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
,留了一些在王府,譚景明嘗了一口,味道著實不錯。 等船只從潯陽順利返回的時候,已近春末夏初,氣候逐漸悶熱起來。 謝愚雖明面上沒表示什么,但私下里給林耳和譚景明封了賞,并鼓勵他們繼續(xù)研究此事。 雖說這條航線走得通,但那船已經(jīng)破破爛爛不能再用,撐船人說,有些河道水流得快,有些則慢,有些河道十分窄,不便通行,有些時候走上五六天都瞧不見一個村莊,險些斷糧云云。 所以肩負(fù)重任的二人這些日子過得很是艱辛,大量的資料需要整理校對,篩去無用的,將剩下的進行分類排序。在沒有電腦的古代,這些都是靠人工完成,累得譚景明只想一頭磕死在案上。 更累人的是,謝愚似乎并不打算聲張,所以也沒有加派人手,更何況還有楊遠(yuǎn)和揚子介……譚景明只希望能弄個502糊上他的嘴。 “各地上報的情況出入很大啊,”林耳整理著從各地征集來的人文風(fēng)土,“光是下同的農(nóng)耕田地的畝數(shù)我已經(jīng)看到了三種回答?!?/br> 揚子介在一旁冷嘲熱諷道,“切,讓你規(guī)劃線路,白費那銀子搜集農(nóng)田畝數(shù)作甚?” 楊遠(yuǎn)冷聲道,“為了銀子唄,撥那么多銀子,誰知道進了誰的帳?” 譚景明視線越過他們,朝林耳道,“是縣官上報的,還是地理志中得來的?” “兩份是百姓的,一份是縣官上報的……等等,”林耳皺了眉頭,“怎么每年上報還不一樣了?這耕地變少了?” 揚子介見他們沒反應(yīng),提高了聲調(diào),“可憐叔在王爺面前辛辛苦苦供職多年,還比不上一個爬床的女人!” 林耳有些聽不下去這話,擰著眉頭看去,剛要開口,一只卷軸就擦著那一唱一和的兩人扔到了他面前。 “你砸我!”揚子介怒目圓睜。 “林大人,您瞧瞧,”譚景明提著毛筆寫寫畫畫,“這里有近十年下同上報的耕地數(shù)目,每年都不大一樣。” 林耳翻開卷軸,眉頭便擰得更緊。 “下同原先是淮南王的封地吧?”他想了想道,“這些年削藩對地方影響不小,記錄混亂也屬正常?!?/br> “譚景明!”揚子介氣沖沖地沖到她面前,“你……” “楊公子,”譚景明瞥他一眼,“譚某沒記錯的話,早在一個多月前,翁主殿下便叫你滾出議事處了吧?” 揚子介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一張臉憋得姹紫嫣紅。 “前些年淮南王削藩對淮南和楚地邊境影響很大,”林耳放下毛筆,“如今得到的東西要不是不準(zhǔn)確,要不是年代久遠(yuǎn)無法使用,我看最好的方法還是親自走一趟。” “這條路雖走通過一次,但船夫也說了有危險……” “我去。”林耳起身,“我現(xiàn)在就去向王爺請命。” “林大人等等!” “譚姑娘,”林耳朝她拱手,“在處理資料上林某比不上譚姑娘,至多能幫些忙,但若是沿岸收集資料,林某還是有信心能完成的。只是剩下的資料,便要辛苦姑娘一人看了。”說罷也不等譚景明作答,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譚景明揉著眉心,林耳做事嚴(yán)謹(jǐn)認(rèn)真,倒不擔(dān)心他搜集不來資料,只是此去兇險,何況如今通訊醫(yī)療都不發(fā)達,收集資料也不是什么至關(guān)人命的大事兒,譚景明實在不想讓他拿命去冒險。 她昨天還在想干脆花錢雇鏢局跑一趟,但按林耳一板一眼的做事風(fēng)格,鏢局他怕是信不過了。 正心煩意亂的時候,轟隆巨響從角落傳來。 譚景明回過頭去,只見角落的疊疊整理成堆的案卷被人一把掃落,亂做了一團。一旁的揚子介與她對上了視線,拍拍袖口,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這些案卷是她和林耳整理整整十天,才篩選出來覺得可信的,以后要一卷一卷過目的資料! 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碼了一萬來個字,正要伸個懶腰長舒口氣,美滋滋算著可以混幾天的存稿的時候,你的電腦,死機了。 死機了?。?/br> “到申時了,”楊遠(yuǎn)起身,撣撣衣裳上不存在的灰塵,“侄兒,咱們回去了?!?/br> “誒,來了!”揚子介瞥了氣得兀自發(fā)抖的譚景明一眼,邁起腳步就跟了上去。 “大人,大人,”小狐貍爬上案幾,毛茸茸的爪子握著她發(fā)抖的手,“追上去一拳打爆他們的狗頭呀!他們肯定打不過您的!” 有什么用呢? 譚景明看著那散落的卷宗堆,慢慢地蹲下身子,將它們一卷卷拾起來。 突然,一只手伸到了眼前,將散落的案卷整理好。 譚景明抬頭,徐洵對她牽了一個羞澀的笑容,“我來幫你吧?!?/br> “可是已到申時了?!?/br> 徐洵抿了抿唇,“姑娘,徐某袖手旁觀,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br> 譚景明愣了愣,笑道,“看來王爺眼神兒還不太壞。” 徐洵一怔。 譚景明一拱手,“那就勞煩徐大人了?!?/br> 謝愚允準(zhǔn)了林耳的請求,并給他安排了幾個水性好、腳程好的護衛(wèi),負(fù)責(zé)隨行保護,傳遞消息,即日便從遙城啟程。 也算拖了林耳親自跑航線的福,謝愚對航線一事更重視起來,要所有人在八月之前拿出最終的結(jié)果,議事處也從原本的五日兩朝變成了三日兩朝。 這樣一來,揚子介親自掀翻的卷宗還得要自己一摞一摞整理回去,當(dāng)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譚景明每天看著那姓楊叔侄的豬肝臉色,做夢都能給笑醒。 “那個,譚、譚姑娘?!睋P子介拿著一份案卷,磨磨蹭蹭到譚景明案邊,“這份寫了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也寫了河道水流的情況,應(yīng)該歸到風(fēng)水一類還是人情一類?” 整理的習(xí)慣與方式是原來林耳與譚景明慣用的,揚子介與楊遠(yuǎn)不可能自己重新再立一個,所以有些拿不準(zhǔn)該分哪類資料的時候,還得硬著頭皮來問。 譚景明頭也不抬,“你瞧哪個寫的詳細(xì)一些就放到哪一類。” 揚子介低低地哦了一聲,小跑著將案卷堆在最上,抬腳要回到自己的案邊,卻腳底拐了個彎,又蹭到了譚景明身旁。 “譚、譚姑娘……” 譚景明打斷他,“結(jié)巴是病,得治。” “不是!”揚子介漲紅了臉,抬起頭,“我只是想問,不就是規(guī)劃一個水路,為何要整理風(fēng)土人情這些東西?” 譚景明抬起頭,瞥見一旁的徐洵也聽了手頭的活兒,正假裝不經(jīng)意地聽