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7
方。 “阿拂,你與忠信侯府的小侯爺,似是一見如故?!?/br> 背對著周行的劉拂聞言,無聲地笑了笑。 不過是單方面的一見如故罷了,要到小侯爺長成了老侯爺,才能見見真正的她。 在決定了與周行等人一同上京時,關(guān)于是否要提前接近忠信侯府一事,劉拂想了許久。直到今日,都沒能做出個決斷。 可當方才在院中撞見年幼的祖父時,心中的悸動才讓她下定了決心。 既是從三年前開始,這世事就已因她的到來生了改變,那就不要再畏首畏尾,多做擔憂,若真能助祖父一臂之力,就算因此沒了日后的劉平明,她心中亦是歡喜。 只是要對不起還未出世的父親與母親了。 劉拂抬手,輕拭了拭眼角。 一直關(guān)切地注視著她的周行心中一震:“阿拂,你還有我。” 他雖不知她與忠信侯府間到底有何因緣,卻知道不論是何事,他都會站在她身邊。 “不過是被沙子迷了眼。”全不知周行已在方才假想出一出恩怨大戲的劉拂失笑回身,笑望周行,“三哥,謝謝你?!?/br> 不為周行的安慰,只為他明知有事,依舊什么都不問的信任。 劉拂眉眼含笑,本就明亮的眸子似被泉水洗過般溫柔清澈,比之之前更多了十分的堅定。 “你考的如何?可有十成十的把握?” 周行點頭:“若我不中,只因與這書院八字不合。” “那恐怕與我也八字不合了?!眲⒎鲹u頭晃腦,嘖嘖出聲。 周行:????。?! 對他大變的神情視若無睹,滿心滿眼都被祖父占據(jù)的劉拂邊往書院走去,邊思索著問道:“三哥你說,山長為了照顧新來先生的情緒,會否同意多納一個學生進來?” 周行:“各家書院皆有先生之子附學的,晉江書院也不例外?!?/br> “需得親眷?那可難辦了?!彼p嘆口氣,“也不知山長會不會賣我這個面子?!?/br> 周行:?????? 他是不是,聽錯了什么? “阿拂,你可是想讓小遲去哪家書院讀書?” 劉拂終于回頭望他:“小遲已確定了要參加三年后的武舉,我作何要難為他?” “那你?” 終于想自己漏了一件大事未說的劉拂咧嘴一笑:“三哥,你若與晉江書院有些緣法,日后怕是要叫我一聲劉先生了?!?/br> 晉江書院的選拔名單出來前,劉拂就已接到了正式的任命書。 當她與薛山長的第二次長談之后,依舊沒能問出那位引薦她的“徒孫”是誰的劉拂,另一件請求卻得到了滿足。 “忠信侯府的劉小公子靈性上佳,本因年歲太小,所以院中先生們都有些猶豫?!毖舷壬眄毝?,“有你舉薦,那再沒什么好擔心的了?!?/br> 萬料不到此事如此順利的劉拂愣了愣:“薛老的意思是?” “晉江書院的規(guī)矩,入門附學者不論年歲身份,均不許帶伴讀伺候生活起居,一點一滴都需自己親力親為?!?/br> 薛老略頓了頓,笑得愈發(fā)慈和:“不過劉小公子年紀尚有,比之其他學生怕是有許多不便,但書院也不能因他破例。既是云浮你引薦來的,那由你負責最好不過?!?/br> 至此,劉拂才終于明白了自家祖父耿耿于懷一生的,被晉江書院拒之門外的原因。 她竭力控制著臉上的表情,盡量讓自己不要露出哭笑不得的樣子。 “山長放心?!比羰莿e人,劉拂怕也嫌麻煩,只是這個人定是不同的。 祖父雖是為了忠信侯府讓她一生難以安然,卻也照料了她十數(shù)年,費盡心機替她鋪平了道路。 現(xiàn)在唯一要頭疼的是,她與祖父的第一次見面,似乎并未留下多好的印象。 劉拂頗有些苦惱地輕嘆口氣。 “云浮放心,此中內(nèi)情老夫定不會講與第二人知曉。” 見薛老先生話中似有深意,劉拂微愣后坦然笑道:“并無什么內(nèi)情,只是同姓之誼,且與那孩子合得來罷了。” “那孩子”三個字說的字正腔圓,滿是年長者對年幼者的喜愛。 劉拂回憶著望日驕往常撒嬌的模樣,低頭抿唇,羞澀一笑:“山長您也知曉,我雖扮作男兒模樣,但到底是個女兒身……見了可愛孩兒,難免心喜。不過您放心,云浮既選擇了這條路,就絕不會敗壞了晉江書院的名聲。” 有些話不必藏著掖著,正大光明說出來,才能真正打消旁人的疑慮。 薛老先生啞然失笑,抬手示意劉拂品茶,再不提此事。 聞著裊裊茶香,劉拂心中微嘆。與忠信侯府之間的緣法,只怕終她一生,都不會與第二個人吐露。 又閑談了一陣后,劉拂告辭出門。她特意抬頭看了看天空,見朗朗無云,才放下心來。 第117章 六藝 日后以師生的身份相對, 對祖父怕會有許多不敬之處,只盼不要哪日天降驚雷,劈了她這個不肖子孫。 因著六藝早已不是選官必考的科目,是以整個晉江書院上下二百余學生中, 在頭十天里見過劉拂的僅有三十余人。 但這三十余人里, 沒有一個在放課后對小先生有只言片語的談?wù)? 被心懷好奇的同窗問的急了,全都搖頭嘆息閉口不言,更有甚者, 還以袖掩面奔走躲避。 他們越是不說, 學生中的猜測就越是離奇, 雖稱不上人心惶惶,到底心思輕浮了不少。 而書院先生們的一言不發(fā)避而不答, 在學生們眼中更是坐實了新先生沒有真材實料,是靠關(guān)系才進的書院。 是以在第二個休沐日后, 晉江書院來了個小先生的消息便傳的京中皆知,還沒幾句好話。 一時全城上下, 眾說紛紜。 被擯于門外者心生慶幸, 推崇崇敬者扼腕嘆息, 不論是造謠生事的還是閑著磕牙的, 都將這位年不滿二十的小先生視為晉江書院淪陷于于世俗之中的開端。 有滿心憂慮的婦人拉著歸家的兒子絮絮詢問,話語間滿是對那小先生的不放心。 像陳家太太這般,自家孩兒即將排上六藝課的,心中憂慮更深。 陳太太嘟囔道:“都說晉江書院如何了得, 竟也會做這樣蠅營狗……” 坐在主位眉心緊鎖的陳老爺呵斥道:“住嘴!無知蠢婦,薛老先生乃文壇泰斗當世大儒,老人家的決定,豈容你多嘴多舌!” 陳太太嚇得一顫,猶豫再三,盡量委婉了些:“咱們大郎的前途要緊……” 立在堂中的陳秙忙道:“母親先不必憂慮,劉先生所授科目,并不會影響孩兒來年應(yīng)試?!?/br> “大郎,你說新先生尊諱為何?” “先生姓劉,諱摩之?!?/br> 陳老爺眉頭一緊一松,臉上露出些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