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9
政和云鷺走后不久,文笙在帳篷里等到了曲俊。 曲俊也是來商量去泰陵事宜的,他還帶來了一位同伴。 曲俊帶來這人名叫董濤,年紀在四旬開外,中等身材,長了一副憨厚相。 此人同樣是魯氏打發(fā)來的,但卻少言寡語,事事不出頭,聽說身手也很一般,偶爾開口說話不知是哪里的口音,十句話里到有八句旁人聽不懂。 也就是文笙記性很好,還能記住這董濤的名字,換個人根本不可能對他留有印象。 但這時候曲俊不帶旁人,單單帶了他,文笙立刻就意識到此人必是有特異之處。 曲俊對文笙很是尊重,進帳先見禮:“顧姑娘,我需得給您好好再介紹一下,董兄是雷鳴山莊子弟,家傳讀唇之術(shù)十分了得,這次去泰陵,我想帶著他同去?!?/br> 文笙對江湖上的門派不是很了解,但讀唇之術(shù)還是知道的,軍中不少斥候都在學(xué),但大多只能學(xué)個皮毛,這董濤既然敢稱“十分了得”,那必是有了一定的火候。 文笙立刻就答應(yīng)了,告訴曲俊,動身去于泉府的時間已經(jīng)定下來,就在后天,叫兩人準備一下。 等這兩人也走了,文笙依舊是翻來覆去睡不著,這會兒她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已經(jīng)有了了解,反到不似昨晚那么焦躁,想著這么大的事得和紀南棠打個招呼,親自去是來不及了,索性坐起來,重新燃起燈,給紀南棠寫信。 文笙這時候思緒已經(jīng)有些混亂,信也寫得不連貫,幾乎是想到什么寫什么。 她寫這一戰(zhàn)的所見所聞,尤其是一些細枝末節(jié),敵人擅長將計就計,對大梁軍隊的動向了如指掌,在大家的身邊必是有東夷人的jian細,不將jian細找出來,成巢之敗還會重演。 她寫她要盡全力救出李承運,不但為私交,也為了改變軍中的格局。 她最后又寫,此次能抓住東夷將領(lǐng),全賴王十三和云鷺以命相搏,云鷺是江湖人到罷了,王十三既然當官拿餉,還請紀南棠多加關(guān)照,免得有人因為這是一場敗仗且王十三是降將而有功不賞。 寫完信,文笙洗了把臉,在帳中伸臂彎腰活動了一番,就是睡不著,也要保持個好的狀態(tài)。把接下來這關(guān)鍵的幾天撐下來。 天亮之后文笙去向米景陽請假,又和華飛舟等人打了招呼,都是以身體不適需要尋醫(yī)為由,要帶著鐘天政暫離幾天。 兩晚未睡,文笙的疲憊清楚寫在臉上,玄音閣的樂師們想想她在大火中的表現(xiàn),也都擔心得很。 至于知悉內(nèi)情的米景陽會怎么想。文笙就顧不得了。 回到帳中。她拿出寫給紀南棠的那封信,打發(fā)人去請景杰。 文笙原覺著把信交給景杰,也就沒她什么事了。他們一行根本是因為鐘天政的要求才多留這一天,卻沒想到在這臨走之前,她竟收到了譚瑤華的來信。 信是先送到紀南棠那里,而后由紀南棠的親兵帶過來的。 看時間這封信寫于十幾天之前。譚瑤華還在信里祝賀了文笙,說她帶著玄音閣的樂師隊伍屢屢大敗敵軍。奪回失地,立下赫赫戰(zhàn)功,為樂師們走出玄音閣,平定四海。開創(chuàng)盛世開了個好頭。 譚瑤華說他這段時間也離開了京城,帶著古琴去了不少地方,去了武江城。看城外滿山紅葉,像一簇簇燃燒的火焰。去了南中的泊澤鄉(xiāng),那里有一大片野生的韋陀花海。 韋陀花又名月下美人,開花的那晚正是月中,夜色很好,本來到處是綠色的枝葉,似乎只是一晃神間,千萬朵韋陀花爭相開放,花朵很大,潔白如雪,處身之地立刻變成了白茫茫的花海,可惜不過一個多時辰,那些花就閉合凋零了。 愿吾生也能有這樣絢爛的時刻,好像天際的流星,拼盡所有,只為剎那間盛放。 譚瑤華感慨完了,又道他在南中遇到了許久未回家的五叔,并在五叔那里見到了一首曲譜,他覺著很有意思,特意抄下來,送來與文笙共賞。 曲譜不長,是文笙所熟悉的古琴文字譜。 文笙拿著信一時有些怔忡,譚瑤華不會無緣無故突然往軍前給自己送了封信來,關(guān)鍵就在這首曲譜上。 毋庸置疑,這是一首。 或者說,譚瑤華認為這是的真品,特意送來,是他知道自己需要這個。 文笙就是再心神恍惚,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原來譚瑤華早便猜到了自己練的是,他不問,不說,甚至假裝接受了鐘天政當初那琴簫合鳴的解釋。 他接納了鐘天政的身世,幫著自己隱瞞的秘密。 對鐘天政和自己,譚瑤華始終抱著最大的善意。 這樣的朋友,不知前世做了多少善事才能修來。 文笙心中感動,將信反復(fù)看了好幾遍,連著譚瑤華提及韋陀花海的那一段。 而后她問送信的親兵:“為譚公子送信的人還在紀將軍處么?” 親兵回道:“在,不知道顧姑娘您是否要回信,我請他等我回去再走?!?/br> 文笙點了點頭,含笑道:“太好了,謝謝你,我正是要回信?!?/br> 那親兵退后幾步等著,文笙卻叫他先去休息,怎么回信她要好好想一想。 文笙研好了墨,單手托著下巴,怔怔望著那信出神,譚瑤華是個理想主義者,不管他心中勾勒的盛世佳話,還是那韋陀花海帶給他的感觸,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一直以來,文笙都覺著,譚瑤華要在楊氏父子的江山上構(gòu)建盛世,無異于竹籃打水,因為選擇的路不一樣,所以她對他其實是有所保留的。 可現(xiàn)在,文笙卻改變了想法。 她和譚瑤華都想叫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過得更好。 自己就一定能成功么,未必。直到現(xiàn)在,在她的面前還是荊棘密布困難重重,說不定譚瑤華因為家族,因為實力運氣等等因素可以走得更遠。 就退一步講,眼下的泰陵之行也充滿了危險,自己的身體又是這樣,一旦有什么意外,沒有人比譚瑤華更適合托付自己對的感悟了。 文笙提起筆來,蘸上墨,先簡單和譚瑤華說了下朝廷大軍在成巢慘敗的經(jīng)過,又重點說了說文鴻雪等幾位樂師大火中遭遇不測的事。 正事說完,文笙換了張紙,將筆先在別處試了試微潤,開始作畫。 先畫伐木,怡然山野,心無塵垢;再畫行船,逆水頑石,力量和風(fēng)骨;接下來是采荇,搗衣…… 文笙將自己對每一曲的感悟全都融到了畫中。 四張畫,除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