義,每一位新上山的兄弟伙伴,都會被帶來這里瞻仰一番,上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如今斷金亭被賦予了新的使命。隨著梁山人眾增加,亭子前面一塊小空場被清出來,供各位英雄比武校藝之用——當然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點到為止。 江湖好漢約定比武,表面上都說是增進兄弟情誼,其實暗中還有兩個意思:一是若有什么事情爭執(zhí)不下,則用拳頭說話,當著眾人的面評理。譬如孔明和孔亮,兩個孿生兄弟,都是火爆脾氣。有一天忽然孔亮喝大了,說老子憑什么當?shù)艿埽痪褪钱敵鯊哪锾ダ锿沓鰜硇r刻么,再說穩(wěn)婆記岔了也是很有可能的。叫了你二十多年大哥,也忒虧了些!從今天起,你得管我叫哥哥,讓我也過一回哥哥癮。 孔明呢,哥哥當慣了,自然不肯讓步。兩人揪著打架,一堆人起哄,拉架的也有,趁亂摻和一腳的也有。宋江趕過來喝止,說你倆成何體統(tǒng),要打,就去斷金亭校場,堂堂正正一對一,在眾人的見證下決一雌雄,贏的那個永遠當哥哥。 這件事轟動了半個梁山,當天看熱鬧的人山人海??准倚值芪涔Σ环植?,打了足足半個時辰,最后孔明一棍把孔亮戳翻在地,負責裁判的裴宣數(shù)了十下,孔亮起不來;于是宣布孔明得勝,保住了哥哥的地位。 光明正大。不過后來有小道消息傳出來,比武的前夜,楊志曾經(jīng)偷偷去拜訪孔明,向他傳授了半招楊家槍法,這才奠定了孔明的勝利。楊志和孔明向來沒交集,因此有人便推測,是宋大哥派他去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哥哥變成弟弟,倫?;靵y,整個梁山的好漢登記名冊都得重新改動,太費人力物力。 校場比武的第二個功用,則是解開多年的梁子。好漢們上山前都是江湖上的一號人物,各有各的恩怨,見面時不免不對付。梁山軍令嚴明,禁止自己人之間滋事斗毆。所以在校場上披著合法的外衣,眾目睽睽之下把仇家揍一頓,是唯一名正言順的出氣之道。 譬如,這次還是楊志。他是什么人,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不合押送生辰綱,經(jīng)過黃泥崗,被晁蓋等一群農(nóng)民、混混、漁夫下了蒙汗藥,十萬貫金珠寶貝劫掠一空,大好前程從此付諸東流,害得他差點就想不開。 后來陰差陽錯,大家聚首梁山,楊志必須和當年的仇家稱兄道弟,心里那個憋屈,天天喝悶酒,誰也勸解不開。 還是宋江出的主意。楊志決定挑戰(zhàn)當年所有的搶劫犯。寨主晁蓋不敢動,放過去;公孫勝那個賊道,目前下山云游,不知在什么地方裝神弄鬼,也只好放過;剩下的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乃至軍師吳用,被他分六天包場,挨個揍了一遍。 劉唐傷得最重,至今臥床未起;阮家兄弟本來可以提出水戰(zhàn)——被挑戰(zhàn)者有權(quán)提議比武方式——但他們自詡敢作敢當?shù)暮澜?,也算是還當年的債,堅決不玩花活兒,因此十分悲壯地被依次揍成三條胖頭魚;這時候楊志的氣已經(jīng)消了大半。輪到白勝時,只是象征性地揍了一拳一腳,把他打暈完事。 等到吳用上場,長衫麻履,羽扇綸巾,手上根本沒帶家伙,一副束手就戮的超然神情。楊志跟他對視半晌,摸摸臉皮上那搭青記,嘆了口氣,說軍師咱們算了罷,我怕你受不住。 當晚,楊志和生辰綱搶劫犯們在聚義廳一醉方休,從此冰釋前嫌,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基友。 這幾場比試,也給了楊志展示實力的機會。因為他落草前是軍官,而梁山人眾多有看不起官兵的,就連小嘍啰提起他,也經(jīng)常是會心一笑:“就是那個傻了吧唧丟了生辰綱,賣個刀還手欠殺了人的那位?” 之后就不同了,大家對他肅然起敬,提起他時,也改口說:“就是那個什么幾代將門之后,誰誰誰的孫子,可厲害了?!?/br> 楊志先例一出,大伙紛紛效仿,有冤報冤有仇報仇,斷金亭校場史無前例地熱鬧起來。 不過報仇也得掂量自己的實力。比如眾所周知,朱仝是被李逵坑上山的。朱仝不止一次想在校場上把李逵揍一頓,可惜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慫了回去。 因為被挑戰(zhàn)者有權(quán)提議比武方式。李逵每次都提議:赤身、板斧、亂砍。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何況是李大哥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機械。換成楊志也得慫。 當然,“被挑戰(zhàn)者提議比武方式”這個規(guī)則,也被人利用到了最大限度。這規(guī)矩的本意,是避免有人用自己的長處仗勢欺人,譬如倘若有一天張順突發(fā)奇想,要跟別人比試水中憋氣,那么定然是一比一個贏,水泊里頃刻間就會伏尸百萬;再如若是花榮跟誰不對付,到校場上比弓箭,那就算是武松,也最好麻溜兒認輸,比較省事。 而反過來就不同了。梁山上幾乎人人都有些足以傍身救命的特長。就算是武力值幾乎為零的蕭讓,有一次不知跟誰吵了起來,對方欺負他一介書生,提出要去校場比本事,言下之意,要把這臭秀才揍一頓。 讀書人一肚子壞水啊。蕭讓不慌不忙地立下軍令狀,然后提議,咱倆比書法,如何? 對面是個文盲,當場就認輸了。 有些好漢自視清高,不愿意跟人頻繁動手,有時候也喜歡利用規(guī)則來推脫。譬如武松剛加盟時,雖然他自己低調(diào),但墻里開花墻外香,被張青孫二娘吹得神乎其神,很多人不服。 包括史進史大少爺。他因為燒畫眉坊一事被關了一個月禁閉,剛放出來,發(fā)現(xiàn)人走茶涼,不少小弟都投靠了新的大哥。他覺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