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桐姥姥發(fā)了話,因為還沒分家,也因為姥爺村長的位置還沒退下來,直到現(xiàn)在家里也一直都是姥姥當家,現(xiàn)在姥姥發(fā)了話,就都住了口。 不過石頭是不懂這些的,還在叫著要,云子桐就打開油紙包,拿了兩塊綠豆糕給石頭吃,剩下的就有包起來遞給了姥姥,讓姥姥收著。 石頭拿到糕點連忙吃了一大口,嘗到甜味兒立馬就不說話了,要知道這年頭甜食可稀罕了,特別是農(nóng)村,弄點糖票不容易,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少少的買點兒。 云子桐每次來姥姥家待的時間都不久,以前也從來沒發(fā)現(xiàn)過大表嫂是這樣的,但看了看自己二哥絲毫沒變的臉色,似乎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 坐下吃飯后氣氛卻不太好,一面是姥姥一個勁兒的讓云子桐兄妹倆多吃點,姥爺舅舅和表哥們也都很熱情,但與此相對的就是舅母表嫂們,雖沒拉下臉,但也沒什么好臉色。 云子杉給meimei使了眼色,云子桐雖然不明就里,但還是聽哥哥的匆匆吃完飯謝絕了姥姥的挽留就回知青點了。 路上云子杉又跟meimei云子桐說了些姥姥家的情況,云子桐才有些明白,也不難理解。 姥爺姥姥舅舅是疼閨女兒(meimei)愛屋及烏,表哥們則是小時候每每姑姑一家來家里,就會收到姑姑帶回來的零食啊小玩具啊,自然記得姑姑的好,對姑姑的兒女也親近。 而大舅母卻從小姑子坐月子時婆婆拿了家里那么些東西去,自個兒做月子的時候也沒有那么些東西吃,自個兒生的還是老張家的種呢,小姑子呢,生的孩子可是姓云的,對此一直耿耿于懷,對小姑子的孩子也就表面功夫。 大表嫂是隔壁村的,有三個jiejie一個meimei一個弟弟,家里條件也不好,但是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后來經(jīng)人介紹跟大表哥結了婚,嫁過來之后剛開始是挺好的,話也不多干活也利索。 可自從生了石頭之后,話卻多了起來,什么都要搶,話里話外都透著nongnong的占有味兒,就覺得啥好的都要留給長子長孫。 云子桐兄妹倆經(jīng)常來這里吃飯,不就要短了石頭的份兒了。 二表嫂是二表哥自己處的對象,性子有點嬌,剛嫁進來沒滿一年,想著嫁進村長家了,就一直琢磨著換份輕松點的活計,這不,剛巧村里原來放羊的人家里出了事想多賺點公分就辭了放羊的活。前兩天,剛借自己男人的口把這意思給表達出來,結果張老爺子當場表示這活已經(jīng)安排給了云子桐。而對云子杉來說肯定是meimei更重要啊,也不會把這已經(jīng)安排給meimei的輕松活計再推了。這樣一來,二表嫂今天能給云子桐好臉色看才是太陽打西邊兒出來呢。 其實,看兩年前云子杉到白溪村插隊,卻沒住在自個兒姥爺家就能看出問題,別看家里房間都是分好了沒有空余,可二舅跟三舅其實是不住村里的,二舅一家子都住部隊里,三舅則是省城醫(yī)院的醫(yī)生,三舅母是醫(yī)院的護士,因此三舅一家是住在醫(yī)院分的公房里,二舅三舅的房間平常都是空著的。 舅舅是親舅舅,可舅母卻不是啊,更別說當時大表嫂已經(jīng)進門連石頭都兩歲了,遠香近臭,住一起多多少少都會起口角,還是自覺去住知青點來的安穩(wěn)。 第八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二) 等兄妹倆走回知青點,云子杉就讓meimei去房間休息休息,午覺后就帶云子桐去放羊的地方看看,熟悉熟悉環(huán)境,順便跟原來干這份活兒的大叔交接一下,并請教請教放羊這活兒的一些經(jīng)驗和心得。 云子桐進了早上放置行李的房間,發(fā)現(xiàn)房間的另一張床鋪已經(jīng)有主了,是早上一起來的女知青趙來娣,屋里屬于趙來娣的東西已經(jīng)都收拾好了。 “云子桐,你咋這么快就從你姥家回來了,我還以為你們還得多嘮嗑會兒呢。”趙來娣見云子桐回來了就同她搭話,有個當村長的姥爺和已經(jīng)插隊兩年的二哥在村里,和他們這些在這里無親無故的可是有著天壤之別,表情十分羨慕。 云子桐邊收拾自己帶來的行李邊答道:“是啊,吃完飯就回來了,下午姥他們還得出工呢,中午睡個午覺下午也能有個好精神,嘮嗑啥的不著急,來日方長。”床鋪早上二哥已經(jīng)幫她鋪好了,現(xiàn)在云子桐就只是收拾一下自己帶的生活用品就行了,沒多少東西,不像后世,就光護膚化妝用品都得有一大包。 說話的這會兒,多是趙來娣在講,云子桐從她的口中得知了一些新來知青的大致情況,可謂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 就說趙來娣本人吧,20歲,家里就她一個女兒,下面四個弟弟,按理說,家里就只有一個女兒,不說像云子桐這么受寵吧,也肯定會偏寵一些。 可惜看她名字就知道,來娣,明顯是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即使后面果真招來了四個弟弟,卻也沒能改變她在家里的低下地位。 以她的年紀應該是早就下鄉(xiāng)了,或者要么結婚,要么工作,也不在下鄉(xiāng)的條件范圍內(nèi)。 原來,趙來娣的爹之前摔傷腿了,家里又只有趙爹一個有工作,正好只有趙來娣到了規(guī)定能夠頂職的年紀,她娘又要照顧下面年紀還小的弟弟,趙來娣就頂職工作了。 今年,趙來娣的大弟年紀夠了可以頂職了,全家的意思就是這工作本來就是她大弟的,之前只是讓趙來娣占個位而已。知青指標又在那里,總要有個下鄉(xiāng)的吧,就把趙來娣給推出來了。 劉洋,18歲,家里離這兒很遠,他是家中老二,夾在中間,爹不疼,娘不愛的,家里又窮。他大哥那時候家里花了所有的積蓄找門路,給安排在了他家所在的縣城附近的農(nóng)村,離家不遠。 輪到劉洋呢,該去哪兒就去哪兒,還算運氣不錯,離家遠了點,但本來也沾不到家里的光,離家遠也沒啥,可到的村里條件沒想象中的差,不是在山溝溝里,而且兩個人住一間房,比在家里住的還強一點兒。 剩下的汪愛國呢,19歲,他爹是革委會的,這時候的革委會多威風啊,運作一下不下鄉(xiāng)插隊應該是沒問題的。 但親娘死得早,后娘嫁進來又給他爹生了一雙兒女,犟著讀完高中就已經(jīng)讓后娘很不得勁兒了,現(xiàn)在有機會哪兒還會放過,給他爹吹吹枕頭風,打著為他好的旗號,歡送他下鄉(xiāng)。 正好他也不想在家待了,就來這兒了。 剩下的老知青呢只知道家里條件都不咋好,在家也不咋受重視,返城無望,好在來這兒幾年了,已經(jīng)習慣了干農(nóng)活,而且住在知青點好歹也有伴兒,能說說話,日子也不算難捱。 下午兩點左右,云子杉就來叫meimei起床。本來早上接知青算村里的事兒,活計輕松還有公分,若不是有姥爺在后邊兒支持,還輪不到云子杉來干呢,下午按理也要出工,但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