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
“撤!” 東昌之戰(zhàn)令朱棣苦心經(jīng)營的燕軍精銳大部分被殲滅,且損失了張玉這員大將,元氣大傷,軍中士氣十分低落。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最牽掛的康青鸞亦在生死的邊緣掙扎著。 . 第65章 第 65 章 儲秀宮內(nèi),蓮兒小心翼翼地替康青鸞擦拭著,從額頭到肩頸到手足,每一處都細心備至,縱然對方仍是毫無反應。 對于康青鸞的昏迷,整個太醫(yī)院都束手無策。額頭上的傷口早已結(jié)痂,慢慢開始出現(xiàn)脫落的跡象,可她一直就這么安詳?shù)靥芍?,連囈語都不曾有過。 今日朱允炆還沒有來宮里探望,蓮兒聽宮女太監(jiān)們議論得知朝廷軍在戰(zhàn)場大勝燕軍,皇上龍顏大悅,一早就去太廟祭祀先祖了。 “唉……”蓮兒嘆了口氣,所幸康青鸞現(xiàn)在毫無知覺,否則知道朱棣吃了敗仗必定又得憂思傷懷。 一陣冷風透過窗子吹了進來,蓮兒替床上躺著的人掖好被角后起身去關(guān)窗戶。天氣已漸漸轉(zhuǎn)冷,眼看就要入冬了,在合上窗戶前,蓮兒看到院中的合歡樹,眼前浮現(xiàn)出了當初康青鸞站在樹下沉思的身影,轉(zhuǎn)頭看了一下床上之人,不禁感嘆物是人非。 窗戶無奈地合上了。 這是北平叛亂開始之后,朱允炆最高興的一天,他的軍隊終于壓制住了朱棣的攻勢。他下旨升任盛庸為平燕將軍、任朝廷總兵,陳暉、平安為左右副總兵,鐵鉉晉升為兵部尚書參贊,寄望他們趁勢一舉替朝廷拿下燕軍、平定叛亂。 齊泰領(lǐng)旨后正欲轉(zhuǎn)身離去,朱允炆喚住了他。 “皇上還有何旨意示下?”齊泰恭敬問道。 朱允炆躊躇再三后,走近他,悄聲道:“你再替朕傳個旨意給盛庸,讓他活捉朱棣,切莫傷了他的性命?!?/br> 齊泰驚愕抬頭,不解道:“皇上,除了朱棣不就絕了后顧之憂嗎?他起兵作亂本就是死罪,您為何還要饒他性命?” “他……畢竟是朕的親叔叔,他不顧親情反叛朕,但朕不能不顧及……顧及先皇及先皇后,若朕擔了這弒殺親叔的罵名,日后怎么面對列祖列宗。” 這解釋實在牽強,齊泰深知他顧慮的是什么,但又不好明說,只能反問道:“皇上,難道楊堅楊廣就不是親父子嗎?隋煬帝為了皇位連自己的父親都能殺,而他朱棣則是違背親情人倫犯上作亂。今日皇上因著婦人之仁對他留活口,他會對您感激涕零,重新臣服于您嗎?” 這些話雖是事實,但朱允炆聽完臉上顯出慍色,不滿道:“齊愛卿,你就按著朕的旨意吩咐下去吧。至于以后,朕自有辦法對付朱棣?!闭f完轉(zhuǎn)身不再看他。 齊泰無奈地回道:“臣,遵旨?!?/br> 張玉戰(zhàn)死給了燕軍一個沉痛的打擊,一代驍勇最后落得個尸骨無存的下場,令人唏噓不已。低沉的士氣令眾將士心中開始滋生一種煩躁與不安,他們不知道自己當初選擇跟著朱棣是對是錯。一個藩王憑借一己之力與整個朝廷對抗,胳膊真的能扭的過大腿嗎? 是夜,馬和端著一碗粥進了朱棣帳中。 “王爺,小的給您熱了碗粥,您吃點吧?!?/br> 朱棣單手支在帥案上撐著額頭,沒有抬首,無精打采地回了句:“我不餓,你拿下去吧?!?/br> 馬和沒有退下,繼續(xù)道:“王爺,這幾日您茶不思飯不想,不吃些東西,身子會撐不住的。您若倒下了,我們該怎么辦,郡主該怎么辦?”馬和搬出了王牌。 聽他提及康青鸞,朱棣緩緩抬起了頭。眼中布滿了血絲,面頰消瘦凸顯了顴骨,終日在外作戰(zhàn)無心打理須髯,整個人看著憔悴不已。如今的他就像一頭困獸,攻擊的爪牙被朝廷限制住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走出這困境。 “本王……怕是要讓她失望了……” 馬和趕緊道:“不會的,王爺。朝廷包圍燕王府的時候,您憑著八百府兵一舉拿下北平城;百萬大軍壓境的時候,您也能突圍反攻致勝。面前這些只是暫時的困境,小的相信您一定能闖過這一關(guān)的?!?/br> 朱棣笑了起來,回道:“你倒是挺樂觀。你不怕跟著本王把小命給丟了嗎?” “不怕!”馬和堅定道,“王爺是小的甘心追隨的人?!?/br> “哦,為什么?” “因為郡主說過,天下男兒,無如燕王!” 朱棣豁地定睛看向馬和。沒錯,當初自己選擇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就知道前面布滿了荊棘。比起當初剛起兵時候的一無所有,現(xiàn)在自己起碼還有一群將士赤誠跟隨,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此生的摯愛一直無怨無悔地在等著自己。 一手接過馬和端著的粥,朱棣一飲而盡,眼中又回復了昔日的神采,開口道:“馬和,去叫你師傅來,本王要與他商議破敵良策!” 馬和點頭應允,高興地拿起空碗飛也似地往外跑去。 因著張玉是死于亂軍,沒能找回尸首,朱棣便命人給他立了一個衣冠冢,并下令所有燕軍將士都要前來祭拜,道衍在旁為他誦經(jīng)祈福。 祭拜儀式結(jié)束后,朱棣站上高臺,親手脫下自己的戰(zhàn)袍焚燒殆盡,接著他面對眾人沉痛悼念道:“將士們,張玉將軍是為了救我朱棣而死的,從今天起,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他的親人就是我的親人。如今我軍雖身陷困境,但昔日光武帝劉秀敢以千人沖破王尋數(shù)十萬大軍,我等又有何懼?兩軍交陣,勇者必勝!開弓沒有回頭箭,讓我們一起為張將軍報仇,讓他們血債血還!” 燕軍眾將士群情激昂,振臂高呼道:“血債血還!血債血還!血債血還!”嘹亮的呼喊聲響徹云霄,眾人又重新信心滿滿地聚攏在了朱棣周圍。 當朱棣收到消息得知盛庸率軍在夾河開始部署后,便準備前去一探究竟。以往都是張玉派人偵查,如今張玉不在了,朱棣決定自己親自帶人前往。 聽到這個安排后,朱能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王爺,這太危險了,您不能去,您若不放心就派末將前往吧。” 其余眾將也紛紛附和請愿前往。 “你們?nèi)ゾ筒晃kU了嗎?”朱棣伸手示意眾人安靜,繼續(xù)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上 一次本王就是小瞧了這個盛庸才會上了他的當,中了埋伏。所以今次,本王一定要親自前去摸清他的底細。你們不用勸了,我是主帥,這事就這么定了?!?/br> 馬和湊到道衍身旁,沖他擠擠眼,示意他再去勸勸。沒想到,道衍卻開口道: “王爺身先士卒實乃我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